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保健錦囊》急性期治療常用清利濕熱、疏風清熱方

《保健錦囊》急性期治療常用清利濕熱、疏風清熱方

台灣新生報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強調標本同治。中醫師陳京慶表示,「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本身以及可能併發的其他過敏性症狀,而「本」就是要避免過敏原,及因病人本身的體質因素造成過敏發作。中醫治療重點在判斷病人體質來用藥,以強化免疫系統改善症狀,同時也有可以改善過敏及搔癢症狀的外用藥。
陳京慶醫師表示,通常西醫的治療是以口服抗過敏藥,搭配外用消炎止癢藥,篩檢可能造成過敏的原因,並隔絕與過敏原的接觸。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主因是稟賦不足,造成容易內生濕熱,或是易感外邪,使邪氣鬱於肌膚而發病,也會反覆發作使脾虛血燥,肌膚失養;簡單的解釋就是體質因素造成身病,或者被外界因素影響發病,反覆的發病會讓皮膚受損,與現代醫學的見解也不謀而合。

陳醫師表示,中醫治療此症,針對急性期症狀嚴重時;在這個階通常病人是屬於「濕熱」或「風熱」性的體質,濕熱型的皮膚會有較嚴重的丘疹和滲液表現,而風熱型的皮膚也會起紅疹,但是較乾燥而且搔癢嚴重,在這個時期常用的方劑有清利濕熱的龍膽瀉肝湯,及疏風清熱的消風散。再依病人體質隨證加減白癬皮、地膚子、牛蒡子、蟬衣等,也可配合外用藥治療。

當異位性皮膚炎進入緩解期時,陳京慶表示,可能症狀不明顯,這時的重點是改善病人本身的免疫力。可配上養血潤燥、健脾養肺的藥物,如當歸飲子和補中益氣湯是常用方劑。通常慢性期可見症狀持續存在但是不嚴重,這種狀況下,體質會比較複雜而且不易有立即反應,須要長時間的調理才會有效果。

日常保健部分,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日常生活的保養,與適當的服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飲食要避免造成過敏的食物,如蝦、蟹等;對皮膚的保養也需要多費心,過於乾燥膚質的人可以抹潤膚乳液,保持生活環境空氣通風及清潔,不要接觸太熱或太冷的水等,並且保持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讓身體健康自然,可以遠離過敏,也降低發作的機率。
台灣新生報

《健康之鑰》中醫調治妥瑞氏症 可擺脫精神藥物控制

《健康之鑰》中醫調治妥瑞氏症 可擺脫精神藥物控制


台灣新生報 
有些症狀表現活像中邪的妥瑞氏症患者,對西醫來說不好治,不過,台北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寶華表示,傳統中醫能全方位治療妥瑞氏症及相關併發症,甚至是西醫認為棘手的病例,轉由中醫也能有效治療,患者不但能脫離精神科藥物的控制,日後停止服用中藥後復發者少,且復發症狀較輕微。
林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中醫可治療妥瑞氏症,發病年齡愈小,治療效果愈好,除治療患者的動作型抽動、聲語型抽動外,也必須治療情緒精神認知障礙,例如幻覺、撞頭、咬舌、砸物、傷人等,其他諸如頭痛、鼻炎、口瘡、血銅離子偏高、睡夢遊、尿床等問題也應一併治療。

林寶華醫師強調,值得注意的是,當病童初次發作時,家長往往因孩子的症狀有如「中邪」般,就急忙帶小孩去給人家收驚、道士做法,結果反而看不出效果,比較理性的家長會根據孩子的症狀去找西醫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治療,但治療後的效果並不好,西醫也認為這種疾病不容易痊癒,所以對中醫療法抱持懷疑的態度。

接受西藥治療的妥瑞氏症患者,常容易復發症狀和更換症狀,以致於短期服用西藥後症狀出現減少或消失,但這些往往都只是假象而已,還有不少患者因短期服用西藥後症狀逐漸減少,就誤以為病情已減輕,結果自行停藥或不吃藥,結果反而造成後續症狀加劇,甚至發作更厲害!由此可知臨床治療上到底是緩解或痊癒,其實都有待長期追蹤與證實。

林寶華又指出,治療各種疾病皆需要診察不同病因、症狀後才能開立處方,中醫也常在治療後依病人的症狀變化再改變處方內容,以達最好的療效,治療妥瑞氏症也是如此,因為患者的症狀多樣化,以致每個患者的症狀發展都不一樣,控制藥物也不相同。

由於西醫認為這種疾病是難治之症,中醫療法也不是都能夠在短期內就快速見效,所以患者及其親人應有耐心地接受治療,切勿以為有所謂的特效藥方,甚至迷信偏方而亂吃藥,最後往往只會延誤到治療時機或導致病情加重。

妥瑞氏症患者的症狀多樣化,臨床上可從七種證候著手治療。台北縣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寶華表示,臨床上治妥瑞氏症可從肝陽上亢、腎陰虛虧、肝風內動、氣虛血瘀、氣滯血瘀、痰濕壅盛、氣虛痰結等類型醫治,但治療時因使用療效較高的水煎藥,所以用藥必須避免使用到含重金屬的中藥材。

林醫師指出,妥瑞症屬於腦部中樞神經疾病之一,而重金屬中毒會引發腦部中樞神經疾病,因此更應避免使用到含有重金屬的中藥,例如杜仲、肉桂、桂枝、桂皮、白芨、枇杷葉、五加皮等七種中藥材含有微量重金屬就不宜。

治療上,屬肝陽上亢者常有狂躁煩心、口燥咽乾、流鼻血、痤瘡、手足心熱、潮熱多汗、喜涼惡熱、急躁易怒等症狀,且舌質紅、脈象脈浮或浮弦有力,治宜清熱解毒,可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屬腎陰虛虧者常有腰膝痿軟、腳軟無力、小便頻數或睡遺尿、自汗盜汗、頭暈身熱,脈象尺脈虛大或兩尺脈旺,治宜滋陰清熱,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屬肝風內動者常有「不自主動作」兼聲語症、幻覺、自傷、傷人等症狀,治宜重鎮熄風,可用建瓴湯加減。

林寶華醫師進一步指出,屬氣虛血瘀者常有「不自主動作」但臉色恍白、畏寒、喜溫者,或併有鎖骨下盜血綜合徵、毛毛樣腦病(MoyaMoyaDisease)、肌萎縮症等症狀,治宜益氣活血,適合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屬氣滯血瘀者常有自傷、頸椎滑脫裂傷、手腳肌肉麻木等症狀,治宜活血化瘀,適合用乳沒四物湯加減。

屬痰濕壅盛者常有清喉音、咽喉中有異物感等症狀,治宜燥濕化痰,適合用溫膽湯加減;屬氣虛痰結者常有七情鬱氣、體內有濕氣、失志憂鬱、心神躁擾不寧,且有時歡喜有時悲傷欲哭,也就是中醫所稱失志癲狂病,類似西醫的腦部認知功能障礙、精神官能症,治宜補脾益氣散痰結,可用半夏厚朴湯、甘麥大棗湯加減。
台灣新生報

保健錦囊》異位性皮膚炎主誘因是過敏 發病期難測


保健錦囊》異位性皮膚炎主誘因是過敏 發病期難測

台灣新生報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一種過敏性的濕疹。中醫師陳京慶表示,主要症狀表現是皮膚反覆發癢、敏感以及濕疹狀的皮膚炎。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來說,每個人心理一定都會有「這個病到底會不會好?」的疑問。由於患者多半屬於過敏體質。因此當誘發過敏的因素存在時,就容易復發,反覆發作。因此關鍵仍在是否有效改善、遠離過敏因子的環境。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多半也可能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氣喘等,其中一種或合併多種的過敏性疾病,所以此症的根本,在於病人本身所具有的過敏性體質。當誘發過敏的因素不存在時,或者病人免疫系統比較正常時這個病就好像消失一樣,但只要過敏誘因再度存在時,這個病又會發作;而人體的皮膚一方面是直接的接觸外界環境,難加以隔絕保護,所以復發率非常高。

陳醫師表示,嬰兒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多半在6個月以內發病,發病部位以面頰為主,也常會延伸到頭皮和四肢或軀幹,會造成搔癢及難入睡等問題,病程從數個月到2年都有可能。幼兒期多數發作在5歲以前,部位變成手肘、膝蓋或小腿等四肢部位,一樣會造成發癢及濕疹狀皮膚病,加上幼童難以控制搔抓慾望,易造成皮膚更嚴重的發炎和損傷。

而成年人的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範圍更廣,從四肢到頸部、眼皮、頭部等都有可能,但是以四肢和軀幹的彎曲處,如腋窩、手肘、胯下、膝窩等處最為常見。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痊癒和發病難以預測,所以嬰兒、幼兒、成人期都有可能第一次發作。
台灣新生報

健康之鑰》早洩首因腎氣不足 調理須慎慾保精

健康之鑰》早洩首因腎氣不足 調理須慎慾保精

台灣新生報 
早洩為常見的男人性功能障礙疾病,中醫師林曾翠霞表示,早洩為中西醫的通用病名,西醫又稱為射精過早症,中醫又稱「雞精」,跟人體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
林曾翠霞醫師指出,早洩的發生重點多在於腎,但若其他臟腑發生病變,功能出現異常或虛損,最終也可能會累及於腎,導致腎氣不足,功能失常,進而發生早洩。中醫認為,治療早洩應慎用壯陽藥,以前的養生專家也主張慎慾以保精。在臨床上,常見許多男性患者長期大量服用溫腎壯陽藥,結果導致慾火內動,耗傷陰液,最後就出現陽虛之症。

其實陰陽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陰損到某個程度必累及到陽,陽損到某個程度必累及到陰。所以陰精過耗,必導致陽氣不足,當早洩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以陽虛為主的病機。陰虛者多為青年或中年人,往往有性慾亢進情形,陽虛者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對性慾多半冷漠。

林曾翠霞表示,積極接受治療方可身心皆安,傳統中醫以辨證治療為原則,以「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為綱,臨床上,早期患者多為實證,晚期則以虛證居多。

她指出,早期早洩患者多屬實證,多用瀉法,以清利為主;針對溼熱型患者應中病即止,不可過劑,以防苦燥太過而傷到正氣。若這類患者日久不癒或用藥過於苦燥,往往會損陰、傷津,進而造成陰虛內熱,最後出現陰虛陽亢之證。

針對陰虛火旺型患者,不可過度使用溫熱的藥品,以防加重病情,應注意滋陰,同時顧及清虛火。若陰虛日久,陰損將累及到陽,恐造成陰陽兩虛,此時應陰陽雙補。長期早洩、久病體虛且年老體衰的患者,多半以虛證居多,治療時當以補虛固精為主。

肝經溼熱型患者常有性慾亢進情形,但性交即洩,且頭暈目眩、口苦咽乾、小便黃赤、心煩易怒、陰囊溼癢、舌紅苔黃膩,多見於發病早期,治宜清瀉肝經溼熱,常用處方為龍膽瀉肝湯清瀉肝膽實火,瀉肝經溼熱時可用龍膽草、黃芩、黃蓮、梔子;清利下焦溼熱時可用澤瀉、木通、黃柏、車前子;疏肝理氣解鬱可用柴胡、鬱金;若搭配養血益陰以和肝的生地黃、當歸、枸杞子,能防苦燥傷陰。

林曾翠霞醫師強調,陰虛陽亢型患者常有虛煩失眠、易舉、早洩滑遺、潮熱盜汗、舌紅苔少等症狀,治宜滋陰潛陽,常用處方為知柏地黃丸。滋陰補腎可用生地黃、山茱萸、山藥;清降虛火可用知母、黃柏、澤瀉、牡丹皮;益腎固精可用沙苑子;滋陰潛陽澀精可用金櫻子、龍骨、牡蠣。

腎氣不固型患者常有性慾減退、早洩遺精、腰膝痠軟、夜尿多、舌淡苔白等症狀,治宜益腎固精,常用處方為金匱腎氣丸。滋陰補腎可用生地黃、山茱萸、山藥、丹皮;溫腎助陽可用肉桂、炮附子;益腎澀精可用金櫻子、桑螵蛸、五味子、益智仁。

心脾虛損型患者常有早洩、肢體倦怠、面色無光彩、心悸氣短、形體消瘦、健忘多夢、舌淡苔白等症狀,治宜補益心脾,常用處方為歸脾湯加減。補益心脾可用黨參、白朮、黃耆;益腎固精可用金櫻子、五味子、龍骨、牡蠣;健脾安神可用茯苓合遠志、酸棗仁。另外,可視病症給予當歸養血,合黃耆生血補血、養心氣,也可視病情使用木香、沉香以調暢氣機、和脾胃,使補而不滯。
台灣新生報

飲食攸關治療 吃出好體力抗癌才夠力

飲食攸關治療 吃出好體力抗癌才夠力

24DRS 
癌症病患4成以上有營養不良、體重流失問題,營養師表示,癌症患者飲食好壞,攸關治療效果,若是營養不良,可能無法接受進一步的開刀、化療、放療等治療,進而增加治療合併症及感染的可能性,提醒病患要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蔬菜、水果也不能少,有好的飲食,才能保持體力和活力,維持體重,比較能承受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呂淑茵表示,腫瘤病人因為生病或是接受化療、電療等因素,容易胃口不佳,甚至有人有錯誤觀念,認為吃太多會使腫瘤跟著長大,或是竹筍、韭菜、芋頭等不能吃等飲食限制,導致營養不足、體重減輕;其實營養充足對癌症病患很重要,如此才有體力接受後續的治療。

呂淑茵提醒,飲食務必要攝取足夠的熱量,因此五穀根莖類要吃得夠,如果沒有胃口,或是有嘴破問題,可選擇較軟質的食物,或以勾芡等方式使食物較易入口;雖然蔬菜、水果一定要吃,但不可以取代主食,以免熱量攝取不足。另外,由於治療期間抵抗力較差,要避免生食。如要吃燙過的青菜,可以加一些油,增加熱量。

奶類及肉魚豆蛋類可以形成身體的組織結構,調節各種功能、維持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建議減少紅肉,以白肉或植物性蛋白質為主,同時避免油炸、煙燻、烤等烹調方式;此外,也要避免只有清湯類的食物,以免吃不下其他食物。建議在烹調時可以利用豆漿取代開水、清湯,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
24DRS

《保健錦囊》眼機能與肝、腎相關 可用滋養肝腎方調理

《保健錦囊》眼機能與肝、腎相關 可用滋養肝腎方調理


台灣新生報 
眼睛做完手術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眼睛乾澀、酸澀等不適現象。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雷射近視手術後,有些病患會有眼睛乾澀的症狀。有些病患在做完手術,也可能會有夜間眩光以及視力不穩的情形;甚至可能會有所謂「度數回退」現象。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雷射近視手術後,有些病患會有眼睛乾澀的症狀。不過,因為導致眼睛乾澀的原因有很多,跟病患本身的作息與使用眼睛的程度也有密切相關。例如,熬夜或者是長時間地看書、看電腦,都會造成眼睛的乾澀、不舒服。有些病患在做完手術,會有夜間眩光以及視力不穩的情形。通常是因為手術後,導致眼睛、瞳孔在夜間會變得比較大,因此看到光線會暈開。

另外,陳醫師表示,由於近視手術一陣子,病人還會有殘留的度數,而此種情形會有所謂的「度數回退」的現象。通常回退的幅度大約在50到100度左右。在處理這種問題中,通常以滴眼藥水的方式來治療。或建議另配戴適合度數的眼鏡。而中醫調養上,認為眼睛的機能也跟肝、腎有關,針對眼睛乾澀可以針對滋養肝腎調理協助改善。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可用滋養肝腎的藥方來改善。因為中醫認為,眼睛跟肝、腎是有相關的。因為肝開竅於目,五臟六腑之經皆上注於目,因此從肝、腎這兩個臟腑來用藥是有幫助的。

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用藥部分,針對「眼睛乾澀」症狀,可用養肝、腎陰的藥方為主,如洗肝明目散,組成包括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黃芩、梔子、連翹、防風、草決明子、黃連、荊芥、薄荷、羌活、蔓荊子、菊花、桔梗、蒺藜、甘草、石膏。此方對於實熱證的眼疾調養有幫助。

臨床上也能用來治一切風熱,赤腫,疼痛,因此可應用於實熱證眼疾治療,包括也能用來改善發炎症、充血、疼痛等症狀的改善。

另外,醫師指出,若是有眼睛度數退回的現象。可用滋補肝腎的藥方,如明目、養肝類中藥,如養肝丸,可養血明目。可改善肝血不足,眼目昏花,久視無力。組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車前子、防風、楮實子、蕤仁、熟地。再配合明目類的方劑調理。
台灣新生報

《保健錦囊》風沙吹 眼睛澀菊花、枸杞泡茶喝可預防

《保健錦囊》風沙吹 眼睛澀菊花、枸杞泡茶喝可預防

台灣新生報 
部分民眾只要被風沙一吹,眼睛便乾澀好幾天,中醫師曾文俊指出,如果民眾本來就有輕微的乾眼症,平常只要將菊花、枸杞泡茶,頻頻飲用,就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臨床治療上,中醫主要以杞菊地黃丸為代表方,但會視個別狀況加減藥材,或由醫師選擇其他適合個人的方劑。
中醫師曾文俊表示,杞菊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加上菊花、枸杞兩味藥;如果民眾取枸杞、菊花泡茶做為保養,眼睛充血嚴重者,可選清熱效果好的黃菊,其餘以白菊為主。

眼睛紅腫癢若經排除為細菌感染,過敏性結膜炎也可能的病因之一。醫師指出,有些民眾可能合併皮膚與結膜的過敏,而過敏性結膜炎有兩統型態。該病大致分為急性發作型及慢性兩種。急性者,常雙眼突然發病,眼瞼在短期內迅速水腫,結膜充血、水腫,大量漿生分泌物,自覺雙眼燒灼感,癢癢感難以忍受,流淚並可同時伴有喘咳、過敏性鼻炎等。患眼搔癢及灼熱感。瞼結膜充血,黏液性分泌物和血性淚液。少數患者由繼發性上瞼損害而致上瞼下垂。

至於慢性過敏反應性結膜炎,醫師表示,患眼搔癢有刺激症狀;眼瞼潮紅腫脹,周圍皮膚紅腫並常有濕疹和滲液,瞼結膜及穹窿結膜乳頭濾泡增生,下瞼為重,球結膜水腫,有少量漿液或黏液性分泌物,偶有角膜實質損害及虹膜炎。治療以桑菊飲、消風散助抑制過敏症狀,調養期則常以杞菊地黃丸等加減。
台灣新生報

膳食升糖負荷與女性而非男性的冠狀心臟疾病風險有關

膳食升糖負荷與女性而非男性的冠狀心臟疾病風險有關

24DRS 
  【24drs.com】April 14, 2010 — 根據一項於4月12日發表於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義大利大型世代研究結果,高升糖負荷以及從高升糖指數食物獲得的碳水化合物,與女性發生冠狀血管心臟疾病(CHD)有關,而非男性。

Sabina Sieri博士與其來自EPICOR研究的同事們表示,升糖負荷(GL)和升糖指數(GI)與心臟血管疾病的關係已經在一些前瞻性研究中取得不一致的結果,特別是在男性身上。目前這項EPICOR研究針對GI與GL及CHD,在原本收納到歐洲前瞻性癌症與營養研究中,一群大型且同質性低的義大利群眾身上的關係。

這項研究族群包括47,749位自願者(15,171位男性與32,578位女性),這些自願者完成一份飲食問卷,且追蹤平均達7.9年。研究者以多變項Cox比例危險模式估計CHD校正相對風險(RRs)以及95%信賴區間(CIs)。

在後續追蹤確認了463位病患罹患CHD,其中158位是女性,305位是男性。相較於碳水化合物攝取四分位數最低的女性,那些碳水化合物攝取四分位數最高者,發生CHD風險顯著較高(RR為2.00;95% CI為1.16-3.43)。這樣的關係並未在男性身上觀察到(交互作用P值為0.04)。

對女性而言,增加攝取來自高升糖指數(GI)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而非低GI的碳水化合物,顯著地與較高的CHD風險有關(RR為1.68;95% CI為1.02-2.75)。對女性,而非男性,那些糖份攝取量四分位數最高者,相較於最低者,CHD風險顯著較高(RR為2.24;95% CI為1.26-3.98;交互作用P值為0.03)。

研究作者們寫到,在這一個義大利群眾中,高膳食GL與來自高GI食物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會增加女性而非男性的CHD風險。

這項研究的限制包括使用並非設計以估計膳食升糖指數與的升糖負荷問卷、以及根據單一測試的飲食暴露量,該次測試主要詢問過去一年內的飲食習慣。

研究作者們的結論是,我們暫時推測,女性含糖量高的飲食可能透過脂蛋白與葡萄糖代謝在性別上的差異調控其不好的效應,但是仍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來確認男性的高膳食升糖負荷與CVD(心臟血管疾病)沒有這樣的關係。

EPICOR研究接受di San Paolo公司的贊助。義大利EPIC聯盟由Italiana per la Ricerca sul Cancro協會贊助。試驗作者表示沒有相關資金上的往來。
24DRS

《健康之鑰》針灸可救快槍俠

《健康之鑰》針灸可救快槍俠

台灣新生報 
中醫師林曾翠霞表示,針灸也可治早洩,依部位分耳針、體針兩種,耳針可取精宮、神門、內分泌等穴位,體針可取腎俞、氣海、三陰交等穴位。腎俞穴位在第二腰椎下,與肚臍眼平行;氣海穴位在臍下一‧五寸處;三陰交穴位在內踝上除踝三寸處。
她指出,若早洩患者有腎氣虛,加灸中極穴,這個穴位在肚臍下四寸處,可用補法針灸。若患者伴有肝經溼熱,可針刺太衝、太溪、丘墟、膽俞等穴位,丘墟穴位在外踝下微前陷中的地方;膽俞穴位在第十胸椎下,去脊一‧五寸處,可用瀉法針灸。

若伴有陰虛火旺者,加刺太溪、內關、太衝等穴位,太溪穴位在內踝後五分處;內關穴位在手腕橫紋上二寸兩筋間;太衝穴位在大趾與次趾合縫後二寸處,可用平補平瀉法針灸。
台灣新生報

日常生活保健》夜間眩光 按摩眼周穴位改善

日常生活保健》夜間眩光 按摩眼周穴位改善

台灣新生報 
眼睛眩光問題,可配合穴位按摩保健。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眼睛手術後患者若視物,夜間有眩光的症狀。可藉由穴道按壓的調養,可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如攢竹、絲竹空、四白、光明、合谷等穴位,加強眼周圍的氣血循環。
中藥茶飲方保健部分,醫師表示,藥材可準備木賊1錢半、枸杞3錢、菊花2錢。做法為用600C.C的水煮沸後,放溫,即可飲用。方中木賊性平,味甘苦;可改善目赤腫痛,有收斂、消炎止血作用。枸杞為常用中藥,性平,味甘;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能,可改善目昏不明。

而菊花也具明目解毒、疏風清熱作用。三藥共用,此道茶飲有助滋補肝腎、降肝火、明目的功效,可改善眼睛手術後的酸澀不適等症狀。
台灣新生報

別讓A影留存您肝!

別讓A影留存您肝!

台灣新生報 
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之肝炎,A型肝炎病毒十分頑強,能於冷藏環境之下生存很長的時間;當進入人體之後,先潛伏於肝細胞中而且不斷增生,經過二至六周,A型肝炎病毒會開始破壞肝細胞而造成急性肝炎,A型肝炎的潛伏期為15至50天,患者通常因猛爆性肝炎而死亡,如治療得宜,患者可完全復原而無後遺症,同時終生免疫。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衛生署疾管局統計,今年至今台灣地區A型肝炎確定病例計85例以上,台灣曾經是A型肝炎的盛行地區,但因個人衛生習慣及整體衛生環境的改善而減少罹病率;然而,由於旅遊及外食人口逐漸增多,發生A型肝炎大流行的機會隨之劇增。

A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也就是所謂的「糞口傳染」;當吃到或喝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時,沒有抵抗力者就會被感染。

A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於發病前一至二周即可於糞便中檢出大量病毒,感染力最強的時間在潛伏期的後半期,持續到出現黃疸之後幾天;無黃疸現象之病人,則為肝功能指數上升至最高峰時感染力最強,大多數的病患在出現黃疸症狀後一星期即可不具感染力。

衛生局表示,並非所有急性A型肝炎的患者皆有症狀,年幼者感染A型肝炎病毒,症狀最輕,成年人感染則症狀較明顯,40歲以上患者約有2%的機會甚至產生致命的「猛爆性肝炎」。

其餘相關症狀包括發燒、黃疸、全身倦怠、噁心、胃口不佳、深色尿、輕微腹痛等。在急性期,須有適當的休息及均衡飲食,通常會自然痊癒並產生抗體而終生免疫,但若有身體不適症狀,應儘早就醫。

A型肝炎的一般性預防措施首重改善衛生及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需注意不喝沒有煮沸過的水,不吃沒有煮熟的食物,同時加強食物製備者如廚師的衛生觀念,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及處理食物前需正確洗手,平日注意環境衛生,特別是廁所環境清潔,而且要定期抽血檢驗,無抗體者可自費施打A型肝炎疫苗。

衛生局提醒民眾,注射A型肝炎疫苗的副作用非常輕微,通常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包含局部紅腫酸痛、發燒、倦怠、食慾不振等,對肝功能並無不良影響,請民眾注意防範,別讓自己的肝有「A」影。
台灣新生報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9大健腦食物 & 4類損腦飲食

9大健腦食物 & 4類損腦飲食

想讓孩子在學校表現好?檢視一下你的孩子是否吃對。
●收藏9大健腦食物,PPT立即下載 >>http://download.cw.com.tw/pop/tks_ch137.asp
文.楊心怡
早上7點半,餐桌上卻瀰漫著一股慌亂。哥哥匆忙把桌上的課本掃進書包,弟弟忘了把連絡簿拿給媽媽簽,妹妹的作業不見了,兵荒馬亂,今天又來不及吃早餐了。只好先送孩子去學校,順道在便利商店買了幾瓶果汁讓她們在車上喝。
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校表現不錯,或許該檢視一下你都餵孩子吃些什麼食物。已有研究證實,沒有獲得適當營養補充的大腦,會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
到底大腦需要什麼養分?哪些養分才是對的養分?
1.香蕉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建議可食用香蕉補充碳水化合物,因為香蕉所含的果膠,釋放葡萄糖的速度較慢,血糖不易高低起伏過大, 影響大腦的營養補給。想讓大腦處於巔峰狀態,就得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
因為我們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而大腦最需要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腦細胞跟其他細胞不同,專挑葡萄糖,無法依靠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全穀類
英國史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心理系教授班頓(David Benton)曾針對一群一年級學童進行實驗,發現吃低GI(升糖指數)早餐的孩子,在一系列腦力測驗中表現稍佳。

全穀類不僅是低GI食物,還富含維生素E及維生素B群、葉酸、菸鹼酸等。

維生素B群不僅能幫助葡萄糖充分利用,也能協助蛋白質代謝,是維持腦細胞正常功能的必要營養素;葉酸則與神經發展、記憶力有關。

此外,全穀類富含纖維,還能幫助調節葡萄糖的釋放。
3.雞蛋
雞蛋不僅有B群,優質的蛋白質也與製造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E、B6、B12、葉酸和鋅等活化腦力的營養素。
尤其是葉酸和維生素B12。不少研究都指出,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會使記憶力減退,甚至還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蛋黃中還富含卵磷脂, 是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提高反應時間和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
北卡羅萊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與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一項囓齒動物實驗還發現,卵磷脂的攝取還可能促進新的記憶細胞製造。
不過趙強建議,蛋黃適量就好,每天約1~2顆蛋。豆腐、黃豆也都富含卵磷脂,也可做為健腦食物。
4.燕麥
燕麥在營養學界就被稱為「大腦的糧食」。燕麥是低GI食物,更含豐富的維生素B、E及鉀、鋅等礦物質,有助於空間記憶及認知。
燕麥也含有「β-聚葡萄糖」的可溶性纖維,能阻礙膽固醇的製造與吸收,使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下降,因而減少心臟疾病、動脈硬化和中風危機,這三者都是失智症的已知肇因。
5.深海魚
腦部約60%是不飽和脂肪(包括約10%的omega-3脂肪酸),因此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可保持細胞膜的彈性,使神經細胞的功能達到較佳狀態。
深海魚的魚油富含omega-3;其中的DHA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腦和視網膜的細胞膜。無論在大腦皮質功能、記憶力維持,甚至胚胎與幼兒的腦部發育,DHA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哈佛大學的研究就發現,血液中DHA濃度高的人,日後比較不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深海魚包括鮭魚、鮪魚、鯖魚、沙丁魚、鱈魚等,專家建議,用烤魚或蒸的方式,更能保留omega-3。
6.堅果
堅果類像杏仁、核桃、松子等,不僅是低G I食物,也富含omega-3脂肪酸。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物質,保護腦細胞不受自由基損害。
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堅果類中還含有一種礦物質「硼」,會影響腦部的電流活動,使人的智能反應變得更靈敏。
趙強認為,可以在早餐的穀片中搭配些堅果,這對孩子是個不錯的補腦零食。
7.草莓、藍莓、蔓越莓
莓類富含抗氧化物,有助減少自由基的破壞,延緩老化;而且顏色愈鮮豔的莓類,營養價值愈高。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人類營養研究中心的動物實驗顯示,三組分別餵食藍莓、草莓、菠菜等萃取物的老鼠,在運動神經功能(平衡感和協調性)、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測驗,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其中又以餵食藍莓的那組老鼠成績最出色。

別忘了莓類也含豐富維生素C。腦細胞合成主管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時,也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
8.牛奶
牛奶不僅補充鈣,也能提供大腦所需的重要養分──蛋白質和B群。根據統計,現在小學生大多肉吃太多,而鈣質攝取不足。若家長擔心孩子的乳糖不耐症,可以無糖優格取代,並加些水果、堅果類增添風味。
9.南瓜、南瓜子
南瓜是β 胡蘿蔔素的極佳來源。荷蘭研究發現,多攝取β胡蘿蔔素,可維持較敏銳的思考能力。深綠色葉菜、胡蘿蔔、甜椒、番薯、木瓜、芒果等也都富含β胡蘿蔔素。
而南瓜子所含的鋅,可幫助腦部發育,有助腦部靈活運作;如果鋅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
德州大學預防醫學與社區健康學系的山德史岱博士(Harold H.Sandstead)也指出,只要補足了鋅,女性的文字記憶力就會提高12%。葵瓜子、糙米、全穀類也都是鋅的食物來源。
●要聰明,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很重要。人在睡覺時,腦的能量消耗其實更高達三分之二,因此在一夜睡眠之後,體內的葡萄糖大概也快用完了,所以早餐就是適時補充腦部所需的能量。而且最好選擇全榖類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能幫助孩子整個上午都穩定且平均地獲得身體能量。

因此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建議,最佳的早餐組合就是碳水化合物(純麥片或全麥麵包)+蛋白質(蛋或牛奶、優格)+水果。如果你選擇純麥片,可加些堅果類當作油脂來源。
●4類損腦飲食:
1.過量咖啡因:咖啡因在於咖啡、茶、深色汽水、巧克力中,一天超過兩杯就有危險。
它會減少腦部及許多器官的供血量,提早老化;而且會使腦脫水,影響思考,畢竟我們的腦是由八成的水構成。
趙強提醒家長,12歲以下都要避免接觸咖啡因,一方面腎臟代謝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排除體內咖啡因的速度較慢,且一旦上癮要戒除就很痛苦,有時甚至會出現嚴重戒斷症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
2.油炸食物:油炸食物容易裂解而在體內產生自由基,造成腦部組織細胞的傷害。
3.精製糖類:糖類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很快被分解,容易引起血糖劇烈起伏,也會使腦部運作遲鈍。
4.人工添加物:食用色素、代糖等人工添加物也已被證實有害兒童大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甚至出現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五穀雜糧夯!6種人吃錯更傷身

五穀雜糧夯!6種人吃錯更傷身


黃惠鈴


吃五穀雜糧比吃白米健康,已不是新鮮事。超市、大賣場、有機店的架上,除了糙米、薏仁、小米、麥片、燕麥,各式豆類等單一產品外,業者推出五穀米、十穀米,甚至混二十多種雜糧,產品琳瑯滿目,鼓勵大家吃得更健康。
許多人也都知道,過度精緻飲食,對現代人普遍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發生率高的情形,有害無益。
但你恐怕不知道,吃五穀雜糧,其實也有學問,吃錯了反而傷身。
有些人不適合吃五穀雜糧
健康的人吃五穀雜糧較無礙,身體不佳的人就得小心,有些人甚至不適合吃:
1.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
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消化能力有問題的人(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不適合吃五穀雜糧,因為這些食材較粗糙,跟胃腸道物理摩擦,會造成傷口疼痛。容易脹氣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旺全中醫師也提醒,有腸胃疾病的人,別吃太多蕎麥類,因為蕎麥類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也要斟酌吃大豆類,避免脹氣。
2.貧血、少鈣的人
穀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質,尤其抑制鐵質的吸收,所以缺鈣、貧血的人,更要聰明吃,趙強提醒。例如,牛奶不能跟五穀飯一起吃,才不會吸收不了鈣質。
另外,紅肉所含的血基質鐵,可不受植酸影響,但老人家多半不敢吃紅肉,加上如果為了健康一味吃五穀雜糧,「很糟!」趙強說,他臨床上看到,有些人因為雜糧吃太多,貧血一直無法改善。
女性也是一樣,如有貧血問題,又喜歡吃雜糧,一定要補充紅肉,一天的肉類來源有一半必須是紅肉,他強調。
3.腎臟病人
腎臟病人反而需要吃精緻白米。因為五穀雜糧的蛋白質、鉀、磷含量偏高,當成主食容易吃多,病人身體無法耐受。
趙強目前在醫院負責慢性腎臟病人的飲食衛教,不時會遇到病人瀕臨洗腎危機時,回家趕緊捨棄白米飯,換吃五穀雜糧,想重振健康;結果三個月後回診,抽血檢測,發現病人的鉀、磷突然飆高,仔細問才知道病人反被聰明誤的作法。
4.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要控制澱粉攝取,即使吃五穀雜糧,也要控制份量。
而且五穀雜糧雖然因為纖維夠,有助於降血糖,醫護人員多鼓勵糖尿病人吃,但一旦糖尿病合併腎病變,這時就不能吃雜糧飯,得回過頭來吃精白米,不少病人因此困惑不已,趙強說。
5.痛風病人
痛風病人吃多豆類,會引發尿酸增高,五穀當中的豆類攝取份量就要降到最低。
6.癌症病人
癌症病人如果胃腸功能還好,可以吃五穀雜糧,但只要是胃腸道手術或胃腸道癌,不適合吃。尤其大腸癌病人,從治療期間到治療後至少兩、三個月,都要採取低渣飲食,避開纖維太硬、會摩擦、撐開腸胃道的食物,等恢復後回診時,再跟醫生確認能否吃五穀雜糧,趙強提醒。
陳旺全中醫師也指出,癌症病人要避免蕎麥類,以免影響消化,對病情不佳;同時最好先問過醫生的意見,調配份量。
五穀雜糧也要因人而異
在專家眼中,就算再健康的食物,也不見得人人適用,不鼓勵大家一窩蜂跟進。
「我們太重視食物的單一功能,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江文章警告。
他尤其對現在風行的燕麥相當憂心。燕麥雖然是很好的穀類食物,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但一些人體實驗的研究報告卻傳出,燕麥雖然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LDL),但不能降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一種),反而可能升高三酸甘油酯。廠商在宣傳燕麥相關產品時打著降膽固醇的優點,不盡然全對,「有誤導之嫌!」他不客氣地說

例如,一篇發表在2007年《營養學期刊(Nutrition Journal)》的研究發現,經過6週時間,每天吃6克β聚葡萄糖(燕麥所含的可溶性纖維)的實驗組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相比,壞的膽固醇降低較多,但和一開始做實驗相比,有些實驗組中的受試者,三酸甘油酯反而增加很多,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受試者的三酸甘油酯都下降。同時,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三酸甘油酯變化,有顯著的統計意義,意謂,真的「差很大」。

「再吃下去會爆!」江文章拉高聲量提醒,至少三酸甘油酯高的人應考慮不吃燕麥,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為已經遇到好幾個人吃燕麥想降血脂,結果三酸甘油酯反而升高的例子,他在國際研討會上一有機會就力言,也曾主動跟業者溝通,希望業者不過度渲染燕麥的效果,並希望產官學界正視這個問題,好好研究。
糙米也是另個容易犯的飲食迷思。中醫師陳旺全指出,糙米固然含有很高的維他命B群、礦物質等,但如果主食都改吃糙米,吃久了,容易有腹瀉、消化功能障礙的問題,他在門診看到不少這樣的病例。
他建議,如沒有特別的健康問題,可正常吃糙米的話,可將白米混糙米煮,比例是,白米:糙米:水=2:1:3.25。同時,糙米需先浸泡,把米麩泡軟,比較不傷胃。
至於蕎麥,雖含有類黃鹼(Rutin)成分,對心血管有很好的保護效果,也有養顏美容的作用,不過,莊淑旂博士提醒,下腹部突出的人,不適合吃蕎麥粉,因為下腹部突出代表內臟下垂,腸胃蠕動較差,且下腹部容易冰冷,而蕎麥粉屬性偏寒,吃了無異雪上加霜,更不適合。
陳旺全中醫師也指出,有腸胃疾病的人,不能吃太多蕎麥。
市售已經組合好的雜糧米,固然好用,但陳旺全認為,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例如,市售的雜糧組合常混黑糯米,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的人,並不適合。
趙強營養師也提醒,市售的雜糧米常會混豆類,豆類蛋白質高,普林也高,對腎臟病人、尿酸高的人不是健康首選。
最好根據個人需求,單買適合的雜糧混吃,」陳旺全建議。
而且雜糧不見得混愈多愈好,「食材也會相生相剋,」陳旺全建議,想吃雜糧養生的人,除了可找中醫師辨認體質外,也可把握雜糧分類、分屬性、分餐吃的作法,避免相生相剋,例如這餐吃同為稻類的白米、糙米;下餐再吃蕎麥。
陳旺全並提醒,最好買真空包裝的雜糧產品,不同食材,分開包裝,因為每種食物的保存方法不一樣,混裝容易引起質變,尤其食材氧化。例如,玉米、花生等氧化時,會產生黃麴毒素,一旦吃下肚就會傷肝。
同時注意保存期限,拆封後,一定要冷藏。另外,即使買的是真空包裝的花生,購買時可把包裝翻過來、倒過去,看看裡面有沒有碎屑,如果有表示胚芽掉了或腐化,最好不要買,他建議。
現代人沒時間煮飯,又想顧健康,業者順勢推出五穀粉等沖泡產品,但多位專家並不推薦。趙強就提醒,有些五穀粉加糖,有的甚至加奶精,雖讓產品的口感變好,卻對健康無益。
吃全麥麵包總沒錯吧?除了《康健雜誌》之前已踢爆,台灣的全麥麵包很多可能是染色麵包,不見得真是全麥,得懂得辨別方法(見康健82期) ,國際知名的自然療法權威、美國的威爾醫師更出書,也在個人網站指出,全麥麵包和標示「全穀」的製品通常都是麵粉製的,在各類食物的升糖指數排名中,全麥麵包和白麵包差不多,升糖指數大約70,兩者都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威爾醫生建議,儘量減少吃麵粉製品,改而多吃原貌的全穀類。「你的下巴必須動得愈多,對你愈好,」他說。

所謂升糖指數,是衡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米飯、麵條)如何影響血糖的標準。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會讓血糖飆高,長期下來會導致胰島素抗性;而胰島素抗性跟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有關,也會增加得第二型糖尿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排毒火鍋陪你輕食加「植化素」保健康


排毒火鍋陪你輕食加「植化素」保健康
劉玉來 營養師
大家都知道:把家整理乾淨,讓屋子裡裡外外煥然一新;但我們從沒想過,其實也可以利用食物將身體徹底調理,讓身體舒舒服服,充滿活力。 日常生活中因為飲食不均衡,沒有多樣攝取六大類食物,飲食種類不夠,或外在環境中的飲食毒素如高溫烹調產生的丙烯醯酸,食品添加物,飲水中的微生物污染、鹵化甲烷污染,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質...等,都存在不利身體健康的不好物質,我們稱它為毒素,當然身體會有肝臟這個自然解毒器官,微量毒素並不會有急性症狀,但這些傷害卻使細胞提前老化,讓我們莫名其妙不舒服,甚至影響健康。 食物中就有這一羣營養素,被稱為「植化素」,可以幫我們去除環境中有害物質,平時工作忙碌,可能無暇兼顧,何不從過年開始,讓植化素找回身體的活力,過個健康年。
植化素是什麼呢?其實是不同顏色的蔬果存在的色素,像類黃酮類、類胡蘿蔔素、酚酸類、有機硫化物、以及其他檸檬苦素、皂素的物質,它可以說是彩繪健康的大師,它化身在火鍋中、化身在年夜菜中,讓身體找回活力;就讓我們來看看,平常想吃火鍋時,可以準備哪些食材料理呢?
一、花團錦簇-什錦火鍋(富含鉻、茄紅素、類黃酮素) 材料:鮭魚片、瘦肉片、蟹腳肉、蝦仁、(素食請用嫩豆腐片、腐皮、高麗菜素捲、口袋豆腐)芹菜、綠花椰菜切薄片、洋蔥、高麗菜、萵苣、蘆筍湯底:番茄、海帶、香菇、祡魚片(素食不放另加九層塔)
二、五彩繽紛-蘆筍甜椒沙拉(含類黃酮酚酸類) 材料:蘆筍半斤、黃紅甜椒半斤、橄欖油或芥菜花油、鹽、水果醋、黑胡椒盤飾:木蓿芽、海藻做法:上述材料處理後切段,滾水略川燙,加入適量橄欖油、鹽、水果醋、黑胡椒即可食用。
三、平安喜樂-椒蘋炒鮭魚(富含維生素C及omega-3脂肪酸) 材料:鮭魚片、青、黃、紅椒片、蘋果片,醬油、糖、黑胡椒做法:鮭魚醃醬油、糖、黑胡椒,熱鍋溫油快炒,後放入甜椒片快炒調味即可。
四、五福臨門-鮮蝦燴果丁(富含葉黃素、玉米黃質、木瓜酵素、維生素A) 材料:微熟青木瓜、南瓜、蝦仁、小番茄、青蒜、橄欖油或芥菜花油做法:1.青木瓜、南瓜洗淨去籽切丁略燙熟備用,小番茄切半、蝦仁去腸泥醃薑汁、酒、鹽。 2.熱鍋溫油快炒青蒜片、放入蝦仁快炒,加青木瓜、南瓜丁,最後放小番茄片略拌調味起鍋。
五、圓圓滿滿-桔汁炒鴿鬆 (富含維生素C、蘿蔔硫素) 材料:綠花椰菜、雞胸肉、紅蘿蔔、蘑菇、柳橙汁、萵苣葉,太白粉、鹽、糖、胡椒做法:1.所有材料切小丁,雞肉醃鹽、糖、胡椒備用,萵苣葉剪成圓形。 2.熱鍋溫油快炒雞肉丁加碎花椰菜、紅蘿蔔丁、蘑菇,調味略沟芡放入小萵苣葉中排盤即可
六、金玉滿堂-南瓜蒟蒻米粉(富含多醣體、維生素A、B、D及鈣) 材料:香菇、草菇、蘑菇、洋菇、南瓜、蒟蒻麵、高麗菜、腐衣、米粉(素食) 做法:1.所有材料切絲報香或煮熟備用 2.熱水燙米粉,加上述材料拌炒調味即可
七、酪梨燉雞(富含沒食子酸(garlli acid)、單寧、β胡蘿蔔素、卵磷脂) 材料:酪梨、山藥、蓮子、毛豆、栗子、紅棗、枸杞、去皮雞腿4枝做法:材料切丁切塊同燉(酪梨最後放略滾即可),調味即可。
八、年年有餘-五彩檸檬黃魚材料:黃魚、檸檬、青椒、洋蔥、木耳、蘿蔔絲、香菇絲,青蒜、薑絲、酒做法:1.魚洗淨抹鹽、酒、薑、胡椒蒸熟 2.蒸魚汁倒回鍋中爆炒上述材料泃薄芡淋,加上檸檬汁淋上即可
九:五色水果行大運-水果拼盤(富含花青素等各類植化素) 鳳梨、葡萄、木瓜、哈密瓜、櫻桃
十、草莓葡萄柚汁(維生素C、阿魏酸(feulic acid) 草莓2斤、葡萄柚1斤、蜂蜜、開水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台大健康管理中心- 最新消息 劉玉來營養師 專文 http://healthcare.ylh.gov.tw/portal/news/news.asp?News_ID=14,對於引用有不同意見或看法,歡迎與我們聯繫反應,我們將會立即處理或與您聯繫。聯絡信箱 editor@funhit.com.tw,防癌101感謝您的指教!)

葉酸的好處比你知道的多雞蛋幫你健康瘦

葉酸的好處比你知道的多雞蛋幫你健康瘦

編輯部

美國1998年1月開始實施「葉酸強化政策」,在麵包、早餐榖片、義大利麵等食品中添加葉酸,10年下來,美國新生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率降低三分之一。
最近,美國及加拿大的兩項大型研究又發現,葉酸還有助防止早產及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缺損。美國分析將近3萬5千名孕婦的資料顯示,在懷孕之前,攝取至少一年葉酸補充品的孕婦,生下早產兒的風險降低大約一半。
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根據魁北克省130萬新生兒的統計資料發現,加拿大從1998年12月開始實施「葉酸強化政策」至今,新生兒心臟缺損的發生率降低了6%。
過去,營養專家建議育齡女性一天至少攝取400微克葉酸,然而,基於葉酸對女性的重要性,「美國預防醫學服務工作組織」(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更進一步建議,女性每天最好攝取400~800微克葉酸。
葉酸的食物來源有深綠色葉菜(如菠菜)、柑橘類水果、全榖類、豆類、蛋黃等等,不過日常飲食並不容易攝取400微克以上的葉酸,因此,營養專家建議育齡女性每天可補充含400微克葉酸的維他命,彌補不足。
不過,吃太多葉酸也有危險。
過去研究發現,適量足夠的葉酸可以預防大腸癌及其他幾種癌症,但過量葉酸卻反而可能提高罹患大腸癌、攝護腺癌等風險,尤其年紀大的人風險更高,專長葉酸研究的美國塔夫斯大學營養研究中心喬爾.梅森博士說。
究竟如何吃才能兼顧安全?目前多數研究證據及專家指出,一天從食物及補充品攝取的葉酸加起來不宜超過1000微克,並且,不論哪個年齡層的人,都應該儘量優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葉酸。(謝曉雲編譯)
雞蛋幫你健康瘦
雞蛋因為富含膽固醇,經常被貼上不利心血管健康的標籤。但根據英美最新研究,雞蛋不但營養價值高,也不會惡化心血管問題。
英國研究發現,雞蛋中的9種必需胺基酸,是人體維持肌肉和骨骼健康不可或缺。雞蛋富含的維生素B群,更容易被人體轉化成熱量。
美國研究則比較雞蛋和其他食物被腸胃吸收、轉變成身體組織的效率,結果蛋白效率為100%最高,牛奶為90%,牛肉80%,大豆為74%。且雞蛋熱量低,一個75大卡,卻能帶來飽足感,每天早餐吃雞蛋,還能幫助減少體重和腰圍。而許多人在意的膽固醇,近來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吃雞蛋對血中膽固醇濃度幾乎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建議,對於有高膽固醇家族史的人,每週仍可攝取2~3個雞蛋,其他人則不必特意限制食量。雞蛋不是危險食物,反而能讓飲食生活更均衡。(朱芷君編譯)

輕鬆補鈣,增加骨骼力

輕鬆補鈣,增加骨骼力


林慧淳


佩怡最近老是腰痠背痛,她以為是工作忙碌引起的毛病,不以為意,沒想到公司健檢時才發現,她早已「一身老骨」,醫生評估飲食內容後認為,她為了維持身材,吃得很少,加上工作壓力大,嗜喝黑咖啡,因此每天鈣攝取量僅500~600毫克,和衛生署建議的1000毫克鈣攝取量相差太多。
鈣質是一種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成分,雖然魚、肉、奶、蔬菜等各種食物中都含鈣,但其中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比例有限,加上許多人飲食習慣不均衡,又愛吃速食,易使體內的鈣質流失,長時間不自覺就成了骨質疏鬆一族。
從飲食著手是最自然又無負擔的補鈣良方,除了重視食材本身的含鈣量之外,也可留意烹調技巧和搭配,增加食物中的鈣質釋出量,以供人體吸收。
1.善用酸味食物 檸檬、醋有多重效果
許多人深信熬排骨或雞肉湯時加一匙醋,有助於溶出骨頭中的鈣質,但專長礦物質營養的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蕭寧馨,曾經分析大骨湯的含鈣量後發現,加少量醋在湯裡,鈣質沒有明顯增加。
「酸性的確能溶解鈣質,但目的若是要釋出骨中鈣質,那種酸度恐怕會使湯很難吃,」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覺得困難。
不過,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認為,熬高湯或烹調肉類時加醋,因為檸檬或醋等酸味食物,可刺激腸胃的消化分泌,使身體對鈣質的利用更有效率。此外,醋也能突顯鹹味,減少食鹽用量,有降低鈉攝取的好處。
碎蛋殼自製「高鈣醋」則是營養師都認可的好方法。善於烹調藥膳飲食及月子餐的廚師郭月英指出,把乾淨蛋殼碾碎浸入一小杯醋當中,待醋酸完全溶解蛋殼,這一小杯醋就富含1800毫克的鈣質,可比照平時烹調用醋使用,例如酸味柔和的米醋適合做壽司飯,水果醋就用來調製沙拉或醃肉,烏醋做紅燒鰻魚,白醋則是糖醋排骨或蒸魚的好選擇。
 2.喝牛奶,或多用乳製品入菜
儘管國內外學者對牛奶功效爭議不休,但它仍是營養師眼中最迅速有效的補鈣來源。
鄭金寶指出,牛奶中的鈣較易被人體接受,吸收率約為25~30%,比植物性來源鈣質的10~15%高,且乳製品中的鈣磷比例適當,乳糖在腸道分解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因此牛奶是方便取得又理想的補鈣食物。
在烹調中將乳製品化於無形,可讓不愛大口喝牛奶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獲取鈣質。鄭金寶建議用牛奶取代水做蒸蛋,再加些紫菜、吻仔魚更好;奶油白菜等菜餚也可添加脫脂奶更增風味。
餐後甜品是加鈣好時機,自製乳酪蛋糕、牛奶布丁、西米露牛奶、杏仁牛奶,營養又美味。
3.水果入菜,維他命C促進膠原質合成
維他命C對骨骼強健很重要,不但促進膠原質合成、也有助於鈣質吸收,因此趙強建議在飯後吃芭樂、柑橘類等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
多用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入菜,與鈣含量豐富的食材一起烹煮,例如小魚乾加蔥蒜末炒酥後,加片柳丁或淋檸檬汁,別有一番香甜。
4.香菇日曬後烹調維他命D倍增
維他命D可促進鈣的吸收,搭配鈣含量多的食物一起烹調更可增加利用性。
鄭金寶指出,香菇含麥角固醇,是維他命D的前驅物,經曝曬後轉化成維他命D,因此烹調時建議先將香菇平鋪曬太陽1~2小時,以轉變成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
5.蛋白質搭配鈣質增加吸收
胺基酸能幫助腸道細胞吸收鈣質,因此適度補充蛋白質可提高鈣質吸收率。

「干貝芥藍是很好的選擇,」鄭金寶建議,兩種食物本身都富含鈣質,而干貝又有蛋白質,能助芥藍菜所含植物性來源鈣質的吸收,同樣道理,烹調海藻類或綠葉蔬菜時,也建議加入肉類或蛋,以提高植物性鈣質的吸收率。
6.別忘了隱藏在意想不到地方的鈣
有些食物含鈣量不低,卻容易被忽略,例如燉煮排骨時的軟骨,常被直接丟棄,其實已軟化易咀嚼的軟骨更是直接補充鈣的好東西,如果還嫌生硬,可再用醋浸泡處理後食用。
蛤仔湯、清蒸牡蠣、烤蛤仔,別忘了連湯汁一塊兒入肚,以增加鈣質吸收。
傳統豆腐和蒟蒻製造過程中為了使產品凝結成固體狀,必須添加含鈣物質,這也正是最大的鈣質來源,但是鄭金寶提醒,超市購買的盒裝嫩豆腐的主要成分是海藻膠,無法達到補鈣的效果。
佩怡最近老是腰痠背痛,她以為是工作忙碌引起的毛病,不以為意,沒想到公司健檢時才發現,她早已「一身老骨」,醫生評估飲食內容後認為,她為了維持身材,吃得很少,加上工作壓力大,嗜喝黑咖啡,因此每天鈣攝取量僅500~600毫克,和衛生署建議的1000毫克鈣攝取量相差太多。
鈣質是一種身體無法自行製造、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成分,雖然魚、肉、奶、蔬菜等各種食物中都含鈣,但其中能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比例有限,加上許多人飲食習慣不均衡,又愛吃速食,易使體內的鈣質流失,長時間不自覺就成了骨質疏鬆一族。
從飲食著手是最自然又無負擔的補鈣良方,除了重視食材本身的含鈣量之外,也可留意烹調技巧和搭配,增加食物中的鈣質釋出量,以供人體吸收。
1.善用酸味食物 檸檬、醋有多重效果
許多人深信熬排骨或雞肉湯時加一匙醋,有助於溶出骨頭中的鈣質,但專長礦物質營養的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蕭寧馨,曾經分析大骨湯的含鈣量後發現,加少量醋在湯裡,鈣質沒有明顯增加。
「酸性的確能溶解鈣質,但目的若是要釋出骨中鈣質,那種酸度恐怕會使湯很難吃,」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覺得困難。
不過,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認為,熬高湯或烹調肉類時加醋,因為檸檬或醋等酸味食物,可刺激腸胃的消化分泌,使身體對鈣質的利用更有效率。此外,醋也能突顯鹹味,減少食鹽用量,有降低鈉攝取的好處。
碎蛋殼自製「高鈣醋」則是營養師都認可的好方法。善於烹調藥膳飲食及月子餐的廚師郭月英指出,把乾淨蛋殼碾碎浸入一小杯醋當中,待醋酸完全溶解蛋殼,這一小杯醋就富含1800毫克的鈣質,可比照平時烹調用醋使用,例如酸味柔和的米醋適合做壽司飯,水果醋就用來調製沙拉或醃肉,烏醋做紅燒鰻魚,白醋則是糖醋排骨或蒸魚的好選擇。
 2.喝牛奶,或多用乳製品入菜
儘管國內外學者對牛奶功效爭議不休,但它仍是營養師眼中最迅速有效的補鈣來源。
鄭金寶指出,牛奶中的鈣較易被人體接受,吸收率約為25~30%,比植物性來源鈣質的10~15%高,且乳製品中的鈣磷比例適當,乳糖在腸道分解也有利於鈣的吸收,因此牛奶是方便取得又理想的補鈣食物。
在烹調中將乳製品化於無形,可讓不愛大口喝牛奶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獲取鈣質。鄭金寶建議用牛奶取代水做蒸蛋,再加些紫菜、吻仔魚更好;奶油白菜等菜餚也可添加脫脂奶更增風味。
餐後甜品是加鈣好時機,自製乳酪蛋糕、牛奶布丁、西米露牛奶、杏仁牛奶,營養又美味。
3.水果入菜,維他命C促進膠原質合成
維他命C對骨骼強健很重要,不但促進膠原質合成、也有助於鈣質吸收,因此趙強建議在飯後吃芭樂、柑橘類等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

多用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入菜,與鈣含量豐富的食材一起烹煮,例如小魚乾加蔥蒜末炒酥後,加片柳丁或淋檸檬汁,別有一番香甜。
 4.香菇日曬後烹調維他命D倍增
維他命D可促進鈣的吸收,搭配鈣含量多的食物一起烹調更可增加利用性。
鄭金寶指出,香菇含麥角固醇,是維他命D的前驅物,經曝曬後轉化成維他命D,因此烹調時建議先將香菇平鋪曬太陽1~2小時,以轉變成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
5.蛋白質搭配鈣質增加吸收
胺基酸能幫助腸道細胞吸收鈣質,因此適度補充蛋白質可提高鈣質吸收率。
「干貝芥藍是很好的選擇,」鄭金寶建議,兩種食物本身都富含鈣質,而干貝又有蛋白質,能助芥藍菜所含植物性來源鈣質的吸收,同樣道理,烹調海藻類或綠葉蔬菜時,也建議加入肉類或蛋,以提高植物性鈣質的吸收率。
 6.別忘了隱藏在意想不到地方的鈣
有些食物含鈣量不低,卻容易被忽略,例如燉煮排骨時的軟骨,常被直接丟棄,其實已軟化易咀嚼的軟骨更是直接補充鈣的好東西,如果還嫌生硬,可再用醋浸泡處理後食用。
蛤仔湯、清蒸牡蠣、烤蛤仔,別忘了連湯汁一塊兒入肚,以增加鈣質吸收。
傳統豆腐和蒟蒻製造過程中為了使產品凝結成固體狀,必須添加含鈣物質,這也正是最大的鈣質來源,但是鄭金寶提醒,超市購買的盒裝嫩豆腐的主要成分是海藻膠,無法達到補鈣的效果。
避免不利鈣吸收的飲食
從飲食中補鈣,除了要提高鈣的攝取量之外,也要注意影響鈣質吸收的不利因素。
速食、加工食物少吃
速食的高鹽、高油、高糖對健康原本就無益,其中的磷酸鹽更促使鈣質排出,加速體內的鈣質流失。
許多加工食品例如丸子、泡麵等產品都含磷酸鹽,鄭金寶建議,最好多吃新鮮食物,減少加工品的攝取。
菠菜不和豆腐、巧克力不和牛奶一起吃
含草酸、植酸豐富的食物與鈣質結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鈣,會被身體排出體外,不利於鈣質吸收。因此菠菜不應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降低豆腐中鈣質的吸收率;而巧克力的草酸也很高,喝牛奶補鈣時別同時攝取。
 高纖食物別吃太多
高纖食物雖然是促進腸胃蠕動、減少文明病的好幫手,但過量的纖維會妨礙包括鈣質在內礦物質的消化吸收,因此鄭金寶建議,如果經常吃高纖食物,必須加強含鈣飲食,且攝取時間錯開,相隔一餐補充最適當。
善用烹調搭配,便可從飲食中多攝取鈣質,但趙強提醒,鈣質的攝取量不等於最終能被身體所用,因此除了飲食習慣之外,更重要的是維持日常運動,利用肌肉拉扯帶動骨骼反作用力,發出「需要更多鈣」的訊號,身體才會加強吸收,擁有更強壯的骨骼。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