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普洱茶的去油效果最顯著;預防癌症茶須每天喝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5311


普洱茶的去油效果最顯著;預防癌症茶須每天喝


綠茶可以抗老防癌,連歐美都開始重視中國人喝了好幾千年的綠茶;但是綠茶有的好處,紅茶、普洱茶有嗎?喝茶還可以去油減肥、預防心血管疾病,甚至可以對付糖尿病及高血壓!到底茶要喝多少、怎麼喝,對健康最好?

文.陳雅莉
每種茶都是天然健康食品
台大食品科技所的最新研究初步證實,其實紅茶、包種茶、烏龍茶也能抗癌,「而且我們認為效果不見得會輸給綠茶!」孫璐西教授樂觀地表示。
日本人最早發現綠茶可以抗癌,是因為兒茶素(EGCG)成分具有抗氧化的效果。令孫璐西驚訝與興奮的是,雖然在包種茶、烏龍茶與紅茶發酵過程中,使得綠茶所含的某些兒茶素轉變成茶黃質或茶紅質,「但只要還是多元酚類,仍具有抗氧化的效果」。
每天喝最重要
雖然流行病學統計發現,喝茶得癌症機率較完全不喝茶者低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必須要養成長期喝茶的習慣,才有這樣的效果。
不過,必須釐清的是,「我們相信喝茶可以在未產生癌細胞之前,預防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並使癌症發生的時間延後,而不是喝茶可以治療癌症。」台大醫學院生化系教授林仁混強調,不應把茶當藥物看待。
他指出,由於癌細胞分裂、生長的速度較正常細胞快。根據動物實驗發現,茶多酚類中的兒茶素,會直接影響生長速度快的細胞作用,因此證明茶葉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由於環境中有許多的致癌因子,因此要預防癌症,茶就必須每天都喝。林仁混表示,根據日本的動物實驗顯示,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來看,一天必須要喝到10杯茶,濃度是150cc中有60微莫爾(一個分子量單位)的茶多酚。

在長壽皇帝中,唐朝武則天、清代康熙和乾隆,都是「一日不可無茶」的嗜茶者。乾隆皇帝到晚年仍身體輕健,思維敏捷,八十多歲還是耳聰目明,據說飲茶是他的長壽祕訣。

要預防癌症,必須每一種茶都喝,而且喝茶和喫茶互相輪流。由於茶葉中有些不溶解於熱水中的營養素,例如脂溶性維他命之胡蘿蔔素、維他命E、礦物質錳和食物纖維,光憑喝茶是無法攝取到的,所以偶爾以茶入菜,也是攝取茶中營養素的不錯方法。

目前市面上就出現了許多以綠粉茶入菜、綠粉茶加優酪乳、抹茶冰淇淋等各種喫法,但是綠粉茶和日本抹茶是不一樣的。

曾經實際到日本蒐集抹茶資料的前台灣省茶葉改良場場長阮逸明指出,綠粉茶和抹茶的加工原料和方法均不相同,價格也有天壤之別。

抹茶非常講究茶菁原料品質,每年只用春茶製作,且在茶芽生長期間需減少日照,以提高葉綠素含量和茶葉中的甘味,並降低兒茶素的含量與減少苦澀味。相較之下,綠粉茶就沒有這麼挑剔。

「事實上,每一種茶都含有兒茶素,只是量與質的程度上各有差異,因此對健康也就有不同的效果,」孫璐西解釋。

預防心血管疾病
飲茶能降血脂、使血液黏稠度下降,因而具有預防血栓的作用,多項動物實驗已經證明。
孫璐西分析,目前根據國外許多研究顯示,喝茶對健康有益,最特別的是因為茶葉中具有抗氧化、抗癌效果的多酚類化合物,可以減緩動脈硬化、降低患有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以研究最多的綠茶來說,80%以上都是兒茶素。
阮逸明也指出,兒茶素具有降低「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提高「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效。在大白鼠的飼料中加入0.5~1%的兒茶素,可使其體內的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的含量明顯下降,同時使得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上升。此外,在糞便中膽固醇和脂質的排泄量亦有所增加。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兒茶素可使家兔的血液凝固時間延長,並使血液中纖維蛋白原分解產物增加,顯示出茶葉具有抗血栓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綠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是眾人皆知的觀念。不過,孫璐西的動物實驗卻意外發現,近年流行的普洱茶也含有降血脂的成份,可增加糞便中對膽固醇的排除,降低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但是,該成份名稱仍需進一步鑑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酒足飯飽之餘,來上一壺熱茶,總會感到口齒留香,消除食物、酒精所引起的口乾舌燥,有生津止渴、清心降火的感覺。

預防糖尿病和高血壓

林仁混教授說,其實廣東人和香港人的「飲茶」,就是飲用溫和的普洱茶。根據多數人的經驗,剛吃完油膩的一餐,喝口茶會覺得十分爽口,「因為喝茶會造成身體、血液和細胞內的脂肪量下降,尤其是長期喝,效果更明顯。」

糖尿病和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而且只能以藥物控制,無法根治。日本的臨床試驗發現,苦於尋找解決之道的人,其實不必遠求仙丹妙藥,每天喝茶,就能降低血糖和血鈉。

最近日本科學家從茶葉中提取出一種水溶性雜鏈多醣類化合物,進行了一百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患者的血糖值、尿糖值等都明顯下降。

而且茶葉中所富含的鉀,可促進血鈉的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鉀易溶於熱水中,因此飲茶具有預防高血壓的功效。

可去油、減肥
在日本,綠茶因為打著健康、減肥的訴求,因此格外受到女性瘦身族的喜愛,甚至國內也跟進這波綠茶的健康風潮。但是為什麼喝茶可以去油、減肥?
阮逸明表示,因為兒茶素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結合,影響腸胃對必需胺基酸的吸收,和減少熱量的攝取。不過,若想靠喝茶減肥,還必須再加上運動,效果才會明顯,「根據國外實驗,運動前、中、後,都喝一杯茶,可以加速消耗脂肪。」
想減肥的人一定都很好奇,喝哪一種茶最有效?孫璐西說:「普洱茶的去油效果最顯著,」可能是因為普洱茶在後發酵過程中,黴菌會製造出一種化合物,可降低肝臟合成膽固醇。但是哪一種化學成分會影響膽固醇合成,在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則必須進一步做實驗證明。

茶能除口中細菌

茶葉能預防蛀牙,是因為茶葉中含氟,尤其是老葉中含有很高的氟。此外,茶葉中的多酚化合物有強烈的殺菌作用,並且能抑制不溶性葡萄聚糖的合成,因此和氟構成綜合性的防齲效果。

在日本,很早就發現綠茶能除口臭,且效果比市售除臭產品還要好
。對紅茶能否除口臭,一直有高度興趣的孫璐西教授,最近在茶葉本身酵素所進行的發酵過程中,發現兒茶素所轉變的茶黃質、茶紅質,也都具有除口臭、抑菌和抗氧化的效果,尤其除口臭的效果更勝過綠茶。

不過,要能有效的抑制口腔中細菌,必須讓茶在口腔中停留15分鐘。「或許可以白天喝紅茶除口臭,晚上睡前用綠茶漱口,讓茶香停留在口腔中,」孫璐西建議。此外,因為兒茶素必須靠水才能溶解出來,因此若要用喫茶葉除口臭,最好是使用已經泡開的茶葉,再放到嘴裡咬嚼。

茶葉中的兒茶素類,可以殺死或抑制危害人體的病菌,如金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腸炎沙門氏菌、傷寒沙門氏菌、肉毒桿菌等。另外,茶又可以改善腸道的細菌微生物相,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而對許多腸道有害細菌,具有殺菌和生長抑制作用。
(審稿專家:台大醫學院生化系教授 林仁混)

(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8期-「哪種茶能抗老? 」一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1126

療傷歌手阿桑乳癌病逝 立即學會防治7招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5279


療傷歌手阿桑乳癌病逝 立即學會防治7招


因「葉子」一曲成名的歌手阿桑,昨天因乳癌病逝,令歌迷朋友們震驚、難過。在95年度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男性癌症方面,前三名為肝癌、腸癌與肺癌,女性癌症前三位為乳癌、腸癌和肝癌。男性肝癌連續蟬聯21年、女性乳癌連續13年排名第一名。乳癌的發生與死亡逐年攀升且年輕化,有沒有辦法躲避它?

文.網路部編輯
乳房有腫塊,不代表就是癌症。而且防治乳癌,也可從日常生活做起。
每個女人終其一生,都有乳房疼痛的經驗,有的是懷孕、生理期或發育成長的自然現象,有的則可能是乳房的疾病,在聞癌變色的今天,很多人會立刻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乳癌。實際上,只有5%的乳癌患者有疼痛的症狀。
很多女性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塊時,更會嚇得驚慌失措,或者陷入愁雲慘霧之中,事實上,90%的硬塊都不是乳癌,而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儘管如此,女性還是不能疏忽大意,必須立刻找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
纖維腺瘤
纖維腺瘤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15~35歲的年輕女性。它會發生在單一乳房,也會出現在兩邊的乳房,或一個或多個。它有明顯的邊緣,沒有壓迫感,不會附著於皮膚或胸壁,也不會隨著月經週期而有所變化。

纖維腺瘤是原地踏步的良性腫瘤,它既不會轉移,也不會和其他組織糾纏在一起,所以它變成惡性腫瘤的機會很小。因此,台大醫院外科醫師張金堅建議,纖維腺瘤不需要切除,除非腫瘤太大有礙觀瞻,或引起其他疼痛不適,醫生才考慮為病人切除。

纖維囊腫
 纖維囊腫是另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特別是接近更年期的婦女。乳房是個深受荷爾蒙影響的器官,荷爾蒙在經期、懷孕和哺乳時分泌特別旺盛,乳房在承受過量的刺激下,分泌物會比較多,也容易產生一些水泡,單一水泡叫「水囊」,成串的水泡則是「纖維囊腫」。

水泡小的時候,不會有感覺,如果大到一個程度,又遇上荷爾蒙旺盛的時候 ,就會出現疼痛的感覺,甚至可以摸到硬塊,女性對於這種忽生的腫塊都會非常害怕,以為是乳癌。

纖維囊腫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如果是單一囊腫,醫生多半會採用針刺吸液法,就是用針把水抽出來。耕莘醫院院長陸幼琴曾表示,「醫生應該多學習這種吸針的技術,」因為她在有些病人身上看到因囊腫而開刀的刀痕竟然有七、八個,她認為這是不必要的。

如果因囊腫太大以致疼痛或有礙觀瞻時,張金堅認為,「手術切除仍然是最根本的辦法。」

此外,症狀較明顯的病人還可以服用利尿劑、止痛劑、荷爾蒙藥物或口服避孕藥,以減輕囊腫所帶來的不適。

纖維囊腫會不會變成乳癌呢?
目前並沒有確實的證據顯示兩者之間的關係,但和信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啟明認為,「纖維囊腫就是纖維囊腫,而乳癌一開始就是不正常細胞的增生,兩者性質完全不同,怕的是沒有找出乳癌的病灶。」

但有統計資料顯示,患有纖維囊腫的女性,得到乳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因此,曾有纖維囊腫的女性一定要加強自我檢查,並且每年回醫院做追蹤檢查。

乳癌可以預防嗎?
許多專家都建議,除了定期檢查,你還能從自己做起,以減少罹癌的機會。給自己一張清單,一一檢視,它可以幫助你預防乳癌:
一、看看個人的因素。你有過乳房纖維囊腫嗎?你月經來得早(12歲以前),停得晚(55歲以後)嗎?你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嗎?或者從來沒有懷孕或生產?假如你有上述任何一種情形,一定要定期找醫生做乳房檢查。
二、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你媽媽或姊妹曾經得過乳癌嗎?假如有,那麼你得乳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愈早去找醫生愈好。
三、下定決心控制體重。肥胖女性得到乳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特別是停經後變胖的女性,每增加10公斤,得到乳癌的機會就增加80%,所以,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吧,除了身材好看,還可以積極的預防乳癌。
四、保持運動。假如你本來就有運動的習慣,那麼恭喜你,你已經給自己最好的武器,能夠有效的對抗乳癌。每週運動4小時以上的婦女,得到乳癌的機率比不運動的少了40%。

五、少脂肪多蔬菜。
在青少年時期及成年之後攝取過多的脂肪,會增加得乳癌的機會。而蔬菜水果吃得太少,也會稍微增加得乳癌的機率,雖然科學家還不能完全解釋這其中的關係,但少脂肪多蔬菜的飲食習慣確實能預防乳癌。

六、少菸少酒少刺激品。
中量或過量飲酒的婦女,得乳癌的機會是一般婦女的1~2倍。因此,應避免飲酒。此外,也有相關研究指出儘量減少抽菸及咖啡、茶等咖啡因含量高的飲料,可以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

七、不放棄餵母奶的機會。
母乳是上天給人類寶貴的禮物,許多研究都證實,喝母奶的小孩免疫力較好,餵奶的婦女得到乳癌的機會也比較低。
(審稿專家:和信醫院腫瘤內科醫師劉美瑾)

發現乳房有硬塊時該怎麼辦?

若是在月經前發現硬塊,最好等到經期結束以後,再自我檢查一次,如果還是摸得到硬塊,就立刻去找醫生。但要告訴醫生什麼事情呢?想想以下的問題:

■什麼時候發現硬塊的?
■最近一次的經期是什麼時候?
■乳頭有異樣分泌物嗎?
■以前有(或沒有)乳房的問題
■硬塊的大小,有變大或變小嗎?
■硬塊的位置。
■感覺如何?
■服用藥物的狀況
■家族病史。
■以前做過乳房切片檢查嗎?

並且和醫生討論,如何做進一步的檢查,如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或切片檢查

(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23期-「7招防乳癌」一文)

抗癌明星,你的名字叫豆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2&id=1320


抗癌明星,你的名字叫豆腐


豆腐具有令人驚訝的抗癌效果,使歐美轉而熱衷中國人吃了兩千多年的豆腐;但是應該要如何吃?
吃多少?

文.陳雅莉
「慈母心,豆腐心」,廣告中,母親急急的跑到火車站,追趕將要北上的兒子,手裡拎著的是兒子最愛吃的豆腐。
外表平凡的豆腐,其實流傳著許多溫馨故事與傳奇。
作家林海音主編的《中國豆腐》中寫道,慈禧太后駐顏有術,每天都要吃一道豆腐。傳說御廚房有蒸鍋49口,每口鍋裡放著鑲有珍珠的豆腐,49口鍋輪番蒸,慈禧太后每天就可以吃到一味潤膚養顏的珍珠豆腐。
在中國傳統的名菜和文化中,豆腐除了佔有重要角色外,更是海外遊子的鄉愁代表。
作家彭歌在海外讀書時,回憶起許多魂牽夢縈的家鄉美味,而他最懷念的,不是魚翅燕窩、雞鴨魚肉,反而是最平常的豆腐,「當時心甘情願開車往返兩個小時,只為了買一塊豆腐」。
西方興起豆腐熱
但是近年來,海外遊子要一解鄉愁,可能容易多了。今天在歐美,不但許多超市中都買得到豆腐,甚至諸多西方食譜中,也屢屢看見「Tofu」的身影。
豆腐成為西方人的新寵,主要原因是追求健康的風潮。
近十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東方人罹患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的機率是西方人的四分之一。研究者認為東方人嗜食豆腐是原因之一,因為黃豆蛋白中,含有高量的異黃酮素(一種抗氧化劑)。

異黃酮素對男性也有幫助。研究顯示,常吃黃豆類食物的日本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比西方男人低。
美國半導體業霸主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葛洛夫曾罹患攝護腺癌。在接受治療、恢復正常生活後,他每天都喝柳橙汁、綠茶萃取物和黃豆蛋白混合調製的果汁,也常吃豆腐。
此外,除了預防癌症,多吃豆腐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以及預防老年癡呆症。
國防醫學院生理系副教授金忠孝表示,最近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腦組織中,卵磷脂濃度有下降的情形。因此,推測老年癡呆症可能和卵磷脂的缺乏有關。
而卵磷脂的最佳來源之一,正是黃豆。
田裡的牛肉
不分中外,豆腐一直是許多素食者的最愛。
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教授陳世爵指出,豆腐的營養成分中,40%是蛋白質,25%是碳水化合物,20%是油脂,而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達61%,加上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營養成分並不輸肉類,又不含膽固醇。因此,在第二次大戰時,豆腐就被稱為「田裡的牛肉」。
陳世爵建議,每天食用100~150公克的豆腐,再喝一杯240cc的豆漿,就可以攝取到30~50毫克的異黃酮素,達到人體需要的保護量。

正常人每天吃豆腐,對身體有好處,但是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腐?
陳世爵認為,100公克的黃豆含有50毫克的普林,但若做成豆腐後,因為被稀釋了10倍,只剩4~5毫克,對病情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儘管中國有許多名菜都用到豆腐,但烹飪老師傅培梅稱讚:「豆腐是最好做、最好搭配的料理食物。」
烹飪老師程安琪也指出,由於豆腐本身沒有味道,因此很容易吸收其他食物和香料的風味,建議可以利用勾芡、壓泥加配料來提味。
如果想要吃得更滑嫩,可以將豆腐先用沸水川燙過後,以冷水或冰塊徹底冷卻,再將水分輕輕瀝乾,不但能增添豆腐的美味,豆腐表面也不致殘留有害的細菌。
而如果想讓豆腐嚼起來更有勁,可以將豆腐裝在盒子中,放進冰箱冷凍1天,就變成了「凍豆腐」,用來做生菜沙拉或涼拌彩椒皆宜。
水煮、涼拌最健康
水煮豆腐既方便又健康,可讓人嚐到簡單的豆腐原味,「我喜歡吃白水煮豆腐,沾芝麻醬吃,一股說不出來的豆香氣令人難以忘懷,」傅培梅回憶說。
日本人嗜吃的湯豆腐向來也以味道清淡著稱,「日本人吃湯豆腐時,居然可以一碗接一碗,而且飯竟然變成配菜,」曾親眼目睹的文字工作者黃茹卉不禁嘖嘖稱奇。

涼拌豆腐則是以冰涼過後的口感最佳,而且非常適合當成夏天可口的開胃菜。
炎炎夏日,一塊豆腐,品嚐之餘,也順道懷古思幽,更讓人卸下每天工作的壓力,生活從此開始更健康、自在。
豆腐如何選購?如何保鮮?
有些人喜歡吃傳統板豆腐,因為有獨特的豆香味,有些人則偏好盒裝豆腐的滑嫩。傳統板豆腐和盒裝豆腐究竟有什麼差異呢?
台大食科所教授李錦楓分析,傳統板豆腐與盒裝豆腐的最大差異,在於所含的鈣,「這是因為兩者使用不同的凝固劑。」
傳統板豆腐是將黃豆泡水後,經磨漿、煮沸,分離豆漿與豆渣,在豆漿內加入苦汁(氯化鎂及氯化鈣),或硫酸鈣(石膏)後,用布壓乾後製成。
盒裝豆腐的凝固劑則是使用葡萄糖酸類脂(GDL),使蛋白質發生酸凝固,所以沒有含鈣。盒裝豆腐因為不再以石膏作為凝固劑,膽、腎結石的人可放心食用。
豆腐本身的顏色是略帶點微黃色,如果色澤過於死白,有可能添加漂白劑,則不宜選購。
此外,豆腐是高蛋白質的食品,很容易腐敗,尤其是傳統市場販售的板豆腐較盒裝豆腐易遭到污染,應多加留意。
盒裝豆腐需要冷藏,宜到有良好冷藏設備的場所選購。當盒裝豆腐的包裝有凸起,裡面豆腐則混濁、水泡多且大,便屬於不良品,千萬不可選購。

傳統板豆腐很容易腐壞,買回家後,應立刻浸泡於水中,並放入冰箱冷藏,烹調前再取出。取出後不要超過4小時,以保持新鮮,而且最好在購買當天食用完畢。
盒裝豆腐較易保存,但仍須放入冰箱冷藏,以確保在保存期限內不會腐敗。若無法一次食用完畢,可依所需的份量切割使用,剩餘的部份再置回冷凍庫,方便下次再使用。
爽口豆腐食譜
鮭魚拌豆腐
材料:營養豆腐1塊、鮭魚1片
調味料:鹽、麵粉、蔥花各少許
沾醬料:醬油1湯匙半、麻油1茶匙、醋1茶匙,用冷開水調稀。
作法:
1.鮭魚用少許鹽抹遍,切小丁,沾麵粉後炸酥。
2.將炸好的鮭魚撒在豆腐上,淋上醬料,再撒點蔥花即可。
三蝦燒豆腐
材料:切成長方形厚片的營養豆腐1盒、蝦仁12隻、
蝦皮2湯匙、蝦籽1湯匙
調味料:蔥花1湯匙、醬油半湯匙、水1杯、鹽、太白粉、麻油各少許
作法:
1.蝦仁先用鹽和太白粉醃10分鐘。蝦皮用水沖洗,泡1分鐘後瀝乾。
2.蝦籽放入鍋中,用中火炒1分鐘至有香氣。
3.用1湯匙的油起油鍋,將蔥花爆香,放入蝦皮炒香,加入醬油、水、鹽、豆腐煮5分鐘。

4.放入蝦仁煮一下,並用太白粉水勾芡,最後淋點麻油、撒上蝦籽即可。
豆腐排
材料:對切的長條豆腐1塊、苜蓿芽、小紅蘿蔔、紫蘇葉、薄荷葉、起司條各少許
調味醬:沙茶醬50公克、醬油30cc、水80cc
作法:
1.醬油和水先下鍋煮5分鐘後,放入豆腐,煮至收乾湯汁。
2.擺上苜蓿芽、小紅蘿蔔、紫蘇葉、薄荷葉、起司條即可。
豆腐湯
材料:豆腐2塊、香菇30公克、海帶20公克、鹽少許、小黃瓜、小紅蘿蔔或苜蓿芽
作法:
1.放入香菇、海帶、鹽,煮成高湯。
2.加入豆腐,煮1分鐘。
3.放入小黃瓜、小紅蘿蔔或苜蓿芽即可。(示範製作:李秋萍)

8大超級抗癌食物!立即從生活做起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5250


8大超級抗癌食物!立即從生活做起


知名作家曹又方因心肌梗塞病逝,罹癌後出版多本養生抗癌食譜,受廣大讀者迴響。抗癌開從何開始?其實只要在飲食內容上做些改變,就可有效降低罹患癌症機率,提供讀者8大超級抗癌食物,讓抗癌從生活中立即開始…。

文.張曉卉
許多研究結果一致指出,最健康的飲食結構組合是:水果、蔬菜、堅果、全穀類、魚、低脂乳製品和少量瘦肉。想減少癌症風險,這些原則同樣適用。
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回顧4500多份,從世界衛生組織、食品農業部,以及本國和國際的癌症研究,整理出《癌症的食物、營養和預防:一個全球觀點》報告,再次呼籲人們,預防癌症不難,只要不抽菸、吃得正確、持續身體活動,加上維持適當體重,就可以減少60~70%罹癌機率。每天至少攝取5份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癌症風險。
美國環境毒物學博士羅伯特.哈瑟瑞鑽研環境毒物學,更深入探討食物中所含有的誘發或抑制癌症基因的化學物質,建議利用8大類蔬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天然抗癌物質,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這8大類超級防癌食物包括:

1.洋蔥類:大蒜、洋蔥、韭菜、蘆筍、青蔥等。
2.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藍菜、芥菜、蘿蔔等。
3.堅果和種子:核桃、松子、開心果、芝麻、杏仁、胡桃、南瓜子等。
4.穀類:玉米、燕麥、米、小麥等。
5.莢豆類:黃豆、青豆、豌豆等。
6.水果:柳橙、橘子、蘋果、哈密瓜、奇異果、西瓜、檸檬、葡萄、葡萄柚、草莓、鳳梨、檸檬等各種水果。
7.茄科:蕃茄、馬鈴薯、蕃薯、甜菜。
8.繖狀花科:胡蘿蔔、芹菜、荷蘭芹、胡荽、蒔蘿等。

其他重要食物:小黃瓜、南瓜、萵苣、青椒、紅椒、菠菜、薑、薑黃等。

10種不會得癌的生活方式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4485


10種不會得癌的生活方式


你我都可能是癌症候選人,但也都可用簡單經濟的方式防癌。

文.張曉卉  攝影.鄭佳玲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院在2007年底發表的《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預防癌症》研究報告,參與的專家們整理了7000篇頂尖癌症研究,歷時5年才完成。
報告指出,目前的醫學與科技,對於癌症的認識仍有限。雖然知道癌症是正常細胞的DNA發生突變而失控,但是對於為什麼會發生突變、為什麼是某些器官長癌、以及為什麼癌症好發在某些人身上,都還有很多疑團待解。
已經證實的是,生活形態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極少數癌症有遺傳基因關聯性。美國癌症研究院出版的《癌症止步(Stopping Cancer before it starts)》指出,有77%的癌症根源與生活形態相關,與遺傳相關的危險因子則佔了14%,剩下的9%則與環境風險有關。
每個人都是癌症候選人,但反過來說,每個人都可主動截斷某些致癌高危險因子。況且,這些做法並不昂貴也很容易實踐,只要你願意。
綜合最新報告與台灣本土狀況,《康健》整理出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以及10種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       
    
肥胖、靜態生活少活動、飲食油膩、愛吃肉卻少吃蔬果、抽菸、吃檳榔、大量飲酒、重口味愛吃鹹、愛吃醃漬物、壓力大或容易焦慮憂煩的人。

10種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1.盯住你的BMI
  脂肪細胞會製造並釋放荷爾蒙,可能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已證實食道癌、胰臟癌、腸癌、停經後乳腺癌、腎臟癌和子宮內膜癌都與超重有關,即使體重略為超重,也會增加罹患這類癌症的風險。

亞洲人最好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至22.9之間。BMI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2.每天流汗30分鐘
  這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練出6塊腹肌、不一定要跑馬拉松,只要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5天即可。健走、跳舞、騎單車、爬樓梯、各種運動都可以。

運動可以調整血液中睪固酮與雌激素,保護女性對抗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加拿大研究發現女性若有規律、適度運動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風險。運動另個好處是促進腸子蠕動,減少糞便積存停留在腸子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

3.喝綠茶或咖啡
  綠茶有助於防癌早已獲得證實。因為綠茶含有兒茶素及維生素A、C等抗氧化劑因此有防癌功效,這些防癌成分綠茶含量最多、其次是烏龍茶、紅茶最少。

咖啡也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發生率。美國、加拿大、日本各有最新研究發現,咖啡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腎細胞癌、乳癌、女性得大腸癌的機率。

4.新鮮蔬果579
  特別強調新鮮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症基金會建議儘量從飲食中攝取營養。

七成的台灣人蔬果攝取量不足。推廣「蔬果579」的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大腸直腸癌,並減少乳癌、食道癌等數種癌症的發生率。蔬果的纖維素能減少腸內致癌因子、改變腸中菌種生態,避免癌細胞形成。

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超過6歲學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蔬菜類1份約為生重100公克,水果類約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攝取量,應該比水果多1份。

5.跳開脂肪誘惑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症關係最強烈,特別是乳癌、大腸癌與攝護腺癌。

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選低脂或脫脂鮮奶;以豆類或豆製品取代部份的肉;把肉皮、肥肉、外層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鮮奶油不吃;吃麵用少許麻油代替肉燥;烹調時蒸煮烤滷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減少許多脂肪量。

6.多吃雞、魚,少量吃豬、牛、羊  牛排、紅燒蹄膀、涮羊肉,雖然很美味,但請儘量少吃些。研究已發現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紅肉的人,大量攝取豬、牛、羊等紅肉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增加30%。最好每週紅肉總攝取量不超過500公克,而一塊普通大小、8盎司的牛排就是240公克。也應戒除煙燻、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等。
7.戒菸、戒酒、戒檳榔  抽菸者請立刻戒菸,不抽菸的人要避免二手菸。抽菸是肺癌主要危險因子,並與食道癌、胃癌、頭頸癌、攝護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子宮頸癌與乳癌相關。

好消息是,無論你菸齡多久,只要今天就戒,幾乎都可降低罹癌風險。

約有3%的癌症死因與酒精相關。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口腔癌、咽喉癌與食道癌風險,且長期飲酒過量容易造成肝硬化,進而增加得肝癌機會。若真的想喝或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男性一天2杯、女性1杯的量就夠了(1杯約是250㏄啤酒或100㏄葡萄酒,烈酒則為25㏄)。

檳榔與頭頸癌(口腔癌、喉癌)的發生密切相關。這也是台灣近年死亡率增加最快速、壯年男性為主的癌症。

8.少鹽、不喝含糖飲料
  每天攝取的鹽不超過6公克,少喝含糖分飲料,喝白開水最理想,天然果汁每天不超過150㏄,並且不吃發霉的穀類及豆類。

9.餵母乳
  建議母親至少餵6個月母乳。研究指出,喝母乳的寶寶將來罹患血癌風險比較低,媽媽則可得到降低乳癌風險的好處。

10.保持輕鬆的情緒減少壓力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林天送指出,心情鬱卒容易誘發癌症,許多罹癌的人回顧發病前兩、三年,常是身心處於壓力的狀態。

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會削減免疫機能,抑鬱症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機率明顯提高。

外來壓力也會改變癌症形成的途徑,當細胞失去固定的生理機制時,會經由凋零程序(apoptosis)而進行「自殺」,這是細胞結構上所設計的生存程序。但當外來毒素擾亂了細胞的「自殺」程序時,會使細胞忘了自殺,而引發腫瘤。所以當有抑鬱症或外來壓力時,除了破壞DNA的完整性及打斷DNA的修補機制,也會改變細胞的凋零程序而直接影響到癌症的罹患率及其成長。

超級抗癌食物:地瓜
台灣癌症基金會引述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報告指出,地瓜(蕃薯、甘薯)的抗癌及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各類蔬果,且不論生熟均最具抑癌效果。
地瓜所含的防癌及保健成分包括有較高的膳食纖維、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B群、B2、C及較低的熱量;大量黏液蛋白,可增強組織抵抗力,降低膽固醇,維持血管暢通;含類雌激素(phytoestrogen)、脫氫表雄酮(DHEA),可降低荷爾蒙相關癌症的發生。
計算你得癌症風險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附設Barnes-Jewish醫院提供12種癌症罹患風險計算工具,並會依個人風險高低提供預防建議,網址如下:http://www.yourdiseaserisk.wustl.edu/hccpquiz.pl?lang=english&func=home&page=cancer_index

◎18種具有抑癌效果的蔬菜水果排名為:

1.熟甘藷  2.生甘藷 3.蘆筍   4.綠花椰菜 5.捲心菜
6.白花椰菜 7.芹菜  8.茄子皮     9.甜椒   10.胡蘿蔔
11.金針菜  12.薺菜   13.雪裡紅   14.番茄    15.大蔥
16.大蒜   17.黃瓜   18.白菜

飯後噁心嘔吐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http://news.msn.com.tw/news1439788.aspx


飯後噁心嘔吐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10/07 12:02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心血管疾病患者初期症狀除了胸痛、胸悶、心律不整,臨床上也有患者會出現腸胃道症狀。1名60歲醫師吃飽飯後,感到噁心、想吐,經檢查發現,原來是心血管阻塞。台北馬偕醫院放射線科主任楊斐適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根據統計,猝死個案中,6成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病人,也是猝死高危險群。血管狹窄愈嚴重,猝死、休克風險就愈高。
心血管疾病初期通常會有胸悶等症狀,但楊斐適說,有少數患者會以腸胃道症狀表現,因為食道與心臟靠近,常有患者會覺得左上腹痛。
一名醫師每次在吃飽飯後都會噁心嘔吐,甚至吐得很厲害,有次看到他的婦產科好友打球跌倒猝死,讓他警覺趕緊跑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確實有心血管阻塞問題,心臟輕微缺氧。在看診醫師幫他做心臟繞道手術後,才恢復正常,腸胃道症狀也獲得改善。
過去檢查血管狹窄問題,可使用1.5T磁振造影,但解析度上仍有限制。因此,台北馬偕醫院引進3.0T磁振造影只需要透過一次切面影像處理,縮短檢查時間。楊斐適表示,3.0T信號較強,對於微小血管,特別是腦部微小血管可以呈現更為清晰的影像結果,敏感度較高。
楊斐適建議,40歲以上,或有高血壓疾病,經常胸痛、胸悶,且經濟許可者,可以透過這項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981007

預防中年發福的運動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5390.aspx


預防中年發福的運動


林宜昭


一入中年,不少人沈浸在事業有成的喜悅之餘,攬鏡自照竟發現,自己愈來愈有「分量」,不是臉皮鬆垮垮,就是身材走了樣「像個水桶腰、鮪魚肚!」中年發福真是不少人「不可承受之重」,不僅有礙觀瞻,更嚴重的是,還得面臨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基礎代謝率(維持人體功能的基本能量需求)下降是導致中年發福的主因。年過25歲,人體基礎代謝率就逐年下滑,平均每10年減少2~5%;以此推算,40歲男性的基礎代謝率只有25歲時的9成左右,此時他應該攝取年輕時9成的熱量,並維持規律的運動才行。問題是,中年人大都忙著打拚事業,不僅缺乏運動,更常為了應酬大吃大喝,飲食太過油膩或精緻,長期下來,多餘的熱量就會囤積在體內,造成肥胖。
另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停經前後的婦女、運動量突然減少的上班族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人,都是中年發福的「候選人」。
拒絕中年發福的方法很多,亞爵都會館運動指導員張楷指出,規律運動及控制飲食還是最佳選擇。中年人維持適量運動,功效就在於可以改造體型、加強體能、提高抵抗力、防止老化與紓解壓力,不過應該注意:
1.選擇全身性運動,不要偏向某一部份的運動。
2.運動量不要超過肌肉或骨骼所能負荷。
3.以有氧運動為主,不要只做無氧運動。
4.運動最好每週2~3次,每次30~40分鐘。
5.以等張運動(肌肉張力相同但肌肉長度有變化,如體操),不宜採等長運動(肌肉收縮長度不變但張力變化,如舉重)。
總括來說,中年人的運動可選擇慢跑、健走、登山、高爾夫球、網球、羽球、游泳、籃球、爬樓梯,即使在室內也可以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踏步、舉啞鈴、划船器、健身車、跑步、跳繩等。
但是想要減輕脂肪贅肉,擁有美好曲線,除了有氧運動外,適當且持續的重量訓練,也是必要。重量訓練與有氧運動的目的不同,重量訓練是刺激肌肉的成長,因為肌肉的成長可以提高代謝,脂肪就不那麼容易累積,運動醫學界也證明,重量訓練可以刺激生長激素與睪固酮素的分泌,換句話說,重量訓練有助於人保持年輕。最簡單的重量訓練就是啞鈴運動,只要有一對啞鈴或替代品在手邊,如兩個罐頭或兩瓶水,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不會過度消耗體力,而且簡單又方便。不過重量訓練不應該過多,最多隔天一次,讓肌肉有一天可以休息,恢復體力。
儘管有許多適合的方法可以對付中年發福,但正如張楷常常跟學員們說的:「你一定要先有強烈的、不讓自己胖的意願,然後持續下去!」現在不妨先跟著我們,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吧!
伏地挺身
●訓練效果:強化胸肌、手臂肌肉
●預備姿勢:雙膝跪地,雙手伏撐與肩同寬。
●動作:
1.動作開始時手肘彎曲,身體下壓,手肘呈90度,撐住半秒。
2.手肘伸直,關節不要鎖緊。可配合呼吸,彎曲時吐氣,還原時吸氣。
3.反覆做12~15次為一組,但可依個人身體狀態加減次數。
啞鈴屈身單手划船運動
●訓練效果:增加闊背肌群之肌力及肌耐力。單手闊背訓練可糾正兩邊闊背肌之不平衡。
●預備姿勢:
1.兩腳張開,膝蓋微彎。
2.身體彎曲,一隻手扶在平臥椅上,上身與地面平行。
3.手掌朝內抓住啞鈴,手臂與地面垂直。
4.背保持打直。
●動作:
1. 肩部緊縮固定,將啞鈴拉向自己,手肘帶起愈遠愈好,前臂保持垂直。
2.控制闊背肌群,控制整個動作,下去到運動啟始點時,不要讓重量把手臂帶下去,而是讓肌肉把啞鈴放下去,運動過程肌肉保持緊縮狀態。

3.一邊做10~12下為一組,可做1~3組,組間休息60秒。左右都需要進行。
●注意要點:
1.運動中身體扭動會使其他輔助肌肉幫忙,反而減低闊背肌群的訓練效果,所以脊椎及臀部勿亂動,更不要旋轉,背肩不歪斜、下垂。
2.不管是出力時或出力前都不可以屏住呼吸。如果在運動時,呼吸不能保持節奏感,記得張開嘴巴,以免對肺部造成壓力。
3.要判斷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做重量訓練,如果手腕受傷就不適合;也不要在身體虛弱、大病初癒時急著做重量訓練。判斷進行重量訓練的時機和重量,最好請教專家。
下蹲運動
●訓練效果:鍛鍊下半身肌肉,有效燃燒脂肪
●預備姿勢:
基本的站立姿勢,雙腿分開,雙腳距離與肩同寬,重心自然放在腳趾上,腳掌均勻承受全身体重,背部自然挺直,腰部肌肉放鬆,頭自然抬起,面朝正前方。
●動作:
1.從預備姿勢開始,臀部漸漸下沉,呈下蹲姿勢,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為止,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2.起立,背部自然挺直,連續重複數次。
3.進階方式,可以雙手握啞鈴平舉,再下蹲,增加重量訓練。
●注意事項:
1.切忌彎腰、前傾。
2.下蹲時,不要過低,腿部彎曲約90度,大腿與地面平行。
3.膝蓋與腳尖要維持在同一方向。

破除10個對糖的誤解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5371.aspx


破除10個對糖的誤解


司晏芳


1. 吃糖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成因非常複雜,到現在還沒有定論。遺傳、肥胖、老化或生活型態都有可能。糖尿病是身體代謝機能出現障礙,無法正常代謝碳水化合物。
是因為得了糖尿病,才需要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而且重點是碳水化合物的「總量」,不是看誰提供的,糖只是碳水化合物類中的一種。
2. 糖是肥胖的元兇
肥胖是因為吃進過多的卡路里沒有消耗,才會長出贅肉來。「多」吃糖加上「少」運動,才是體重上升的關鍵。不光是糖,多吃油、肉、米飯等也會讓人胖。
3.口味鹹,糖分低
未必,像休閒點心(如洋芋片)等零食,儘管嘗起來是鹹的,它們不但是高鹽分,更是高糖分的產物。
因為高鹽分讓食物變得很鹹,人根本吃不進去,所以需要加入大量的糖來遮蔽鹹味,讓人可以一口接一口。
4.對糖上了癮
上癮,是指沒有它,就渾身不對勁。像抽菸的人,一不抽菸會出現焦燥易怒、注意不集中的現象。但人不吃糖,身體不會出現任何不適,還是可以繼續過日子。
5.小朋友吃完糖會變得特別好動
研究發現,總在節日裡或令人high的場合中,小朋友吃到糖,周遭氣氛愉快,大人不會像平常給小孩那麼多限制,小朋友興奮,環境使然。
6.代糖不安全
代糖是有甜味,卻無熱量的糖。其中,糖精是全球用量最大、最便宜、甜度也最高(普通蔗糖的200~700倍)的代糖。
不過在1970年代,動物實驗中發現大量的糖精會致癌。因此,禁用了近20年。直到1991年,FDA才撤銷禁令,讓糖精可以添加在飲料、食品裡。
因為後續研究發現,在糖精用量高的人(如糖尿病患)身上,找不出糖精用量和致癌的關連。
最重要的是,動物實驗的高劑量,一般人在生活中很難達到。今年,美國環境健康科學所(NIEHS)已正式將糖精從致癌名單中除名。
所以其他的代糖容易讓人有致癌疑慮的聯想,阿斯巴甜就是一個好例子。有關阿斯巴糖會致癌或讓人記憶衰退等等的說法,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來證明。
FDA重申,阿斯巴甜的安全性無虞。
7.不甜,糖的含量低
其實人對有雜質的糖,會感覺更甜,所以黑糖(蔗糖含量78~86%)比精製的白砂糖(蔗糖含量99%)來得甜。
黑糖精製程度不及白糖,保留較多的雜質,所以礦物質和維生素流失比較少。
愈精製的糖,糖的含量愈高,顏色愈白,也愈透明。
食品中為了製造出低甜味的口感,加入純度高的白砂糖,實際含糖量反而更高。
8.果糖是好糖
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17倍,市面上常見的55%果糖糖漿(一半是果糖,另一半是蔗糖),甜味可提高至1.28倍。
所以,要有相同的甜味,果糖的用量會比一般蔗糖少,會使熱量跟著降低。
不過,果糖比其他糖更顯著提高三酸甘油脂和尿酸,除了糖尿病人外,高血脂和痛風病患使用上必須謹慎。
9.低卡寡糖放心吃
寡糖比起一般糖,結構更複雜,由數個單糖鏈結起來,人體無法分解吸收。
所以每公克寡糖,只產生0~2.5大卡,比一般糖少了一半。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70%,和麥芽糖相當。

只有大腸的細菌能利用它來醱酵,改變腸道環境,幫助好菌生長,這是為什麼有的優酪乳會添加寡糖。
但個人腸胃耐受程度有差異,有人吃了反而會腹瀉。
若初次使用,建議先從5g(約1小匙)開始。提醒你市售果寡糖最高純度只有55%,也摻雜一半的蔗糖,糖尿病患者使用上最好先徵詢醫師或營養師。
10.低糖飲食,速效減肥
市面上流行的一類減肥書,強調精製糖和澱粉類等主食是身體脂肪堆積的罪魁禍首,要遠離它們,轉而投向牛排、沙拉的懷抱,宣稱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燃燒脂肪,想瘦馬上瘦。
但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讓人體重下降,是因為水分和組織蛋白流失。而脂肪含量偏高,營養不均衡的飲食,長期使用有腹瀉、體液不平衡的危險。

為了嬰兒的健康,治療妊娠糖尿病!

http://news.msn.com.tw/news1440630.aspx


為了嬰兒的健康,治療妊娠糖尿病!
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0/08 00:15
Sept. 30, 2009 --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治療輕微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對於降低嬰兒併發症以及孕婦本身血壓問題的風險有幫助。

妊娠糖尿病的定義是,懷孕前期有葡萄糖不耐症。大家都知道妊娠糖尿病會增加婦女晚年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種風險對懷孕的不良影響尚不明確。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婦女的血糖值非常高,似乎有非常危險的併發症,但對於輕微的妊娠糖尿病會如何影響懷孕,還不十分清楚。

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立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機構的懷孕與週產期部門主任、本研究共同發起人Catherine Spong醫師表示,這篇最新研究結果提供證據支持婦女篩檢和接受治療,即使是只有輕微妊娠糖尿病也需要。

這項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有高達14%的美國孕婦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影響。

在這篇研究中,Spong醫師和同事們與哥倫布俄亥俄州立大學醫療中心首席研究員Mark Landon一起將485位有輕微妊娠糖尿病的孕婦隨機分配到治療組,另有473位作為對照組;這些婦女在15個不同的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合乎這項研究資格的婦女,要在懷孕24至31週內被診斷出輕微妊娠糖尿病。研究人員將輕微妊娠糖尿病定義為空腹血糖值低於每分升95毫克,或是在喝完含糖飲料後的1小時、2小時、以及3小時後測量血糖,其中有兩次以上過量。

某些婦女在懷孕期間因為某些荷爾蒙的增加量,妨礙胰島素控制血糖的能力而導致妊娠糖尿病。當血糖增加太多,就會對嬰兒有不利的影響,造成嬰兒長得太大或是有其他潛在的問題。

對照組則接受一般的產前護理,其中有兩名婦女需要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Spong醫師向WebMD表示,他們建議治療組的婦女要運動並接受營養諮詢,學習如何將一整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分散攝取,才能將血糖值控制得更好,然後在家中自行監測血糖,以確保飲食療法能讓血糖保持在理想的目標範圍內。治療組中有93%只用飲食管理,有7%的人需要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

然後,研究人員比較兩組的成果。

【治療妊娠糖尿病的好處】
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組的婦女有許多好處。Spong醫師表示,如果有治療的話,她們生出較大嬰兒的可能性少了一半。嬰兒太大會導致日後有健康風險,像是肥胖。

治療組的參與者:
* 較不需要剖腹產。有26.9%的治療組用剖腹產;但對照組有33.8%。
* 生產時較不容易有肩難產,在分娩過程中肩膀卡住造成難產,較大的嬰兒風險較大。
* 較不容易有懷孕相關的高血壓和子癇前症。

不論哪一組都沒有死胎或新生兒死亡的情形,研究人員希望比較其他領域。

Spong醫師表示,在這篇研究之前,沒有人知道治療輕微妊娠糖尿病是否能改善懷孕的結果。她表示,現在,這篇研究提供的證據支持篩檢和治療這些婦女,即使是輕微妊娠糖尿病也要治療。

她表示,治療非常簡單,就是飲食和運動。但這並不是像說得這麼簡單,她承認,尤其是當一個婦女已經有幼兒要照顧的時候。她表示,精確的飲食和運動指示就留給醫生做決定,通常建議計算碳水化合物,並且在飯後快走,以幫助控制血糖。

紐約羅契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婦產科教授,產婦胎兒醫學主任Eva Pressman醫師表示,這篇研究給懷孕婦女的訊息很明確,她認為主要的訊息是,血糖控制對正常的胎兒發育很重要。即使是輕微妊娠糖尿病也會讓血糖值升高而傳給胎兒,並造成胎兒荷爾蒙改變,導致過度生長。

Pressman醫師表示,她們知道嬰兒體重不足或超重會造成日後的健康問題風險,像是糖尿病等。在她的經驗裡,大多數的孕婦如果發現有妊娠糖尿病,都非常願意監控她們的飲食,進行其他的改變。她表示,孕婦對健康是非常積極的。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08

膀胱癌如何治療?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question/drh_show.jsp?id=280

膀胱癌如何治療?


我爸爸從事修車行業已40年,最近被診斷出「膀胱上皮癌」,該如何照顧及保養呢?

TCI台灣癌症資訊全人關懷協會 / 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廖宗琦醫師
解答:
首先要知悉您爸爸膀胱癌擴展的程度、年齡、體能狀況及內科疾病的嚴重度。也建議跟您爸爸的主治醫師做討論及最適當的治療。
膀胱癌年齡以 60-80歲居多。膀胱癌約有75-85%是屬於表淺類型的。15-25%是屬於侵襲性或已轉移者。
表淺類型的膀胱癌包括第0期及第1期。治療上,單獨由膀胱鏡切除腫瘤是不夠的,再發率高達75% -80%,而且有10%-15 %會進展成侵犯型。因此借助膀胱內藥物灌洗。膀胱內藥物灌注有抗癌的化學藥物及卡介苗。對惡性程度及期數低者,繼續施予連續6週化學藥物灌洗即可。對惡性程度高、期數高者或原位癌的病患,則以卡介苗灌洗被證實最有效。連續6週的卡介苗灌洗,之後再給予維持性的卡介苗灌洗。但卡介苗局部副作用大,一些人無法容忍。灌注的副作用最常見為膀胱刺激的症狀。表淺類型的膀胱癌在做治療後須定期做追蹤檢查。病人的預後與期數及組織的分化有關 。
侵襲性或轉移性的膀胱癌包括肌肉侵犯性的膀胱癌為第二期;侵犯至膀胱的周圍組織、攝護腺為第三期;侵犯至骨盆壁、腹壁、附近淋巴腺轉移及遠處器官轉移為第四期。
侵襲性的膀胱癌可外科治療。根除性的膀胱切除,為目前最標準的治療方式。開刀時須將膀胱,附近的器官及骨盆腔淋巴腺切除,而後再做尿路分流手術,讓尿液改道。也可取一段腸子,做為人工膀胱來貯存尿液。選擇性的病人(高危險再發者),可再行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性的化學治療。也可以再合併放射線治療。
侵襲性的膀胱癌也可接受放射線治療或合併放射及化學治療將膀胱保留。
轉移型膀胱癌可做消極性化學治療,尤其Gemcitabine與cisplatin合併的化學治療最有療效,效果佳。
但膀胱癌的病人多數為老人家。尤其80歲以上者常常有嚴重的內科疾病、身體的功能退化及行動不便等。有些病人腎功能又異常。因此這些病人尤其做化學治療也是極為困難。
在復健方面: 病患接受膀胱內卡介苗或化學藥物灌注者,要清洗會陰部及增加水份的攝取。接受根除式膀胱切除及重建新膀胱之病患,應學習如何操作尿袋子,如何維護人工造口及照護周邊的皮膚。每天必須多攝取水份。穿著的衣物應較寬鬆。接受射線治療及合併合併放射及化學治療將膀胱保留者,應對照射部位做皮膚照護,並小心放射治療可能對腸道造成的傷害,包括便血及腸阻塞等。接受化學治療者,要注意治療造成的毒性,包括血球的下降、腎機能的變差及手腳麻等副作用。

末期胰臟癌的飲食原則?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question/drh_show.jsp?id=186


末期胰臟癌的飲食原則?


自從父親罹患了末期胰臟癌,親朋好友就不斷地提出意見,什麼食物能吃、什麼食物不能吃,甚至於對同樣食物大家也有不同的意見,我到底該聽誰的才對呢?

台北馬偕醫院 腸胃肝膽科 張文熊主任
解答:
在癌症病患間常聽到的論調是家屬堅持病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其實這些都是完全沒有任何科學證據的。目前美國癌症醫學會對於一般人的飲食建議只有下列幾點:一、避免肥胖。二、減少脂肪的攝取。三、攝取多種蔬菜水果及高纖維食物。絕對沒有如民間所流傳的什麼鴨肉不能吃、牛肉不能吃、只能生吃蔬菜.......。如果病患的家屬希望單單只藉著食物就能控制癌症,就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也不切實際的,不僅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地卻剝奪了病患吃東西的樂趣。
常見的情形是癌症病患已經到了末期,胃口很差,不想吃東西,甚至已經昏迷了,這時候家屬卻希望醫生能用什麼方法讓病患能吃,要不要硬插鼻胃管來灌食,要不要打營養針,要不要做一個胃造廔口來強迫餵食。吾人經常會問這些自以為是的家屬說,在這之前的幾個月,你究竟是如何對待病人的,當病人還能吃東西時,你硬是堅持只能吃什麼、什麼不能吃,剝奪他進食的樂趣,等到病人已經到了末期、根本就不想吃東西時,這時候你才來緊張,才來求醫生去做一些傷害病人的事,這不是倒因為果、荒謬至極嗎?
還有一件特別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許多家屬自以為聰明,認為癌症病患應該要吃的很清淡,因此耐心地熬了一鍋粥,但裏面不加鹽;精心煮了一尾鱸魚,但裏面不加任何調味料,然後希望病人能胃口大開地吃下這些食物。碰到這種場面,我通常都會請這位家屬自己先嚐嚐看所做的食物好不好吃,等他、她露出難以下嚥的表情時,才告訴他們「如果你都覺得沒味道、很難吃,那麼一位生重病的人又怎麼會覺得很好吃呢?」,清淡的飲食只適用在腎臟病或心臟病的患者,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如此,更何況有許多癌症病患到了末期,連味覺都改變、退化了,感受不到平常的味道,自然胃口不好,更不用說是沒有添加任何調味的食物了。在此要奉勸癌症病患的家屬,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看事情,不要光只有糊塗熱心。

癌症治療時,這樣吃就對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603


癌症治療時,這樣吃就對了!


誰說癌症病人只能吃索然無味的水煮青菜?
吃得好、吃得開心,才能戰勝癌魔。

文.林貞岑


有著名模般的亮眼外型和甜美自信的笑容,30出頭,從事服務業的佳靜,日前才剛結束為期半年多的癌症治療。
熱愛美食又挑嘴的她,診斷出癌症後改吃素及生機飲食,剛開始由於吃不慣,母親好心準備的菜餚又沒有味道,食欲很差,經常靠白稀飯配鹽巴勉強度日,曾經身體虛弱到無法繼續療程。
化療需要體力及營養,直到醫院工作的親戚帶來「甜甜的,很好喝」的醫院專用濃縮營養配方,才讓她逐漸恢復體力,並順利完成治療。
癌症病人的營養狀況攸關治療結果。研究已證實,營養狀況愈好,癌症治療副作用及感染率降低,愈能達到治癒效果。且免疫力增加,身體也可迅速復原。
治療癌症的要素之一是維持體重。對抗癌症需要體力,營養補給充足,才能修補重建在抗癌過程中受重創的細胞組織。
23歲罹患淋巴癌並成功戰勝癌症,《大鼻抗癌日記》作者趙祺祥在化療期間強迫自己努力加餐飯,「報紙看一字嘴巴咬一下」,體重不減反增,復原狀況也比一般人來得好。
很多癌症病人不是病死,卻是「餓死」或「嚇死」的,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說。
研究發現,約有四成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疾病本身,而是營養不良。早期的營養支持,不但可以提高放射線療法完成率、減少住院天數(從13.5天減少到3.2天),每一病人平均可省下3708美元,刊登在《臨床癌症學》期刊的研究顯示。

尤其不少人罹癌後改吃素食或生機飲食,「這是錯誤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黃孟娟搖搖頭說。
癌症治療前,最需提升個人營養狀況,除非已經吃素或生機飲食多年,可以達到營養均衡目標,否則這種缺乏蛋奶魚肉蛋的飲食方式,很容易因蛋白質攝取不足,造成體重減輕或體力變差。
「身體狀況不好,開刀動手術會比較危險,」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謝瑞坤醫師,不建議病人在治療前就改吃素食,他認為吃素要吃到營養足夠,需要一段時間調整,「沒人指導一定會出問題,」他說。
對抗癌症,不同階段各有因應的飲食對策,只要選對時間,就可以吃得開心又健康。
選對時間,癌症病人也可大快朵頤
˙準備期:從診斷到化、放療及手術前
飲食對策:補足熱量及蛋白質。飲食以蛋白質及五榖根莖類為主,若有餘力可補充蔬果。
手術或化學治療會造成身體組織嚴重耗損,因此需要足夠蛋白質參與修復重建工程。
如何得知個人營養狀況是否足夠?首先,算算你是否屬於標準體重。如果體重超過或剛好,則維持一般均衡飲食就好,不需額外補充熱量。
如果體重過輕,最好努力加餐飯,多從魚肉豆蛋奶類中補充蛋白質。
譬如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魚肉豆蛋每日4份改成5份(第二、三、四手指合併就是一份的尺寸),每日一杯奶類增加到兩杯(1杯=240cc)。

體重嚴重不足者,可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濃縮營養配方。
至於各色新鮮蔬果,纖維多、熱量少、易有飽足感,因此在增加體重時只能當成配角,最好以蛋白質和五榖根莖類為主。
也有人一天猛灌五、六瓶雞精來維持治療前後的體力,營養師黃孟娟提醒:「雞精可以輔助,但不能取代正常飲食。」
雞精是低油脂、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水解蛋白,好處是容易消化,如果病人胃口不佳可以適當補充。但雞精蛋白質含量不高,仍須配合正常飲食,才能補足身體所需熱量。
˙治療期:手術後及化、放療期間
飲食對策:維持體重,補足熱量蛋白質。飲食較無禁忌,只要喜歡吃的,能吃盡量吃。
化學治療會引起食慾減低、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嚴重影響病人營養攝取狀況。
吃得好不僅可以提升免疫力,也可減少化療期間的痛苦不適。
無論中西醫師或營養師,都贊同病人在此時毋須節制口欲,可以稍稍放縱一下,吃自己喜歡吃或想吃的東西,無論是冰淇淋、奶昔、甜甜圈或豆花,「偶爾要吃麻辣鍋也可以啦,」謝瑞坤醫師鼓勵病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且可多嚐試各種口味的食物來增加食欲。
罹患乳癌第三期的江小姐,化療期間嚴守「補充蛋白質,體力最重要」準則,除了適量攝取魚肉外,每天早晨一杯蛋白素(高蛋白奶粉)加豆漿,另外還搭配優酪乳和芝麻糊。

整個療程做完,她體重增加,除了骨頭會痠痛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不舒服,」她說,最開心的是,新長出的頭髮烏黑細緻、充滿光澤,而且竟還帶點捲度,比以前還漂亮。
對於食欲不佳、沒胃口的人,可以從點心去增加熱量攝取。
體積小但熱量高的點心類,如奶昔、布丁(淋焦糖、楓糖)、冰淇淋(可加牛奶)、豆漿+五榖芝麻粉、五榖桂圓粥、芋頭西米露、豆花灑紅豆、花生粉、木瓜或香蕉牛奶(加糖)、餛飩湯加蛋、濃湯、餡餅、蒸餃等,都是很好的熱量補充來源。
「不用特別買什麼補充品,從點心來變花樣就好,」輔大營養系教授曾明淑,特別為罹癌的父親設計一日六餐──三餐加三頓點心,每次點心維持在200~300卡(一杯240cc牛奶=150卡),點心是父親愛吃的蚵仔麵線或小籠包加豆漿,老人家吃得開心,又可以輕鬆補足熱量。
此外,可在家裡準備一些病人愛吃的小點心或食物,如餅乾、麵包等,讓他們在感覺不舒服時可以吃點緩解焦慮、補充熱量。
化療會讓人味覺變苦,病人會較喜愛吃重口味食物,烹調時可加重酸和甜的比例,有助增加食欲。
酸甜的開胃小菜或湯汁、加糖的冰檸檬水;烹調時肉類先用水果或洋蔥、薑、蒜等調味料醃漬入味,或加入一起烹煮,如番茄牛肉、百香木瓜、梅汁排骨等,都可以讓病人多吃幾口。

也可利用紅酒醋、黑醋、香椿醬、味噌等調成酸甜或鹹的醬汁,增加菜餚風味,乳癌防治基金會營養保健講師柳秀乖在《癌症飲食全書》(原水文化出版)中提到。
化療造成黏膜受傷,腹部會有灼熱感時,最好避免高油高脂及茶和咖啡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低渣的嫩葉、瓜類或是軟爛的水果泥、蔬菜泥或山藥等不需消化就可吸收的食物最合適。
至於生機飲食,專家認為並不適合化療時期。一則是化療時期病人抵抗力低,生食蔬果很容易造成感染,「最好選擇可以剝皮的水果,而且要經常洗手,」和信醫院藥劑部藥師姜紹卿提到。
二則是要確認蛋白質及總熱量來源是否足夠,「如果黃豆攝取夠量且確定營養均衡,吃生機當然沒問題,」黃孟娟建議,可以找營養師幫你看看,如何補足這段期間的營養素。
至於手術後需不需要大補特補?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認為,大補不宜,維持清淡營養就好,水煮肉類、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且魚湯、雞湯最好連魚肉、雞肉一起吃,可以補充蛋白質。
至於是否該補充高蛋白飲品因人而異,最好先讓營養師算算是否足夠,如果營養均衡,一天補充一杯高蛋白飲品就夠了,黃孟娟營養師說。
特別提醒,在癌症治療期間,最好不要使用高劑量的維他命、抗氧化劑補充品及保健食品等。

研究發現補充品過量可能會增加癌症的復發率,且是否會影響藥物效果仍屬未知,因此手術及化療期間最好避免。
有人以為多吞幾顆維生素、礦物質等保健食品就可以補足熱量,輔大營養系教授曾明淑看過不少病人用「白稀飯配維他命」,她憂心地說,維生素、礦物質沒有熱量,營養不夠,「就像蓋房子缺乏水泥,外頭吊了一堆裝飾品有什麼用,」她提到真正的熱量來源是脂肪、蛋白質和醣類三大營養素,一定要鼓勵病人飲食多樣化,吃得足夠才會有體力。
若擔心營養不夠均衡,一天補充一粒綜合維生素即可,且最好在衛生署每日建議量(RDA)之內較安全。
˙恢復保養期:治療結束後
飲食對策:防癌、養生飲食為主,最好養成習慣,持之以恆。這時期可適當選用維他命等保健食品,較安全。
癌症治療結束之後,真正的養生健康飲食計劃才要開始。
「尤其飲食種類一定要多樣化,可以計劃在一週之內攝取各色食物,如紅、黃、綠、褐、白、紫、黑,才能完整提供身體足夠營養素,」從事癌症治療三十多年,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歸納心得說。
●每日至少五種蔬果:以衛生署建議的一日男生7份、女生5份蔬果建議量為主。也可參照美國癌症協會推薦的抗癌五色蔬果,充分攝取各類營養素。

●選擇全榖類,而非精緻榖類和糖。
●油類以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為主,減少動物油脂攝取。
●肉類以家禽、瘦肉、深海魚等白肉為主,魚類可去掉皮、肚及頭部等脂肪多的部份,可減少環境污染物。或可多攝取豆類取代肉類蛋白質
●女性脂肪量一天限制在50克(約3大匙油)以下。曾針對台灣乳癌病人進行研究分析,美國史丹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明瑱發現,多數乳癌病人脂肪攝取量過高,而且年紀愈輕,脂肪攝取量與罹病率相關性愈明顯。因此她建議,女性應該限制脂肪攝取量。
●主食中可多增加豆類攝取,如豌豆、紅豆或綠豆。
趙大鼻的抗癌飲食法
曾以幽默漫畫方式出版《大鼻抗癌日記》,激勵許多人的七年級生趙祺祥,結束治療後重返工作崗位一年餘,他受邀採訪時興奮地說,現在體力比生病前還更好,以前愛吃肉,沒錢時用鹽酥雞隨便打發一餐,當時皮膚狀況很差,整天覺得昏昏沉沉。
現在他新鮮蔬果吃得多,能量體力變好了,不用吃維他命也覺得活力充沛。
笑稱自己治療期間做了不少營養學的功課,他首次公開分享個人的「大鼻抗癌食療」:
●每天一定維持5種以上蔬菜水果。早餐先以豐富蔬果打底。

●烹調方式儘量以燙、蒸為主。
●主食改為五穀米,早晨為地瓜稀飯。
中午帶媽媽的愛心便當,以菜為主,搭配一點肉。
●新鮮蔬菜條當零嘴。在冰箱準備芹菜條、小黃瓜條、紅蘿蔔條,餓了啃上一根,維生素纖維質都補充到了。
「不需要把自己弄得跟坐牢一樣,這樣吃太累了,」開朗樂觀的大鼻說,偶爾他會跟朋友去打打牙祭,只要知道健康飲食的原理,了解自己喜歡吃什麼,然後把它變成生活習慣的一部份,自然可以持之以恆。
標準體重怎麼算?
以下兩種方式擇一即可
方式一:BMI
體重÷身高(公尺平方)=22為理想值(最好維持20~22)
若<18.5為營養不良
方式二:理想體重算法
理想體重(女):(身高公分-70)×0.6
理想體重(男):(身高公分-80)×0.7
(目前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若結果比理想體重少20%,表示體重過輕,化學治療過程容易停頓中斷。
營養諮詢,幫你解決飲食難題
罹患癌症後不知道該怎麼吃?把問題交給營養師吧!
從治療前、中到恢復期,營養師會依照個人的體質狀況,算出實際營養需求狀況,並給予完整的營養支持照顧。

該不該吃營養補充品、怎樣吃、食慾不振該怎麼辦等,營養師都有各式各樣的「撇步」,幫助癌症病人順利度過難關。
研究發現,約4~8成癌症病人會出現營養不良狀況,早期且積極的營養支持,約有5~8成的人可以避免體重減輕。
但目前健保並沒有給付營養諮詢部份,必須額外付費預約(每次約250元),很多醫院甚至沒有相關的癌症營養諮詢。
「營養師可以從預防角度來做,在病人沒有症狀前先把身體補好,」參與相關癌症研究計劃兩年多,輔大營養系教授曾明淑發現,癌症病人的營養問題多,但不懂得運用營養諮詢,因此她建議病人在預約營養諮詢前,最好把問題寫在小紙條上,「從沒答案問到有答案」;而且要把家裡負責煮飯的人帶來一起聽,才能真正照顧到病人的營養狀況。
抗癌五色蔬果,輕鬆攝取均衡營養素
.深綠:包起來的菜種,如包心菜、萵苣、青花菜、高麗菜、白花菜
.紫色:藍莓、葡萄、棗乾、李子、茄子
.紅:西瓜、櫻桃、草莓、葡萄柚、紅椒、番茄
.橘或黃:胡蘿蔔、番薯、南瓜、橘子、桃子、鳳梨、香蕉
(資料來源:美國癌症協會)

運動真的能防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546


運動真的能防癌?


主流預防醫學大力提倡運動的重要性,
但「籃球教父」錢一飛、「撐竿跳之父」許振芳先後傳出罹癌。
運動真的能防癌嗎?

文.王梅


下午7點,大批趕著下班的車輛、人潮展開衝鋒對決。
健身房裡,也是撼聲擂動。
「赫!赫!」教練對著學員高聲嚷道:「先給他一記右勾拳,再伸長左腿來一個後空踢!」
才不過十來分鐘,學員個個氣喘如牛,汗如雨下。
運動已被視為主流預防醫學重要的一環。運動生理專家起碼可以列舉出十種理由,告訴你運動的種種好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預防骨骼鈣質退化、防癌……。
繫上防癌安全帶
當各種癌症病例多如牛毛,衛生署統計,從1982年以後,癌症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台灣每年有高達6萬3千人以上被診斷罹患癌症,平均每8分15秒新增一名癌症病患,病患與家屬都飽受煎熬折磨。
癌症是經過長期累積潛伏形成的慢性病,發生的因素很多,但醫學上最直接的說法就是「細胞基因突變」。
前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李豐曾以「癌症病友」的身份為文指出,「會把身體裡的細胞折磨成癌細胞,往往是經年累月用錯誤觀念行事的結果。
預防勝於治療,降低罹病風險,早已不容爭辯。翻閱各種醫學文獻報告,幾乎在所有醫療專家列舉的防癌注意事項中,都一定有這麼一條:做適度規律的運動。

專家指出,運動雖不保證一定不會生病,但起碼可以降低罹癌風險。就像坐車綁安全帶,雖不保證不會出車禍,但至少減低了受傷的危險性。
根據1989、1993、1994年美國醫界先後發表的三份文獻,提出一個相同的論點:適當單次的運動可以增強「自然殺手」(Natural Killer)細胞的活性,這些吞噬性的淋巴細胞可增進血液中的抗體,擔任防衛身體的第一道防線,進行捕捉、抑制、解除或轉移腫瘤細胞的能力。
2004年,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與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合作了一項有趣的實驗,讓一群和人類同樣具有樹突細胞的白老鼠規律地跑步,證實有氧耐力型運動的確可以刺激這群白老鼠體內的樹突細胞更活化。
樹突細胞是人體抗癌最具關鍵性的角色,可說是支援淋巴細胞與殺手細胞幕後的「主腦」。
另外,這項研究也曾針對國內十名自由車選手進行血液抽樣分析,發現他們體內淋巴細胞所分泌的干擾素與抗腫瘤壞死因子,是一般正常人的3~11倍。研究結果並發表在《國際運動醫學期刊》。
從這些陸續發表的醫學報告歸納出一個較明確的結論,運動尤其對乳癌、結腸癌、肺癌具有預防作用。
醫學上提出的解釋,主要是乳癌與女性荷爾蒙濃度、脂肪率過高有關,運動可以降低脂肪率與荷爾蒙濃度,因而降低乳癌風險。

密西根大學醫學人員設計了一組職業風險評估機制,獲得一個結論:長期採取坐姿工作的人,由於腸胃缺乏蠕動,腸內容易孳生細菌和毒素,甚至造成堵塞,得到結腸癌的機率較高。而身體活動量大的人,機率相對較小。
至於預防肺癌,運動時吸入大量的氧氣進入呼吸系統,充分提高並強化肺部細胞的運作功能。
為了樂趣?還是受苦?
如果運動可以防癌,為何還有諸多例子顯示,運動選手仍逃不過癌症的侵蝕?
加拿大的路跑選手泰瑞法克斯,罹患骨癌被迫切除右腿,滿20歲生日後不久,因為癌細胞移轉至肺部過世。
1970年,在醫生束手無策的情況下,芝加哥小熊隊的足球明星布萊恩‧畢克羅死於睪丸癌,享年只有26歲。
贏得「環法賽」冠軍的國際知名自由車選手藍斯‧阿姆斯壯,在事業日正當中的階段被醫生宣告罹患睪丸癌。
台灣也不乏運動選手罹患癌症的例子。「撐竿跳高之父」許振芳與「籃球教父」錢一飛,都飽受與癌症長期纏鬥之苦。
關於這點,曾獲「世界最佳運動員」殊榮、亞洲「飛躍羚羊」稱號的紀政感觸最深,她曾公開表示:「癌症是運動選手的天敵之一。」
阿姆斯壯在他癒後出版的自傳《重返豔陽下》(It"s Not About the Bike —My Journey Back to Life )描述:

身為一個自由車選手,你必須緊踏踏板,以每小時20~40英里的速度,時復一時、日復一日地橫越各大洲。選手們每天消耗6000卡路里及10~12公升的水,為了補充養分及水分,在比賽進行中,必須邊騎邊喝下大量的水,同時狼吞虎嚥地吃下糖果甜食。在車隊高速行進中,你必須全神貫注,奮力向前衝,絕不能停下來,連上洗手間、穿雨衣的時間都沒有。當你踩著自行車奮力攀爬的時候,一分鐘就如同一個月漫長,彷彿讓人覺得那是人世間最漫長的競賽。
曾有人問起這位金牌選手:「長時間騎車到底帶給你什麼樂趣?」阿姆斯壯不假思索回說道:「樂趣?我騎車不是為了樂趣,而是為了受苦。」
運動員的天敵
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所長江界山依據運動生理醫學解釋,像藍斯‧阿姆斯壯這種職業選手根本已不能算是「運動」,而是讓身體長期忍受極度的高壓力,每天騎自行車反覆摩擦刺激同樣的部位,再加上體溫經常維持在高溫,身體過度操練的結果,如果沒有足夠的修復,這種壓力足以讓人生病。
年輕時曾是田徑、網球國手的江界山斬釘截鐵地表示:「普遍來說,運動選手的健康其實是比一般人還脆弱,因為幾乎都是過度操練,對身體的傷害相當大。」

他舉例,很多馬拉松選手比賽完之後,容易得到上呼吸道感染,這是經由醫學證實的研究。馬拉松選手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導致身體過度疲勞,免疫功能立刻下降。
那麼,到底該「動」多少?又該如何選擇運動項目?
假使一個人每天都是超時工作,例如一天工作12小時,但一週運動2~3個小時,從比例來看,「修復」的時間趕不上「破壞」的時間,這樣算是有效的運動嗎?
江界山所長明白指出,沒有哪一種運動是最好的,而是該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要怎麼動,完全因人而異。
避免運動變成爆胎
江界山開了一帖基本運動處方:強度不需太高,做完之後感到愉快,不會造成任何身心方面的壓力,並且可以保持經常性的、規律的、有恆心的、終身的運動習慣,每週3~5次,每次30分鐘~2個小時左右。他強調,「這種運動方式最能提升免疫功能,提升個人生命品質。」
運動必須投入、專注,但不是搏命。
文化大學體育系教授彭淑美建議,一定要慎選運動的內容。基本上,競賽型屬高強度運動,動作忽快忽慢,具有刺激性,同樣會造成緊張和壓力;有氧運動具有規律性和節奏性,可使用身體各部位的肌肉,算是中強度運動,但每個人要視本身條件量力而為,不適合過度的伸拉,以免變成危險動作。

長期從事體適能有氧運動教學的彭淑美提醒,當身體負荷已經很沈重,感到疲倦的時候,應該做的是伸展性、放鬆性、舒緩性的運動,譬如游泳、健走、靜坐等等,而不是去打籃球。這就猶如已經被榨乾了,還去加速消耗摧毀,反而會「爆胎」。有些人會突然休克暴斃,很可能就是因為過度運動。
凡事「過」與「不及」,都討不到任何好處。運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