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如何減重 |
文.林貞岑 |
這真是一場打不完的「肥」水戰爭。中秋節下午,躺在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的病床上,等著親身體驗中醫針灸減重。 |
人生成功三要素.第一要有健康. 第二要有財富,這是實在問題. 第三要有時間,有時間才能自在,能自在心靈才能自得. 銷售的是健康;夢想;機會.我是顧問,是教練,是事業夥伴,更是戶口名薄外的家人. 減肥 減重 增加 肌肉 美容 健康 想讓自己變的更好,更美,更健康,遠離疾病者,我就在這. 電詢 : 0936-520757 msn : hawk1017@hotmail.com E-Mail : hawk1017@gmail.com skype : hawk1017 line id:hawk1017 臉書社團:穩瘦 不復胖 減重一起來234 社團網址是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winso1234/ 線上健康詢問表http://goo.gl/uS4eo @穩瘦 不復胖 減重一起來234
中醫教你如何減重 |
文.林貞岑 |
這真是一場打不完的「肥」水戰爭。中秋節下午,躺在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輪到的病床上,等著親身體驗中醫針灸減重。 |
omega-3對於憂鬱症沒有幫助? | |
更新日期:2009/10/30 00:15 |
Oct. 20, 2009 – 一項臨床試驗顯示,當憂鬱的心臟病患服用omega-3脂肪酸補充品和抗憂鬱藥物時,他們並無法從omega-3脂肪酸獲得額外的幫助。 心臟病患者常常會被處方服用omega-3補充品,有證據顯示,補充品可以讓抗憂鬱藥物明顯更為有效,但並不是每項研究都發現這種效果。 為了瞭解到底發生什麼事,華盛頓大學的Robert M. Carney博士及其同事招募了122位有心臟病以及臨床憂鬱症的病患參加一個臨床試驗;沒有任何一位病患當時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或是omega-3脂肪酸。 所有的病患都接受了抗憂鬱藥物Zoloft,每天50毫克,在兩個星期的磨合期,讓藥物產生效果;有一半的病患也接受兩個Lovaza膠囊,一共包含約2克的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另一半的病患則服用含玉米油的安慰劑膠囊。 結果顯示,兩組的人變得不那麼憂鬱沮喪。但是,沒有跡象顯示服用omega-3補充品的人病情好轉,或是比那些服用安慰劑的人改善的速度要快。 Carney與同事總結,即使一些關於omega-3治療憂鬱症的試驗結果相當正面,然而,其他的研究-包括本研究-卻未能顯現出這樣的好處。 部分研究的正面結果顯示,對研究人員來說,可能有一群心臟病患會受益於這種綜合療法;研究人員正在分析他們的數據資料,看看是否可以辨識出這樣一群人。 Carney和同事將其研究結果發表於10月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家心臟、肺暨血液研究所提供贊助,輝瑞藥廠提供Zoloft,而葛蘭素史克公司提供Lovaza。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30 |
英國教授:菸酒比毒品更損健康 | |
更新日期:2009/10/30 08:30 |
咖哩薑黃素 防失智又抗癌 | |
更新日期:2009/10/29 13:03 |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食道癌高居我國癌症死亡病因第九名,不過最近愛爾蘭的科學家實驗發現,咖哩中的薑黃素殺死癌細胞的功能,在治療食道癌上有顯著效果,一天內即可發揮作用。若在加上之前已知的治療皮膚癌、腸癌等病症,再加上抗氧化、預防阿茲海默症等功能,吃咖哩可謂五臟六腑皆受保障。薑黃素(Curcumin)是中藥常見的處方之一,從地下根莖植物薑黃中萃取而成,是咖哩粉中常見的香料成分,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黃咖哩。90年代起,科學家陸續發現薑黃素的醫療妙用,不僅具抗氧化功能,也能抗發炎,如減輕關節炎症狀;對多種癌症,如皮膚癌、腸癌、胃癌等癌症,也有預防作用。此外,對減輕胃潰瘍症狀、降低膽固醇等,也有不錯的效果,可謂好處多多。 2006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則於《生物化學》期刊指出,在他們進行的老鼠實驗中,薑黃素的抗氧化功能對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也有相當助益。 近日科學家又新發現薑黃抗食道癌的功效,可說是從口腔、食道到腸胃都兼顧到了。這份刊登於《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報告,是由柯克癌症研究中心的雪倫‧麥肯納博士與其研究團隊共同合作。 研究人員進行實驗後發現,咖哩中的薑黃素對預防、治癒食道癌有顯著效果,而且在一天內即可觀察到相關反應。研究人員對此結果深感滿意,也相信必然仍有許多植物性物質有這類醫療功效,可待更多科學家研究發展。 在英國,食道癌是排名第六高死亡率的癌症,每年有7800人診斷出罹患此症。而在台灣,從2004年至2008年,食道癌皆是癌症死亡病因排名第九名,且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去年死亡人數為1433人,其中又以男性罹癌情形比女性為嚴重。 本則新聞由台灣醒報提供 2009/10/29 |
肝母細胞瘤病患中 Cisplatin單一療法和併用治療效果一樣好 | |
更新日期:2009/10/30 00:15 |
October 21, 2009 — 根據10月22日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有255個孩童的新隨機試驗結果,治療罕見的兒童肝母細胞瘤時,對於標準風險病患,單以cisplatin治療並沒有比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的結果差。 義大利Padua大學醫院的Giorgio Perilongo醫師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指稱,使用cisplatin的小孩的完整切除率和存活率,與接受併用治療的小孩相似。 Perilongo醫師向Medscape Oncology表示,我們建議,對所有標準風險病患,單以cisplatin治療即可。 完整切除率是該試驗的初級終點,單以cisplatin治療組為95%,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組為93%。 單以cisplatin治療組的三年無意外存活率與整體存活率分別為83%和95%,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組為85%和93%。這些小孩的追蹤期間中位數為46個月。 「International Childhood Liver Tumour Strategy Group 3 (SIOPEL 3)」這項試驗的研究者寫道,相似的無意外存活率與整體存活率顯示,對於標準風險肝母細胞瘤病童可以明確的治療。 可預期的是,單一治療比較沒有毒性。急性等級3或4的事件,包括發熱性嗜中性球減少症,在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組比單以cisplatin治療組多出許多(74.4% vs 20.6%)。 不過,Perilongo醫師等人指出,對於局部擴大肝母細胞瘤病童,初步手術以及輔以cisplatin為基礎的多種藥劑化療,可以獲得相當好的結果。他們解釋,這些不同研究的風險分類差異使得研究者無法進行直接比較。 Perilongo醫師表示,目前的研究並未包括任何高風險疾病的孩童。這些病患更難治療,也是肝母細胞瘤領域的未來挑戰之一。 他表示,肝母細胞瘤研究的下一步是重整我們的風險分類,以能後續減少治療,改善高風險肝母細胞瘤病童的治療,根據新藥劑發展生物驅動治療方法。 【建立在過去的研究基礎】 SIOPEL 3試驗是該研究團隊過去兩篇研究的後續成果。在SIOPEL 1試驗中,研究者給予cisplatin–doxorubicin且確認兩個治療前的預測因子:肝內腫瘤擴大以及肺轉移。根據這些發現,他們建立了治療前風險分組:標準風險(腫瘤侷限在肝臟且沒有超過 3個肝段),以及高風險(腫瘤包括整個肝臟與其他)。 在SIOPEL 2試驗中,也是現在這個試驗究的先驅研究,研究者首次嘗試cisplatin單一治療,靈感來自另外一篇試驗(J Clin Oncol. 2000;18:2665-2675),顯示不含antracycline的多藥劑處方和cisplatin–doxorubicin一樣有效且沒有心臟毒性。 新研究中,使用「治療前腫瘤擴大系統(pretreatment tumor extension system,PRETEXT)」對腫瘤擴大進行分級。只有標準風險病患(PRETEXT等級1-3者)適合,所有孩童年紀都小於16歲。 在1998至2006年間,126個小孩被指定使用cisplatin單一治療(每14天),129人指定使用cisplatin–doxorubicin (每21天)。兩組的手術前化療療程中位數都是4次。根據腫瘤反應為孩童進行切除手術,之後給予術後化療(兩組的療程中位數都是2次)。 研究者表示,選定完整切除率作為初級終點的理由是,這實際上是這些病患長期存活和無意外存活的最重要預測因素。 【病患數不夠多】 作者們指出,在這不劣性試驗設計中,他們無法在統計上證明有關這兩種處方的結論是可比擬的。他們的理由是,病患數量有限;不過,無意外存活率與整體存活率相似可以支持單用cisplatin治療並不差。 就負面結果來說,單一治療組有19個病患(15%)、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組有15個病患(12%)出現疾病惡化或復發。單一治療組有7個小孩、併用cisplatin和doxorubicin組有8個小孩死亡。 試驗的所有病患約有三分之一出現聽力損失(168人中有53人);不過,兩組之間沒有差異。 至於心臟毒性,研究者表示,有此影響的病患少,需要更長期的追蹤來適當評估任何的不良影響。 作者們寫道,重要的是,在試驗中,研究協定有修改,α-胎兒蛋白值低於100 ng/mL的小孩被排除,因為有明確證據認為這些病患的結果不佳。 研究者宣告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30 |
副甲狀腺切除後機動調整鈣劑量可以預防低血鈣 | |
更新日期:2009/10/30 00:15 |
October 20, 2009(伊利諾州芝加哥訊)-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罹患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病患,成功接受副甲狀腺切除後,提供他們術後口服鈣補充,且根據他們發生低血鈣的風險進行劑量調整,病患可以立即出院回家。 主要作者Tampa南加大第一年外科住院醫師Marie Vasher表示,有症狀的低血鈣,是副甲狀腺切除後一個常見的問題,在4年的研究期間,6,000位病患有超過92%(5,540位)成功預防這個問題發生。 她指出,發生術後低血鈣症狀,例如手部感覺麻痺、嘴巴周圍刺痛、意識模糊,460位(7.7%)病患確實發生術後低血鈣,幾乎所有病例可以在家自我投予鈣及維生素D補充品。根據文獻摘要,460位病患中僅有7位需要至急診接受靜脈注射鈣。 Vasher醫師於美國外科醫學會第95屆年會臨床學會的卓越功績會議上發表這些結果。 【其他中心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案】 Vasher醫師表示,雖然她的中心進行副甲狀腺切除的數量很多,對於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關外科手術進行比較少的中心,我認為這個鈣補充方案將可以適用。在病患離院前,他們可以實行類似的方案。 Vasher醫師在一次與Medscape外科學的訪談中表示,這項研究中的所有病患都在2.5個小時內出院,且被教導如何使用口服檸檬酸鈣-維生素D錠劑(Citracal Regular 250 mg + D[拜耳藥廠健康照護LLC]),每個錠劑含有250 mg的鈣與200 IU的維生素D),在手術後3個小時內開始投予。這些病患在兩個星期後報告他們發生的低血鈣相關症狀。 Vasher醫師表示,這個鈣補充方案是「機動性的」,臨床醫師在手術後頭兩個星期,一開始處方最高劑量,接著在第三個星期開始降低他們的起始劑量,以維持濃度。 她指出,起始劑量是根據病患是罹患腺瘤或是增生。如果病患有比較多的術後症狀性低血鈣危險因子,則副甲狀腺切除術後的鈣與維生素D劑量會比較高。 Vasher醫師解釋,這些危險因子包括罹患腺瘤患者術前血清鈣的上升的幅度(超過12、13甚至14 mg/dl的濃度)、嚴重骨質疏鬆症(T指數低於-3)、病態性肥胖(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40 kg/m2)、切除超過一個以上副甲狀腺、以及對於使用剩下的腺體或進行切片。舉例來說,一位罹患副甲狀腺腺瘤患者術前的血鈣濃度越高,在術後發生症狀性低血鈣的風險越高,因此術後處方的鈣就應該更多。 她表示,每增加一個危險因子,病患的每日基準點鈣補充量需要增加315 mg。 她向Medscape外科學表示,我們的方案代表成功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治療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所需要的鈣補充基準量。每位病患最終將會根據他或是她對基準量來個人化每天服用的鈣錠劑數量。 這些新的數據確認了一項由Vasher醫師與其他作者於兩年前報告的收納病患數較少小型研究結果(Endocr Pract. 2007;13:105-113)。早期的研究包括有關這項研究使用的鈣補充方案相關細節。 【為積極的策略辯護】 臨床會議計劃委員會主席Barbara Bass醫師主持一項壁報座談會的討論時段,他向Medscape一般外科表示,這項研究為一項移除副甲狀腺後處方鈣與維生素D補充物以預防低血鈣症狀的積極策略辯護。 Bass醫師是德州休士頓Methodist醫院外科部的主任,他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宣稱適當的鈣補充可以預防低血鈣。這些研究結果可能協助不確定如何對接受副甲狀腺切除病患進行鈣補充的外科醫師。 然而,她附帶表示,我想這個國家大部分的外科醫師在副甲狀腺切除後會對每個病患補充鈣與維生素D。要預防這些病患發生低血鈣並不難,鈣是個非常便宜且安全的補充品。 Vasher醫師與Bass醫師表示已無相關資金上的往來。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30 |
側睡容易老 頸部皺紋變多! | |
更新日期:2009/10/27 16:44 |
睡覺可以養顏美容,但睡錯了方法,可能會越睡越老,因為側睡的話,脖子皺紋就多了好幾條,長期下來,頸部的皺紋會變多。為什麼有人六十歲卻看起來永遠都像二十八歲?關鍵就是看妳怎麼睡,仰著睡?還是側著睡? 二十三歲的小安,只要平躺就睡不著,非要側一點,但她自己都沒注意到,側著側著,脖子上的皺紋就這樣「側」出來了,妳也在睡覺中「睡老」了嗎?平躺的時候,脖子光滑的像BABY,一條皺紋都沒有,側躺30度,已經是熟女三十拉警報,紋路現身,再側躺到九十度,這個脖子的年紀,應該已經快六十,等到三四十歲,皮膚壓了就彈不回來,到時候出門別人還以為你帶了好幾圈項鍊。還是好好仰著睡,不花一毛錢,就能睡出一張不老的臉。 本則新聞由華視新聞提供 2009/10/27 |
時尚年輕農夫 為日本農業帶來新生機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1:00 |
(法新社東京26日電) 日本年輕人近來逐漸遠離都市叢林,往偏僻鄉村遷移。他們肩負一項使命:要讓農業重拾魅力,並在此過程中降低日本駭人的糧食短缺危機。不論是崇尚有機農業的青年、種植水稻的時髦東京人,還是喜歡拈花蒔草的年輕人,都慢慢回流到日本的鄉村。在國內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危機下,許多日本農業城鎮日漸凋零。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卻有60%糧食仰賴進口。許多憂心人士指出,氣候變遷將擾亂全球食物供應,能源成本上升也會導致穀物價格波動,日本未來面臨的糧食安全議題不容輕忽。 在這個靠出口汽車和電子產品致富的國家,日本的年輕農夫開始動起來,想要重新改造農業的形象。 31歲的宮治勇輔(Yusuke Miyaji)對一群年輕農夫演講時說:「不管日本經濟規模多大,不論賺進多少外匯,再過不久,我們就沒辦法從國外進口這麼多糧食了。」 面對聽眾的掌聲,身穿工作服的宮治繼續說:「我要讓這個初級產業變得很酷、有魅力,又有利可圖。孩子們應該夢想成為農夫,而不是棒球選手!」 宮治來自養豬家庭,他創立「農家之子」組織,已吸引了具有同樣危機意識的200多名農夫和支持者加入。 宮治對台下年輕活躍農夫提出警告:「我們大概只剩5年時間可以讓農業改頭換面。」 在「農家之子」組織,所有農產品都以Refarm品牌上市販售。會員間相互分享有機耕作資訊,並鼓勵理念相同的消費者直接向他門採購農產品,以省下運銷和中盤商費用。 受到這股潮流驅使,31歲的貫井女士去年也回到家鄉,和雙親一起種植綠茶和香菇。她說,在城市住這麼多年後,現在能夠在家庭農業中看到商機。 曾在東京的顧問和公關公司打拼七年的貫井,一邊開著貨卡往香菇種植場前進,一邊說:「以前我對繼承家庭農業興趣缺缺。」 數據顯示,日本的農業人口正快速老化,而隨著生育率下降、年輕一輩被大城市的五光十色吸引而離家,許多農業家庭沒有能夠接手的下一代。 日本超過70%的現職農人年齡在60歲以上,近半數甚至超過70歲。只有8.5%農人屬於39歲以下青壯年。 1960年代晚期,日本的糧食自足率還能維持在70%以上。如今,日本只能生產40%糧食,小麥、玉米和黃豆幾乎全都仰賴進口。 由於政府採行貿易保護措施,日本種植的稻米足以供應國內所需,然而卻使得稻米生產欠缺效率。(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本則新聞由法新社提供 2009/10/27 |
英國新計畫 9歲學童得思考未來路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3:15 |
(路透倫敦26日電)英國當局今天表示,根據一項新計畫,英國小學生從9歲開始,將能透過YouTube等網站,獲得生涯規劃的建議。這項新計畫是為協助社會各階層背景的兒童實現夢想,學童將獲派心靈導師、參觀大學,也能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上獲得選課建議。 政府指出,近期調查發現,11歲學童中,高達75%打算上大學。 當局表示:「家長告訴我們,他們不想再看到好學生自成一派,也就是說,只有條件好的孩子才能擠進窄門。」 「孩子們到14歲才開始認真考慮通常已經太晚,他們早就被7、8、9歲所學的影響。」 當局說,這項計畫將在38個學校試行,以鼓勵學童年少時便開始思考生涯志向。中央社(翻譯) 本則新聞由路透社提供 2009/10/27 |
缺乏運動與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率增加有關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0:15 |
October 19, 2009 — 根據發表於10月9日線上第一版美國腎臟學會臨床期刊(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的一篇觀察研究結果,缺乏運動和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死亡率增加有關。 猶他大學與鹽湖城VA健康照護體系的Srinivasan Beddhu醫師等人寫道,CKD與體能活力不佳有關。不過,還不清楚是否因出現CKD而改變體能活力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因此,我們檢視CKD和體能活力與死亡率之間的影響。 研究世代包括「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III」這項研究中的15,368名成人,其中5.9%有CKD,定義是估計腎絲球過濾速率小於60 mL/分/1.73 m2。根據有關休閒時間體能活動的頻率與密度問卷,將這些病患分類成無活動力、活動力不足、有活動力這幾組,使用Cox模式來確認到發生死亡的時間,平均追蹤期間為7到9年。 非CKD研究對象中,13.5%為無活動力組,CKD病患中則有28.0%(P < .001)。分別進行Cox模式分析發現,非CKD研究對象中,相較於無活動力組,活動力不佳組以及有活動力組的死亡率勝算比(HRs)分別是0.60(95%信心區間[CI]為0.45 - 0.81)以及0.59(95% CI為0.45 - 0.77);CKD 病患中,相較於無活動力組,活動力不佳組以及有活動力組的死亡率勝算比分別是0.58 (95% CI,0.42 - 0.79)以及0.44 (95% CI,0.33 - 0.58)。這些HRs值在非CKD之研究對象和CKD病患之間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 > .3)。 研究限制包括,使用現有資料的觀察型設計,可能有沒發現的其他干擾因素,以及體能活力採自我報告。 研究作者寫道,體能活力與CKD病患和非CKD研究對象的死亡率增加有關。不論是CKD 病患和非CKD研究對象,增加體能活力可能有存活利益。這對那些第3期CKD病患來說特別重要,因為許多病患在還沒變成末期腎臟病之前就死亡了。 猶他州透析研究基金會支持本研究。研究作者們皆宣告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Clin J Am Soc Nephrol.線上發表於2009年10月9日。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27 |
2/3的心臟衰竭患者沒有獲得主要用藥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0:15 |
Oct. 20, 2009 -- 超過三分之二的嚴重心臟衰竭住院患者沒有被開立醛固酮拮抗劑,這是增加存活率的建議治療藥物。 醛固酮是一種在心臟衰竭情形下釋放的荷爾蒙,它會保留鹽和水份,導致症狀惡化(例如呼吸急促和腿部腫脹),而醛固酮拮抗劑能阻斷醛固酮的作用,是治療心臟衰竭公認有效的方法。 已發佈的準則具體建議醛固酮拮抗劑用於中度至嚴重心臟衰竭患者。Aldactone和Inspira是兩種可在市面上買到的醛固酮拮抗劑(AAs),並沒有提供給每位病人,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有非常多應該要使用這種藥物的患者卻沒有用。 克里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Nancy M. Albert博士和同事們在這項調查中,從2005年到2007年追蹤241家美國醫院所公布的43,625 位合乎使用AA的心臟衰竭患者。 Albert博士和同事們在研究中指出,因為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用心臟衰竭準則建議的醛固酮拮抗劑治療。 【這是怎麼回事?】 在研究期間實行的舊準則只有在2009年更新過,舊的準則指出,「應該考慮」這種療法,而不只是「建議」。 此外,Albert博士與同事們指出,在一些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可能高估了傷害」,因為這種藥物可能對腎功能有負面的影響。 另外一個問題是,AAs是眾所周知的利尿劑(水性藥丸),這可能會讓一些醫生困擾,以為他們對心臟衰竭有更廣泛的作用機制;有可能要等到病人在門診服用其他藥物非常有效後才會使用AA療法。 但醫生沒有遵照建議的治療規則可能是AA療法比例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最近一次針對歐洲醫生的調查顯示,他們沒有堅持治療準則的三個主要理由是,病人順從度、冗長和複雜的書面治療指南、以及需要讓病人獲得所有建議的治療時間。 Albert博士和同事們認為,因為心臟衰竭而住院的患者,面臨大量的發病和死亡風險,加上醛固酮拮抗劑處方藥對心臟衰竭既定的療效,所以,強力的使用[AA]治療可能是必要的。 研究結果刊載在10月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27 |
以書瘦身,享用一生 |
洪蘭 |
這類新聞看多了,許多人見怪不怪,只怪自己不小心,上了推銷人員的當。我認為這後面的意義不只是受騙上當,學者有必要把減肥效用的真相講出來,教育民眾,也許就不會再上當。 第一、所謂標準體重其實是來自1983年美國大都會保險公司,針對投保的400萬美國人所做的一項身高體重調查表。這個表是告訴你,在某個身高時,如果體重在它的上下限之內,這些人活得比在這範圍之外的人長,如身高5呎2吋,它的理想體重為128~134磅,如果超過134磅就是太胖了。 所以,所謂的標準體重就是從統計數字推理而來的,有這種身高和有這種體重的人活得比較長。換句話說,比較健康,如此而已,它是一個相對的數字,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 現在已有研究報告顯示,體重上上下下、忽胖忽瘦的人,比體重逐漸上升,從未減肥的人得心臟病和中風的比例高。也就是說,胖對身體不好,但是忽胖忽瘦對身體更不好。 第二、我們身體有一個維持平衡的自然平衡點,當過份的節食,破壞了這個平衡點時,身體便會產生危機意識,以為飢荒到來了,演化而來的求生存本能,便會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率。 所以,雖然節了食,每天少吃了很多卡洛里,但是,身體也相對減少燃燒卡洛里,因此,體重還是瘦不下來。 節食減肥沒有用 第三、研究發現,所有的節食減肥方法幾乎都沒有用。許多長期的追蹤調查都發現,只有10%左右的人可以維持新的身材,其餘的人在18個月後幾乎都胖回去了,而且那些瘦下來的人,終其一生都必須停留在半飢餓狀態,他們要比普通人吃更少的卡洛里才能維持現狀。 因此,為了健康的原因,不要冒然去簽約,被那種一週瘦10磅的廣告所迷惑,要瘦,最好的方法是吃七分飽,不吃零食,多運動。切記不要使體重急劇降到平衡點之下,使你的新陳代謝減慢後,生活得更辛苦。 有一句忠告,你的體重有很大一部份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想知道你的新娘子以後的身材會如何,只要去看你的丈母娘便知道了。這個自然的體重使你不會失去太多或增加太多體重。有一個研究,給監獄的犯人吃他們平常卡路里的兩倍,結果在胖了幾公斤之後,再多吃也沒有胖起來。 美不美貌,吸不吸引人,在於你的心,不在你的身,以書瘦身,享用一生,希望我們的婦女同胞能善用這瘦身的100萬買書來讀,好好的享用一生! |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5716.aspx |
少吃甜食,少長皺紋 |
李瑟 | |||||
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愛吃甜食讓你多長皺紋、皮膚黯沈。 《英國皮膚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發現,糖促使皮膚從35歲開始老化,攝取愈多醣類愈會使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包括含糖飲料與糖果,即便麵包、麵條、馬鈴薯,都是高升糖指數(high glycemic index)的食物,進入血液,葡萄糖與蛋白質分子捆綁,進行糖化作用(glycation)形成有害的分子叫做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簡稱AGEs)。 醣類攝取愈多,AGE就堆積愈多,AGE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數量是非糖化蛋白質所產生的50倍。自由基引起發炎反應,傷害附著在一起的蛋白質,可能導致幾個與老化有關的疾病例如動脈硬化。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良時造成全身高血糖;長期高血糖會增加糖化終產物的產生與累積於組織,刺激發炎反應與造成組織傷害,包括角膜受損、腎臟退化、動脈硬化等,以及導致過早的老化。 AGE也把你體內的天然抗氧化撤銷掉,使你難以抵抗太陽的傷害,加速了糖化作用的過程,使皮膚容易被太陽曬傷,這是為何過度曝曬至今仍是皮膚老化的頭號敵人之一。傷害最大的是支撐皮膚緊實的蛋白質纖維──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膠原蛋白是體內最普遍存在的蛋白質,一旦受傷,原本的彈性與活力就變得乾澀脆弱,造成皮膚皺紋與鬆弛。 除了傷害膠原蛋白,還會決定你擁有哪種膠原蛋白,常見一、二、三型,其中第三型最穩定,也最久。糖化作用把第三型轉變為比較脆弱的第一型,造成皮膚摸起來、看起來比較粗糙。 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提早顯露皮膚老化,就是因為體內血糖偏高,不斷傷害膠原蛋白。加州聖約翰醫院皮膚科主任克羅斯曼說,如果病情控制得不好,皮膚裡的AGE可以是一般人的10倍之多。 6步驟,你看來不顯老 好在永遠來得及挽救。6步驟防止AGE形成,減少糖化作用傷害,保持膠原蛋白有彈力,讓你看來不顯老。 1少吃糖。 我們很難完全不吃到糖,因為米飯麵食、即便好東西如全榖類、水果與蔬菜,一旦吃進體內消化後,都會變成葡萄糖,加速糖化作用的燃料。 但減少糖分攝取仍有益處。限制每日攝取的糖分不超過你一天該攝取熱量的十分之一,例如你身高160公分,就只能吃160大卡或10個小茶匙這麼一點點糖,大約只是一罐可樂,或6小粒巧克力糖。 其次,要小心藏在食物裡的糖。許多加工食品含有很多糖,但使用別的名稱,如麥芽、玉米糖漿、葡萄糖、右旋糖、濃縮果汁、楓樹糖漿,讓你不知不覺多吃了糖。 每次吃食品時都要檢查標示,看看總碳水化合物多少克,把它除以4(一小茶匙糖相當於4公克),換算成多少個茶匙,例如某顆糖標示為12公克,換算起來是3個小茶匙。 2從裡到外多些抗氧化劑。 這些抗自由基的營養補充品可以不讓糖與蛋白質捆綁。多吃含維生素B1、B6的食物,如番茄、紅葡萄、深綠色蔬菜、紅椒、核桃、綠茶、柑橘,以及吞服含維生素C與E的多種維他命,確保抗氧化功效直達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所在的皮膚真皮層,有助護膚。 3每天補充至少1毫克的維生素B1與B6。 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皮膚科教授高柏格指出,B1、B6被好幾個研究證明可阻抗AGE,且在以上所述的食物裡可找到。多種維他命其中含B群維生素,可保你每天獲得1.1毫克的B1與1.3毫克的B6。50歲以上的人的B6劑量最好能達到1.5毫克。
|
不必花大錢,你也能養出資優生孩子的成長總是充滿驚喜。父母該把握哪些重點,才能讓孩子如同不斷盛開的花朵,湧現更多潛能跟智慧? 作者:朱芷君 出處:康健雜誌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高人一等,成為人人稱羨的「資優生」,也因此坊間有許多標榜開發大腦的工具或課程,甚至補習智力測驗,企圖「激發孩子潛能」。 大腦的確具有無窮潛力和可塑性,卻並不代表依靠某種技術,就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事實上,錯誤的學習方式,反而可能侷限大腦的吸收力。 例如填鴨式的補習,「除了分數不會增長任何東西,因為它只是讓你習慣某種考題,對於大腦學習沒有效果,」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指出,標準答案只會讓神經連結的可能性減少,「是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兇。」 而不少父母迷信資優,甚至千方百計送孩子去補習以考上資優班,「這對孩子是很不利的,」洪蘭直言,補出來的「人工績優」和真正資優不同,靠反覆練習進入資優班,只會發現別人行你都不行,「很快就自信心崩潰,父母這樣是害了小孩。」 從建中資優生的例子來看,這些同學並沒有接受特別的訓練,他們的父母以開放的態度,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沃土,自由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反而發展得更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即使智力會受基因影響,天生有別,但並不代表孩子的成就註定被限制,「只要準備好豐富頭腦的活性化環境,誰都可能發揮驚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長期從事人類潛能教育活動的韓國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承憲指出。 他認為,多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益孩子腦部發達,反而重複上學、補習、寫功課這種單純的活動,容易讓大腦陷入疲累,「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多看、多聽、多體驗是最好的。」 「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泥巴,其實他正在學習,」紐約奧斯威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威爾指出,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和時間探索。不管是運動、音樂或其他活動,都有助提升孩子的專注、紀律,刺激心智發展。 這次採訪的建中資優生,休閒興趣都很廣泛,在國際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得到第二名的陳柏安更說,他需要專心玩夠了,才能專心讀書。 「千萬別因為成績不好就禁止孩子玩樂,要儘量讓他做些快樂的事,」李承憲提醒,除了抒解負面情緒,盡情嬉戲更有助孩子專注於其他學習,培養課業方面的耐性和集中力。 為了開拓孩子的腦部能量,他建議父母採取以下態度: ■成為孩子的導師。 孩子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對於父母親的言語、想法、感覺、行為舉止可說像在複製一樣。當父母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身心,孩子的腦波較能安定。相反的,若父母缺乏自我重心且容易動搖時,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安和混亂。 ■讓孩子做腦的主人。 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無限的潛力。不要一味以「別人都這樣做,我當然也應該這樣」的心態,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 「我能辦到」的自信心會活化腦內正面的迴路,使得頭腦運轉保持最佳狀態。耐心觀察孩子擁有的才能和素質,鼓勵他的長處。當被讚美時,腦內會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自然產生「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願。 ■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夢想。 想像力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利工具。積極引導孩子築夢,協助他在腦海中想像夢想實現的樣子,深信會實現,他就能不斷挑戰直到變成真實的成果。 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大腦是漸進式成熟,每個階段各有發展目標,例如0~3歲是藉由運動和感覺體驗達到學習,而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學習,是9歲之後逐漸展開。 孩子出生第一年,應盡可能多花時間互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幼兒大腦發展影響深遠。 要在家中為學前幼兒製造多聽、多說、多讀的環境,「尤其多接觸不同種類色彩繽紛、會發出聲音的安全玩具,更有助認識物體的形狀和質感,」達威爾教授建議。 小學階段是身體及大腦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期建立的慣性,將影響孩子終生。此時被喻為科學之腦的頂葉,及被稱為語言之腦的顳葉開始發展。顳葉負責外語、聽覺機能,7~12歲間,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是學習第二外國語的好時機,太早學習或遲至青春期才開始,則會降低學習效果。 負責空間立體概念,及邏輯、數字、抽象推理的頂葉,在7~13歲迅速成長,這時孩子將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追根究柢。此外,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許多孩子此時會對運動感興趣,這幾年中學習及訓練運動技巧,效果較能持久。 而更重要的是被喻為大腦總司令,掌管判斷、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前額葉,在小學階段發育再度活潑,「適合好好鍛鍊大腦,」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葉能感受情緒,處理資訊做出判斷,推測對方的想法,也掌握著創造力、人際關係。前額葉發達的動物只有人類。 這個時期,大量閱讀、書寫、計算,及使用到雙手的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 廣泛閱讀能促進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密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思考力。好幾位建中資優生表示,從小就有閱讀習慣,父母也購買大量的書籍給他們。 正確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飲食、睡眠、休閒運動搭配良好,大腦的燃料才能源源不絕。 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有時則必須休息。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早晨: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餐過後3小時,約10點~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適合處理有難度的問題或創造性發想。 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飽滿一天的能源。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打呵欠、遲鈍。米飯、麵包、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又以全麥、雜糧等多醣類較佳,能使血糖緩緩升高,穩定供應所需能量。 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可以先做5~10分鐘的「大腦暖身操」,包括朗讀、簡單的計算,根據川島隆太實驗,做過朗讀、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 研究顯示,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0分鐘,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暫時休息,恢復大腦的集中力。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音樂、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 ■午後至傍晚: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 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除了小睡片刻,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現代孩子都太忙,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時光,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川島隆太表示。 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活動降低),讀課外書、畫畫、下棋、出去找朋友玩都好。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 ■晚上:放鬆與充電的時段 隨著夜幕低垂,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吃過晚飯,適合親子家庭活動,聊天、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放鬆心情。 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9小時,最好10點前,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 協助孩子發展智能、運用腦力,是長遠的過程,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績表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樂於扮演不同角色,」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 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多元化的體驗,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思想豐富的人,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幼兒最佳的培育環境
資料來源:《天才的創造法》,川島隆太著,如何出版。 延伸閱讀 《大腦比你先知道》,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大腦小宇宙》,天下文化。 《大腦的祕密檔案》,遠流出版。 《腦中有情》,遠流出版。 《大腦總指揮 一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遠流出版。 《心智、大腦與學習》,洪葉出版。 《HSP兒童腦呼吸——開發孩子腦力的七大祕密》,如何出版。 Copyright c 2008 天下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
髖部骨折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0:15 |
Oct. 20, 2009 -- 最新研究顯示,診斷出心血管疾病可明顯增加未來髖部骨折的風險,這兩種疾病可能都有一種遺傳傾向。 瑞典Uppsala大學 Ulf Sennerby醫師和同事們研究31,936位瑞典的雙胞胎,研究人員觀察年長者在遺傳上是否傾向會有心血管疾病和髖部骨折。 之前的資料顯示,這兩種疾病具有共同的生物因素,調查人員想要確定疾病和基因或生活方式之間是否有任何關係。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 研究人員指出,研究中的雙胞胎們為普通族群分析提供一個架構,同時研究心血管疾病和髖部骨折之間的關係是否可由遺傳和早期環境因素來解釋。 這些雙胞胎都是在1914年至1944年之間出生,而且每個人的資料都是從50歲開始研究,1964年到2005年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折的雙胞胎是由全國病患登記處確認。 研究結果如下: * 在被診斷出心臟衰竭或中風後,髖部骨折的必然率是最高的。比率並沒有像診斷出周邊動脈硬化症或缺血性心臟病後那麼高,而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比率是最低的。 * 相較於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心臟衰竭患者的髖部骨折率增加大約4倍,中風者髖部骨折率增加了5倍。 研究人員指出,沒有心臟衰竭和中風的同卵雙胞胎,在其中一人出現這些疾病後,髖部骨折的比率也會增加。異卵雙胞胎也會如此,但關聯性沒有那麼強。 研究人員指出,這顯示基因容易使人有心血管疾病和髖部骨折。 總人口的研究中: * 診斷出心臟衰竭幾年之後,發生髖部骨折的平均發生率是千分之12.6。 * 中風幾年之後發生髖部骨折的平均發生率也是千分之12.6;診斷出周邊動脈硬化症數年之後的髖部骨折平均發生率是千分之6.6;診斷出缺血性心臟病數年之後髖部骨折的平均發生率是千分之5.1。 那些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髖部骨折平均發生率只有千分之1.2。 研究人員認為,醫生們應該意識到不論男女的髖部骨折率都大幅增加,尤其是最近因[心血管疾病]而住院治療的人。遺傳傾向可能是骨折比率過高的主要決定因素。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0/27 |
本土藻 富含DHA比魚油高10倍 | |
更新日期:2009/10/27 06:00 |
成功大學水產生技醫藥團隊在台灣海域發現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的本土藻類BL10,經培養可萃取出比現有產品DHA含量高10倍的「藻油」,比魚油更具健康食品價值。 成功大學昨天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行技術移轉簽約儀式與記者會,將水產生技醫藥團隊的「富高DHA含量本土藻株BL10」與E化製造研究中心的「全自動虛擬量測(AVM)」兩項技術,分別移轉給味丹生技公司以及先知科技公司。 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楊惠郎在記者會中指出,一般人說吃魚會變聰明,是因為魚類富含DHA,而魚類體內的DHA是來自牠們食用的藻類。他說,從藻類萃取的高含量DHA,方便現代人攝取,又不用擔心吃到重金屬污染的魚類。 成大水產生技醫藥團隊專案助理教授陳逸民表示,團隊走訪台灣近10處海域,在其中一處發現本土藻類BL10富含高單位DHA,製成乾粉之後,每公克DHA含量可達0.3公克,比鮭魚、鮪魚等深海魚類高出10倍以上。 陳逸民指出,上述藻類經過實驗室培養、發酵,萃取出「藻油」,DHA含量可高達50%;而市面上常見的「深海魚油」,DHA含量只有5%至15%。 陳逸民表示,以BL10藻類萃取DHA技術的成本低、萃取容易,且不像一般魚油商品有濃濃魚腥味,不論是孩童或素食族群都可攝取。他說,DHA對人體益處多,成人每天攝取0.5公克DHA,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增進腦力。 陳逸民說,從藻類萃取出的DHA可製成膠囊、藻粉,或添加在優酪乳、嬰幼兒奶粉內。他表示,一般藍藻、綠藻片的賣點在高纖維、可作代餐,但只有BL10藻類含大量DHA。 味丹生技公司總經理楊世安表示,取得這項先進技術後,味丹期許在2年間成功量產,並在3至5年間,在海內外取得新台幣10至20億元的市場。 本則新聞由台灣新生報提供 2009/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