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猛喝糖飲 體胖肚凸


猛喝糖飲 體胖肚凸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09/11/19 05:59
根據二○○四-二○○八年行政院衛生署辦理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研究顯示,含糖飲料喝愈多,體重愈重,腰圍也會愈大,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昨(18)日表示,尤其近來珍珠奶茶及其他含糖飲料風行,使男性腰圍比十年前增加四~五公分,女性腰圍則增加三~四公分,呼籲民眾應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以避免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將國內十九~六十五歲罹患慢性病或是有刻意減肥的除群剔除後,有近八成的男性會喝含糖飲料,且其中十七‧二%的男性,幾乎每天一杯以上;而近七成的女性會喝含糖飲料,且其中七%的女性每天一杯以上。

中央研究院潘文涵研究員表示,每天喝少於一杯的,體重過重的風險(BMI大於25)是不喝的一‧八倍,每天至少喝一杯以上含糖飲料的人,體重過重風險是不喝的人的一‧九倍;而喝較少的比不喝的腰圍過大(男性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的風險是一‧三倍,喝較多的比不喝的腰圍過大的風險則高達二‧七倍,上升趨勢非常明顯。

潘研究員表示,有些飲料含有高果糖,一旦飲用過多會造成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且喝冰冷的飲料會影響代謝,常喝液態飲料也容易使人無法辨別食物進來與否,而長期的飲用含糖飲料會造成腹部脂肪堆積更嚴重。她建議,女性一周喝含糖的飲料勿超過兩杯〈一杯以240~250CC而論〉;男性勿超過三杯;若有額外攝取甜食者,則此數據則需下修。

衛生署提醒,民眾在選擇飲料時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或降低糖的含量,以避免攝取多餘的糖分,過多的熱量,再搭配多蔬果,多運動。如此一來,才可以降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本則新聞由台灣新生報提供 2009/11/19

我該去睡眠中心檢查嗎?

我該去睡眠中心檢查嗎?


李怡嬅


有睡眠困擾的人愈來愈多。
行政院主計處八月中旬,發布最新一項健康安全調查,台灣15歲以上民眾,有二成四的人失眠。
再加上睡眠呼吸中止症、嗜睡症、週期性肢體抽動症等睡眠障礙人口,台灣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睡不好。
於是,標榜「治療睡眠疑難雜症」的睡眠中心,愈來愈流行,很多失眠的人想去,因為睡不著實在太苦了。
打鼾的人必須去,因為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是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還有一些淺眠、嗜睡、夢遊的人,也期盼去那兒睡一覺,就解決困擾。
難怪台灣從北到南,睡眠中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許多醫院想瓜分這塊醫療大餅。甚至有醫院將它納入「健檢套餐」,睡一晚要價上萬元。
而且,熱門的程度令人咋舌。例如,根據8月初的數據,預約到大醫院如林口長庚及台大醫院睡覺的人,已經排到明年3月。
到底,睡眠中心有什麼魔法,讓人趨之若鶩?睡一覺,真的能解決所有的睡眠困擾嗎?
整合、貼心的服務
走進一家醫學中心附設的睡眠中心,亮潔的光線、寬敞的空間、木質地板、柔軟舒適的床、沙發、衣櫃應有盡有,如果不是床頭的生理檢查儀露了餡,還真忘了這兒是醫院。
這裡的夜晚比白天忙碌。白天還略顯空蕩,晚上9點一到,事先預約的病人紛紛進住準備就寢,技術員來回穿梭,忙著在病患的頭皮、鼻腔、胸腔、腹部貼滿感應線,還要隨時盯著監視器,看畫面、分辨訊號,並記錄病人睡眠時是否有異常抽動。
八小時後,電腦吐出的報告多達800頁,詳載病人的呼吸,還有腦波、心電圖、食道壓力、氧氣濃度等。
接下來,經由技術員判讀分析報告後,再由包括精神科、胸腔內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等組成的醫療團隊,做後續問診、治療,甚至動手術。
這就是睡眠中心與一般睡眠實驗室不同之處:跨科整合。
「整合的好處,是讓病人少走很多冤枉路,」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舉例,以往,有些睡不好的病人被誤診為鼻炎,治療大半年仍未改善,不同科別介入診斷後,竟發現割除扁桃腺就能根除;也有人花錢買陽壓呼吸器(能撐開呼吸道,幫助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呼吸順暢),戴好幾個月才驚覺,止鼾牙套就能解決打鼾的問題。
尤其受過睡眠專業訓練的心理治療師加入團隊,讓許多病人不藥而癒。在台灣從事睡眠認知行為治療多年,也接受新光、林口長庚等醫院轉介病患的政大心理系副教授楊建銘印象深刻,一位40歲的女性企業高階主管,因龐大的工作壓力喘不過氣,6年來夜夜靠安眠藥入睡,「她每天在吞藥與不吞藥間拔河,不想藥物成癮,又擔心失眠影響白天表現,」經過認知行為治療、撰寫睡眠日誌、找出壓力源後,不到兩個月,就能香甜入睡。
更貼心的,還提供追蹤服務。例如台大醫院請病患定期回診,除了看改善程度,還要確認病人裝戴陽壓呼吸器的方式正不正確,「因為機器沒調好,病患可能胸痛,甚至氣胸,」台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李佩玲解釋。
自助最重要
聽起來睡眠中心似乎能解決睡眠大小事。但果真如此?
有些醫生看法保守,雖然睡眠中心幫了許多人忙,卻不是萬能的。有些觀念,需進一步釐清。
首先,醫療能做的有限,生活型態改變才能治本。例如,有些病患因過重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卻仍大吃大喝、也不運動,「當然不會有太大的改善,」陳濘宏兩手一攤,略顯無奈。
其次,並非每個睡不好的人都需要求診。李佩玲指出,至少有一半的病患,因一時生活緊張、情緒不穩、或睡眠習慣不好,例如睡眠時間不固定、在床上讀書、看電視等。其實,「真正的救星,是他們自己,」只要能找出情緒的出口,或改善積習,大部份人能恢復好睡眠。

亂象層出
美國已有睡眠專科,且實施睡眠中心認證制度,但尚處萌芽期的台灣,還在摸索、學習。
沒有標準化的規範,各種亂象層出不窮。
最常見的就是報告判讀錯誤。原因可能是醫生或技術員偷懶。
判讀報告費時耗力,800頁畫滿歪歪扭扭的頻率圖,需花2~4小時才能讀完,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衛中坦承,「的確有醫生或技術員為了省時,四個睡眠週期只取兩個來判讀,」診斷結果草率,治療當然無法對症下藥。
還有醫生只讓病人白天在腦波室睡兩小時,不但紀錄不完整,且病人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干擾,「報告的準確度令人質疑,」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皺起眉來。
李佩玲就遇過十分離譜的例子。一位60幾歲老先生,為了治好打鼾,一年內輾轉睡了5家睡眠中心,試過好幾種治療方式仍未改善,幾近絕望的他,後來再試一次,經過醫生問診,請他拿出之前的報告才知道,判讀結果根本錯誤連連。
再者,技術員專業不足也是問題。技術員需受過完整訓練、最好有急救執照、會調整陽壓呼吸器的壓力,還必須協助醫師判讀睡眠檢查報告。但「有些技術員訓練、經驗不足,甚至把病患的報告完全交給機器判讀,事後又不進行人工檢閱,」林嘉謨愈講愈激動,判讀不準,鐵定影響後續治療方向。
另一種也很常見的情形,就是有些院所只備有生理檢查儀,卻沒有健全的醫療團隊,就號稱「睡眠中心」。
合適的睡眠中心何處尋?
一位睡眠專家曾在一條小巷弄裡,看到某某診所附設睡眠障礙中心的招牌,「麻雀小,五臟又不俱全,真不可思議,」他憂心,一家醫學中心要跨多科整合,才有實力組成睡眠中心,而開業醫一己之力竟能輕易掛牌,「病人就醫品質堪慮。」
在台灣還沒有認證制度前,民眾需睜大眼睛仔細比較。
第一道檢核的標準,就是找醫療團隊健全的醫院。
李佩玲建議,睡眠團隊成員囊括愈多專科愈好、主治醫師最好是台灣睡眠醫學會的會員、且曾到國外受過睡眠醫學專業的訓練。這些資訊,網路上都查的到。
第二,找可以溝通的醫生。陳濘宏認為,睡不好常合併生理及心理因素,願意多聽、多問的醫生,才能提供適合的協助。
當然也可以尋求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聽聽不同醫生的意見。
做法謹慎、說法保守的醫師可能更值得信任。例如,醫生建議你先改變生活作息、運動、減重或試著找出情緒的出口,睡前做一些放鬆舒壓的事情,如果有效,就不必做檢查。而不是你一到,就叫你做檢查。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錫中說,醫生問診可以區分你真的是失眠,還是壓力大、或罹患憂鬱症。
看診時,該問醫生什麼問題?
林嘉謨建議,你必須問醫生,有沒有完整的治療及追蹤計劃。「診斷是什麼?將如何治療?需不需要回診?」
再者,也要知道判讀報告的是誰?如果是技術員,有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台灣的睡眠醫學起步雖晚,但身為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的陳濘宏認為,令人欣慰的是,「愈來愈多人投入這個領域,願意接受訓練,」他強調,眼前首要之務,就是把關民眾的就醫品質,第一步就是技術員的認證,接下來將陸續制定標準問診流程及力促睡眠專科的設立。
多位睡眠中心的醫生也提醒,大部份睡不好的人是心理因素作祟,而不是生理上的疾病,學會和壓力和平共處,才是睡好覺的不二法門。
審稿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李信謙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72.aspx

睡半飽的健康危機

睡半飽的健康危機


李怡嬅


睡眼惺忪的醫生趕來為你或家人開刀,睡半飽的駕駛為你開車、開飛機,你會放心嗎?
一月刊登在《美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剛睡醒時,睡眼惺忪、反應較慢、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下降,就跟四杯啤酒下肚後的微醺感一樣,相當於血液中含有0.08%的酒精濃度。
澳洲去年夏天一項研究也發現,人們剛剛醒來的前3分鐘,判斷力只有平常的一半(51%),且會影響學習或工作表現長達2個小時。
你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美夢正酣,卻被無情的鬧鐘吵醒,心不甘情不願地起床,頭昏腦脹得像灌了鉛一樣,直到喝了咖啡,才能清醒。
還有人因此有起床氣。一名30多歲,常需早起出差的企業女主管就表示,頭重腳軟的狀態,常使她早上情緒不太穩定。
科學家稱這種睡眼惺忪的狀態叫「睡後遲鈍」(sleep inertia)或「睡一半」。
睡一半比完全沒睡更糟
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指出,已經有研究發現,睡一半的學生,學習效果最差。
這項實驗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讓學生有充分的睡眠,第二組讓學生完全沒睡,第三組讓學生睡一半,第二天考試成績發現,睡一半的學生比完全沒睡的成績更差。
對於常常在半夜被叫醒,得緊急出任務的人來說,尤其危險。
最常見的就是輪班待命的醫師。一名住院醫師表示,有時卸下一天的疲累,進入夢鄉沒多久,就接到醫院的緊急呼叫,匆忙趕到醫院,面對出了車禍、需要緊急動手術的病人,或是不明原因的急症病患。
他坦承此時的反應的確比白天來得慢,所以總是提醒自己更謹慎地做判斷。
119救命英雄也不遑多讓。台北縣消防局南勢分隊教官吳坤哲也認為,睡一半時出任務,精神會較恍惚。
此外,睡一半就勉強起身開長途車的駕駛員,更容易發生意外。
半夜被哭鬧小孩叫起來的媽媽,也飽受煎熬。
長期睡一半造成的睡眠剝奪,更會造成免疫系統改變而容易生病,也會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進而自主神經受損,產生心悸、盜汗的症狀,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許世杰指出。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解釋,長期睡眠剝奪的人,體內血糖的耐受度會降低,造成胰島素抗阻,進而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甚至是高血壓、糖尿病等。
大腦需要時間甦醒
從清醒到睡著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同樣的,要讓大腦甦醒,也不能操之過急。
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李宇宙說,即使大腦中掌管睡眠的生理時鐘,也就是下視丘的神經核醒了,但掌管其他學習、分析等部位的功能卻不一定在能「同步」清醒。
而睡一半的人,可能是睡眠已經進入深睡期,此時大腦可能正在進行記憶的吸收、重整,卻在「不該醒時醒來」,此時大腦需要更多時間恢復意識。
如果想要擺脫睡後遲鈍的不舒服感,或者一起床就需立即解決問題的人,睡眠專家們給了以下的建議:
●不要馬上起床,多躺5~10分鐘,想一些愉快的事情,讓大腦慢慢回神。
●慢慢起床,許世杰醫師建議,「享受一下東摸摸西摸摸的樂趣,」大腦其他功能會隨著漸漸甦醒。
●深呼吸。先緩緩吸氣、彷彿吸到頭頂,再將所有的氣吐出來,停兩秒鐘再做一次,會感覺神采奕奕。
●喝點水。讓身體知道新的一天要開始了。
●用冷水洗把臉,會讓頭腦清醒一點。
●簡單的伸展操,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喚醒身體其他部位。
●如果起床後得馬上操作機器或判斷事情,喝杯咖啡,至少能保持2~3小時清醒。「但下午4點以後儘量不要攝取咖啡因,」許世杰呼籲,因為可能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李怡嬅

●做適量運動。許世杰建議,運動能提高免疫力、恢復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也能幫助工作時的清醒。
●培養工作的認同感及責任感。聽起來似乎很八股,但醫生及119救護隊員就是憑著這股強烈的使命感,在生死關頭搶救性命。
消防局教官吳坤哲說,一聽到鈴聲大作,體內的腎上腺素會急速上升,迅速恢復精神 。
傳統文化一直叫我們「一日之計在於晨」,醫界還是勸告大家,如果你睡不夠、硬生生被叫起來的話,「起床後2個小時最好不要安排精細、複雜且需要判斷力的工作,」許世杰醫師強調,了解自己的生理時鐘,才能掌握工作時效、且能避免嚴重的錯誤發生。
(審稿專家: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楊建銘)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74.aspx

新生兒的哭聲反映家長的語言


新生兒的哭聲反映家長的語言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1/18 00:15
【24drs.com】Nov. 5, 2009 -- 有篇最新研究比較法國與德國出生的小孩,結果顯示,出生才三天的嬰兒,其哭聲已經能反映其父母所說的語言。

德國維爾茨堡的維爾茨堡大學醫療人類學家Kathleen Wermke博士與這篇研究的研究人員表示,專家非常瞭解父母的聲音,特別是母親的聲音,在子宮內就會被胎兒感受到並且記住,其他的聲音也一樣,像是簡單的音樂旋律。

那她這篇最新研究增加了什麼?她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向WebMD表示,周圍的語言影響嬰兒聲音的產生,似乎比研究人員所認知的還早。這篇研究結果發表在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的網路版。

這篇最新研究顯示,早在嬰兒唔、呣牙牙學語,或是說「媽媽」或「達達(爸爸)」之前,就已經學習了母語的模式,並在其哭聲表達出來。

【新生兒的哭聲:研究細節】
在研究中,Wermke博士和同事們記錄並分析60名健康新生兒,在出生後3至5天時的哭聲。有一半是出生在講法語的家庭中;一半是在講德語的家庭。所有嬰兒的聽力都正常,並且是足月產的嬰兒。

哭聲是自然發生的,並不是由研究人員所誘發或刺激而產生的。

法國的嬰兒往往在哭的模式中帶有語言專家所謂的上升旋律線,由低到高;而德國的嬰兒則是下降的旋律線,由高向低,旋律的輪廓包含語調的組成。Wermke博士發現,嬰兒的哭聲模式均符合他們母語的模式。

【新生兒哭泣研究:這有什麼含意?】
Wermke博士和她的同事們表示,研究成果顯示,新生兒不僅記住了周遭語言的主要語調模式,還能夠自己重現這些模式。

雖然其他的研究發現,兒童的母語會受到7至18個月時產生的聲音影響,但是這篇最新研究顯示,影響發生在更早的時候。

Wermke博士表示,模仿語言的旋律輪廓不是依賴新生兒還沒成熟的聲道,而是依賴他們自己擁有的呼吸和發聲協調系統能力。

【新生兒哭泣研究:第二意見】
馬里蘭州羅克維爾的美國語言與聽力協會臨床問題主任、語言病理學家Diane Paul博士替WebMD評估這篇研究時表示,研究顯示,周圍語言對嬰兒的影響,發生時間比專家之前所認知的還要早。

她表示,學習語言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它是在[嬰兒]聽到的環境中塑造出來的。這篇最新研究是說,時間點甚至在出生前,就被胎兒們聽到語言上的差異,嬰兒們聽到不同的旋律模式,而他們出生後就會聽到在胎兒時所曾聽過的相關旋律模式。

【新生兒和語言:給將要為人父母的一些訊息】
Wermke博士表示,父母應該繼續做已經在做的事情。她表示,父母應該從一開始就對嬰兒說話和唱歌。

Paul博士表示,研究證實他們一直告訴家長的,與兒童交談對[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雖然與腹中的寶寶交談或唱歌不會有傷害,但Paul博士表示,即將為人父母的人該有的認知是,不能保證這麼做就代表嬰兒會比那些沒這麼做的嬰兒更早會說話,或是會說得更好。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1/18

吃黑巧克力可減輕壓力


吃黑巧克力可減輕壓力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1/18 00:15
【24drs.com】Nov. 13, 2009 -- 壓力會讓人想吃巧克力,這終究是合理的;最新研究顯示,吃黑巧克力對於那些感到有壓力的人來說,是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含量的。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一條中等大小的黑巧克力棒(1.4盎司),持續兩週,可以減少有極大壓力者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及「對戰或逃跑」荷爾蒙兒茶酚胺的含量。

這項調查結果讓黑巧克力對健康的潛在益處又多了一條;例如,可可被發現含有豐富的類黃酮抗氧化劑,這與許多健康的益處有關。

此外,黑巧克力能提供其他健康益處的化合物,例如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壓、以及調節情緒等。

【巧克力打破壓力的操控】
在這篇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30位健康成人,以其血液和尿液測量在兩週內每天吃黑巧克力1.4盎司(40克)對壓力的影響。參與者在早上十點左右吃一半的巧克力;另一半則在下午三、四點吃。

參與者的焦慮程度在研究開始時就確定了。在這項為期兩週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於研究開始和結束時,蒐集參與者的血液和尿液樣本,並加以分析。

結果顯示,那些非常焦慮的人,如果每天吃黑巧克力,能減少壓力荷爾蒙含量。

研究人員也表示,黑巧克力似乎對參與者腸道的新陳代謝和微生物活動有利。

研究結果刊載在蛋白質研究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由瑞士洛桑的雀巢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所執行。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1/18
http://news.msn.com.tw/news1487429.aspx

失眠怎麼做?不間斷地想著:我要清醒!---談矛盾意象法

失眠怎麼做?不間斷地想著:我要清醒!---談矛盾意象法


【關於本專欄】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失眠的困擾,且失眠影響的範圍涵蓋了精神、情緒、記憶力及身體健康等各層面,因此本專欄希望能有效地幫助失眠患者處理問題,以及提升生活品質,讓人人能夠一夜好眠!

文.吳家碩、林晏瑄
頑皮的睡神
「當你用心尋找,它便會固執地躲在迷宮般森林裡
讓你遍尋不著
當你徜開大門時,它總是再設起一道又一道隱形的魔法牆
         讓你無法靠近
詭異的是…
當你精疲力盡、宣告無救時
它卻會帶著滿滿睡意,從你無法預期的窗口出現
驕傲且靜俏俏地溜進心靈城堡」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在學生時代上課時,或是上班開著冗長會議時,隨著講台上主講者的播放催眠頻道,眼皮便控制不住的愈來愈沉重,甚至無法控制的打起瞌睡蟲。這時候的你是不是一直告訴自己『我一定不能睡著』,而存在你心理的核心信念是不是類似『我是一個快要睡著的人』,久而久之,這樣的信念就慢慢成為事實。

同樣的道理,我們常常在臨床上看到失眠的人,有著以下的經驗,躺在床上頭腦總是好多停不下來的畫面,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奮鬥仍輾轉難眠、無法入眠,這時候則是不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趕快睡著』,可以試著想想,這時候存在心理的核心信念會是什麼……是不是類似『我是一個一定睡不著的人』,同對應的,久而久之,這樣的信念也慢慢成為失眠者最害怕的事實。

所以,此時也許可以逆向操作,採用「矛盾意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這個方法主要是告知失眠者在躺床入睡時產生一個相反的意念,即讓自己儘量維持清醒,但不可以亂動或從事其他行為來維持清醒,這個方法主要是降低患者睡不著的焦慮,讓核心信念不再是『擔心自己睡不著』。這樣的方法也的確在臨床上有所運用,也有失眠者產生很不可思議的效果,不妨試試。

(*本文作者為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實習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想看更多:請於本站搜尋關鍵字「好眠筆記」專欄http://www.commonhealth.com.tw/search/index.jsp?keyword=%E5%A5%BD%E7%9C%A0%E7%AD%86%E8%A8%98&x=13&y=11
◎延伸推薦: 【正.好眠】部落格http://happysleeping.pixnet.net/blog

中醫養肝3大招,這樣才有效

中醫養肝3大招,這樣才有效


吃保肝丸、喝青草茶就能養肝嗎?其實中醫還有更多方法。
◎PPT下載:太操勞!4個症狀檢視肝生病了嗎?

文.李怡嬅  攝影.陳德信
台灣人喜歡補身體,尤其對付肝病這個國病。
104人力銀行調查發現,約有六成的上班族認為保肝丸是保健聖品,當工作過於操勞、生活作息不正常時,就會擅自到藥局購買保肝丸顧肝。
另一項研究也指出,國內業務人員為了保肝,一年服用近600萬顆養肝產品,若以一顆藥1公分計算,堆疊起來高度相當於118座101大樓。
亂補肝可能適得其反。本身是B肝帶原的藝人石英,因為朋友介紹服用保肝的健康食品,不料過度刺激免疫反應而引發猛爆性肝炎,緊急換肝手術才撿回一命。
為什麼保肝不成反而傷肝?
其實,現代醫學的肝臟和中醫的肝,功能、症狀都大不同。
現代醫學的肝,是指單純的器官──重達1.5公斤,沒有神經,默默工作的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中心。
肝病的症狀是脹氣、消化不良、倦怠,在中醫看來是脾胃系統(消化系統)濕熱過重的問題。立委高金素梅、已故歌手薛岳,都是因為胃痛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肝癌。
火氣大、眼睛乾澀、指甲斷裂都是肝病先兆
而中醫的「肝」,則不只是肝臟而已,廣義來說還包括情緒、精神及神經系統。

以功能分類,中醫的肝系統主要負責藏血和疏泄,類似儲存身體的養分,和調節新陳代謝功能

症狀表現上,由於中醫的肝系統個性外向、活潑、亢奮,像是火象星座的「過動兒」,對外在環境及身體情緒變化常反應過度,因此疏通調節的功能一旦出現異常,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就會有眩暈、頭痛、中風、失眠、耳鳴、口乾、口苦等肝火旺盛、肝陽上亢的現象。

再來,古籍《靈樞‧脈度篇》提到「肝氣通於目」,眼睛出現不適,也可能是肝的調節功能出現異常。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古人的智慧。有中西醫背景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醫師郭忠禎解釋,肝臟健康的時候,臟器內肥嫩慵懶的星狀細胞能儲存脂肪及身體90%的維生素A。
當肝臟發炎,星狀細胞會受到一些生長因子或是發炎細胞素的影響,開始增生和製造膠原蛋白,進入活化狀態。活化狀態中的星狀細胞,會將脂肪丟掉,也釋出儲存的維生素A,造成身體的維生素A不足,因而眼睛乾澀、視力模糊、甚至夜盲症。
此外,中醫認為肝主筋、「其華在爪」,當肝血不足的時候,指甲會粗糙黯淡或出現白色細紋,甚至容易斷裂。
東方肝與西方肝的症狀有異,保肝方法也各有不同,需要同時兼顧,否則可能顧此失彼。
例如一般人解決火氣大,可能是吃點降火的青草茶或蘆薈,但是專長肝病的雙和醫院傳統醫學科副主任韓豐隆說,這些食物對消化系統來說過於寒涼,使用過多反而會讓肝病症狀更糟。
尤其是市售的保肝丸,大多以清熱解毒的古方如龍膽瀉肝湯為主材料,服用過多,「就像把冷氣開到最大,」韓豐隆形容,反而讓扮演人體除濕機的脾胃機能受寒,更不容易去濕解熱,因此別長期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草藥。

還有人可能不清楚蜆精、蜆錠也偏涼,脾胃功能不好、容易腹瀉的人最好不要當成保健食品天天吃。

◎保養中醫的肝系統,有如馴養「過動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黃伯瑜比喻,照顧中醫的肝,像是教養麻煩的「過動兒」,不能給予太多養分造成負擔,需要依照它好動的個性給予舒展宣洩的空間,又要適時安撫、馴化它,避免過於亢奮傷了身體。
一、飲食》少刺激性、多養腎食物
▼平時:中華民國中醫肝病醫學會理事長黃碧松認為,對肝最好的飲食方式就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去「激怒」它。例如油炸、燒烤等,咖啡跟茶也太燥,容易上火。
而中醫認為「乙癸同源」,乙即是肝,癸是腎,因此補腎也能同時養肝,黃伯瑜建議,可以多吃黑芝麻、黑木耳、黑豆、桑椹、黑糯米、黨參、白朮、黃耆、枸杞等滋養肝腎。
中醫的腎指的不只腎臟,還包括腦、頭髮、耳、膀胱、骨髓、生殖器等構成的系統。
▼有症狀時
1.口乾舌燥、嘴破、便秘等肝火旺盛:吃點綠豆、薏仁、蘆筍、絲瓜、蘆薈、蚌類、青草茶等清熱食物,或是有涼潤效果的木耳、桑椹、木瓜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講究治肝要「實脾」,因此感覺症狀減緩,或是吃了身體發冷、有腹瀉、悶脹感的時候,就不能再吃寒涼食物,以免傷了腸胃。

黃伯瑜的私人養肝法是行氣養血的加味逍遙散,加上能同時補、洩的六味地黃丸。在感覺身體比較虛時,會以1:1分量,早晚服用。

2.眼睛乾澀:
菊花、枸杞、決明子等都是中醫的養眼茶飲。

郭忠禎建議,枸杞、山藥、沙參加上一點玫瑰花煮粥,可以養陰補氣,也有護眼效果。

二、穴道》太衝、太谿穴   疏通肝腎經絡
太衝穴位在肝經,取穴位置在腳大拇指與第二趾骨結合處,腎經的太谿穴,在腳內踝後側1寸的凹陷處,各按壓3~5分鐘,同時保肝固腎。
黃伯瑜指出,秋冬的經絡養生最好取下半身的穴道,可以把氣血往下帶,把氣慢慢收斂,符合秋收冬藏的生理運轉。
此外,也可在右側肝臟位置輕輕推揉,長庚醫院中醫師郭忠禎說,肝臟四周有許多肝經的穴道,多刺激會保持氣血舒暢。
也可多做運動,包括游泳、氣功、導引及伸展運動,全身都能動的舒展動作最適合喜歡舒張的肝。
三、情緒》平穩、不熬夜
中醫提到「怒則傷肝」,情緒起伏過大,很容易影響到肝;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睡對時間和睡夠時間一樣重要,」黃伯瑜說。
◎保養現代醫學的肝臟,有如保養「除濕機」
肝臟出問題,表現出來的是腸胃道症狀,中醫稱為脾胃溼熱或濕寒,脾胃可說是人體的除濕機,韓豐隆形容,台灣氣候濕熱,加上許多人喜歡吃生冷食物,更容易加重人體的濕氣,四季都要注意。

一、飲食》忌寒;多補脾食物

一般人:四神湯中的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具有健脾效果,而加味逍遙散、參苓白朮散、小柴胡湯能幫氣虛者補脾胃。

素食者:吃素的人體質容易偏寒涼,食物攝取更要注重均衡,建議可在飲食中添加溫性食物如紅棗,生薑、堅果等。

慢性肝病者:慢性肝病的濕熱情形要看症狀表現對症下藥。

急性發作期或肝病初期通常熱相表現較明顯,如口乾口苦、便秘、舌質紅、舌苔黃,可適量使用清熱解毒的蘆薈、龍膽草、蚌類、青草茶等,但症狀解除就要停用。
而中、後期患者因為久病而大多屬脾氣虛體質,再吃清熱食物會更損傷脾胃陽氣,容易出現疲勞感增加、胃口不好、腹瀉等症狀,因此大多以補脾益氣兼去濕為主。
郭忠禎的一位罹患C型肝炎的女病患,長達四年肝指數都超過200(正常值在40上下),試過許多方法就是無法讓肝指數降下來,輾轉求診郭醫師,改用補脾胃搭配溫性祛濕的藥方,肝指數才降到60。
如果濕氣較重,症狀像是剛淋過雨那樣累累懶懶的、胸悶、胃口不好、脹氣、舌苔較厚。千萬別吃寒涼食物或中草藥,會讓原本已經不太通暢的脾胃氣機更被凍結,「此時應該要開除濕機,也就是強化腸胃功能,」韓豐隆說,生薑是廚師的好幫手,另外玉米鬚、鯽魚、烏魚、紅豆都有幫助。
要同時對付濕、熱,相當棘手,因為化濕要用溫藥,但清熱要用寒藥,師承中醫肝病權威馬光亞教授的韓豐隆回憶,馬教授晚年治肝病最強調保護腸胃功能,因為脾胃一垮,肝病就難治了,因此連醫生開藥方都要斟酌再三,患者千萬不要自己亂吃草藥或中成藥。

二、穴道》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可健脾

位於外側膝蓋眼下方3寸的足三里、在腳內踝尖上方距離4指寬、小腿脛骨內側、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三陰交,及在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的陰陵泉,各按壓3~5分鐘,都能強化脾胃功能,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遠離肥胖的陷阱

遠離肥胖的陷阱


黃惠鈴


身高不到160公分,66歲的洪錦蕙女士,35歲得糖尿病時,體重有六十幾公斤。
發病前,她最愛的娛樂是和左鄰右舍打牌、打麻將,甚至挑燈夜戰,從白天打到午夜還欲罷不能。
當時,她常覺得口渴、愛吃,一次可以吃5支甘蔗,而且還因太常跑廁所,被其他牌友責罵。
她一直沒有懷疑身體出了什麼問題。直到先生提醒,怎麼眼眶都陷下去,且一個月內瘦了5公斤,才查出自己得了糖尿病。
得病後,她不僅戒賭、吃藥按時,也嚴格控制飲食,外丹功也練了約莫十年,現在每天早上在公園裡帶著鄰居運動,體重也維持在42、43公斤。
在台大糖尿病友聯誼會相當活躍的「洪媽媽」洪錦蕙戲稱,她也沒想到自己會活到現在。31年的病史,目前什麼糖尿病的併發症,她都沒有。
馬丁也從來不是健康模範。他不愛運動,也從不管嘴裡吃進多少脂肪。
可是,家族糖尿病史卻逼他不得不關心自己的健康。他的父親因糖尿病,動截肢手術、眼睛也瞎了。他的姑媽也一樣。他父親最後死於糖尿病。而在一次檢查後,馬丁發現自己也得了糖尿病!
拒絕步父親的後塵,馬丁一改過去忽視健康的態度,手邊隨時帶著脂肪計算器、一本列出所有常見食物脂肪含量的書,每個星期快走30分鐘,並減掉將近5公斤的體重。
洪媽媽、馬丁其實並不孤單,事實上有許多人都和他們面臨相同的問題。
兩千兩百多年前的著作《黃帝內經》,將糖尿病記載於〈奇病論〉中。但今天,糖尿病已不在稀奇少見,甚至中外皆然。
每30人就有一個糖尿病患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1985年全球約有三千萬人得糖尿病,目前上升到一億三千萬人,到2025年預估將增加到三億人。
至於台灣,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戴東原以4%的盛行率推測,全台約有80萬人有糖尿病。80萬人散在兩千多萬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一個。
而糖尿病在大部份的國家,死亡原因都排名在前7名。但台灣自1987年以來,糖尿病在十大死因中,始終高居第五位,而且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從1978年的6.5人,竄升到1996的35.1人,連翻好幾翻,增加速度居十大死因之冠。
這個上升的趨勢如果不變,學界預估,明年糖尿病將可能成為台灣地區65~74歲老年人口中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癌症!
儘管糖尿病的重要性看來有增無減,不過,令人擔心的是,「每個知道自己得糖尿病的病人背後,可能還有另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得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指出。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去年發表的研究即發現,被調查出有糖尿病的19歲以上成人,有將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19~44歲的年輕族群中,不自知的比例更高達八成多,顯示年輕人更不易察覺身體有異。
到底什麼是糖尿病?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糖尿病已悄然貼近時,仍不自知?
糖尿病就是血糖過高的疾病,」林瑞祥解釋。當身體無法將主要的燃料來源──葡萄糖,從血液送到細胞中,太多無法正常代謝的糖就會留在血液。
過多的葡萄糖在未經使用的狀況下,最後經由尿液排出,細胞因此無法獲得成長和活動需要的燃料。
此外,血糖過高還會慢慢傷害心臟、血管、眼睛、神經和腎臟等,導致患者可能得心臟病、中風、失明、洗腎,甚至截肢。
住桃園的鄭小姐在39歲得糖尿病。她清楚記得,第一次發病住院治療時,隔床事業有成的女病人哭著求醫生,她寧願花100萬元治療糖尿病,換取不鋸掉她的腿。另一床的太太也是因糖尿病併發心肌梗塞,醫生緊急搶救。

「我當時心想糖尿病怎麼會這麼可怕!」事隔兩、三年,鄭小姐現在想來仍心有餘悸。
依據統計,糖尿病是美國20~70歲人口中,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同時,在美國不是因外傷截肢的病人中,有一半的對象就是糖尿病人。
此外,雖然美國的心臟病死亡率急遽下降,但糖尿病人的心臟病死亡率,卻仍居高不下。
去年剛從台大醫院退休的林瑞祥也指出,一、二十年前,在台大復健科裝義肢的病人,最主要是像飆車族等青少年,但最近幾年,則由糖尿病人取代。
糖尿病有兩種
而糖尿病分兩種。第一型糖尿病是指病人的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一種由胰臟細胞分泌的荷爾蒙)或製造的量很少。這種病大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生
第二型糖尿病則是病人的體內初期雖能分泌多量的胰島素,無奈身體卻無法對胰島素充份反應。這種無法有效運用胰島素的情況,稱做「胰島素抗性」。
台灣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是第二型,第一型約只有1~2%。
第二型糖尿病即使佔多數,卻像個善於偽裝、躲藏的神祕女郎,始終緣慳一面,等到有緣相見,往往才令人恍然大悟。
學護理出身的李奶奶,五十幾歲時,有一陣子常覺得腳痛。去看醫生,醫生說是蜂窩組織炎,開了一大堆抗生素給她。可是吃了藥,情況卻沒改善。
之後到美國住女兒家,有一次因腳痛得無法下床,孩子抱著她求醫,醫生證實她得了糖尿病後,李奶奶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糖尿病惹的禍,難怪蜂窩組織炎一直難治癒!
一般而言,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
■感覺口乾
■頻尿,有時每小時須解尿一次
■多吃
■體重無緣無故減輕
■視線模糊
■持續性疲勞
■(婦女)經常陰道感染和膀胱發炎,偶爾也會經期不來。
善於偽裝,難以發現
但是,「第二型糖尿病絕大部份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在相對比較嚴重時,才會出現症狀,」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蔡世澤點出癥結所在。相較下,第一型患者會急遽發病,得病約3個月就有明顯症狀。
因為難察覺,即使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仍有不少人「土法煉鋼」──以尿液裡有無聞甜而至的螞蟻,來判斷得病與否。但是,有更多人是根本沒有察覺到「神祕女郎」已隨侍在側。
尤其因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在全無症狀的情況下,漸進發病,許多人常誤以為是自己老了,身體零件難免效能減退,也就不以為意,未能及早發現糖尿病。
幾年前才從台南師範學院退休的畫家王家誠,身材高壯,喜愛爬山、游泳、旅行,健康狀況一向良好。
二十多年前,40歲左右,他開始常常覺得口渴,須大量喝水,且常覺得熱。喝冰水,還得加冰塊。浴缸裡常放滿冷水,不論從外面回家或在冷氣房中工作一陣後,都迫不及待地泡進冷水。另外,他也開始嗜吃甜食。
因南部天氣燠熱,王老師對自己大量喝水的情況,並不多疑。即使漸漸會感到疲倦、衰弱,體重也慢慢減輕,但他也只是感慨:「大概是老了!」
於是,在沒有任何「病痛」的感覺下,治療良機一拖再拖,等到最後被檢查出來有糖尿病時,竟然已經拖了十幾年。原有一等射手證明,現在他的眼睛卻因得糖尿病的關係,視力嚴重退化,且有點白內障。
一般病人可能經過5~9年的delay(延宕),已有症狀出現了,才知道自己得病,」蔡世澤說。
台大醫院眼科醫師陳慕師的調查曾發現,剛被診斷出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約24%的人有視網膜病變,顯示病程已好幾年。
年輕化的趨勢
而以往的印象是,糖尿病是屬於爺爺奶奶級的人,才會生的病,但值得關切的是,糖尿病人的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

26歲的孫春輝得糖尿病已8年左右。他在功課壓力沈重的高三上學期末,因疲倦、想睡覺,老覺得睡不飽,到檢驗所作檢查,發現血糖偏高。再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證實得了第二型糖尿病。
當醫生宣佈時,他還來不及反應,「我媽媽就當著醫生的面哭出來,哭得比我還傷心,」孫春輝回憶。他的母親也是糖尿病人,且有嚴重的併發症。聽到兒子那麼年輕就罹病,相當難過。
臨床經驗豐富的台大內科部教授戴東原也注意到:「現在可以看到愈來愈多的年輕病人。現在遇到十幾歲發病的病人,不能斬釘截鐵,認為他是第一型患者。」
病人年輕化,甚至可能是全世界的趨勢。
剛在六月底舉行的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年會中,有幾份報告都指出,原只見於成人的第二型糖尿病,近年來此類的小孩與青少年病人,「戲劇性地增加」。
戴東原記得,在去年的亞太糖尿病學會理事會中,日本學者也曾發現,過去日本20歲以前發病的糖尿病人,約90%是第一型患者。現在20歲以前發病的患者,則是一型與二型,各佔一半。
肥胖與年輕化有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一個可能的原因指向肥胖。
「現在因為肥胖的關係,促使第二型糖尿病提早顯現,」戴東原分析。
例如,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年會中發表的幾份報告,都懷疑小孩、青少年的肥胖問題,對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扮演重要的角色。
無獨有偶地,美國農業部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兒童肥胖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1982年時,美國4%的過胖兒有糖尿病,到了1994年,已有16%的過胖兒得糖尿病,比例快速躍升。
反觀國內,肥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根據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在民國78年和83年所做的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的變遷調查,發現83年每個年齡層的平均體重,幾乎比78年同年齡層的平均體重,至少多2公斤以上,多4~5公斤的年齡層也不在少數。
「我相信糖尿病在2000年以後,會非常重要,因為肥胖的人愈來愈多,」潘文涵說。
且依她現有的研究資料看來,即使某個東方人與白種人有相同的身高、體重,東方人得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卻會比白種人高。她懷疑,這可能與東方人的身體組成中,脂肪比較多有關。
中華民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張仙平更提醒,腹部的肥胖與糖尿病有關。
腹部的脂肪多,胰島素的抗性會較高,」張仙平指出。當腰圍與臀圍相比的比例,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時,就表示腹部已堆積過多的脂肪。
另一方面,糖尿病雖然不少見,但為什麼有些人會得糖尿病,有些人卻不會?
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指出,第一型患者可能因體質的關係,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病毒感染、化學物品,甚至是食物(如牛奶),引起自體免疫反應(身體裡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胰島β細胞,使胰臟的功能日漸喪失)。
至於患者佔大多數的第二型,目前則懷疑與遺傳有關。「老天爺註定他們體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要提前衰老,」林瑞祥說。
英國一項針對兩百多對同卵雙胞胎所作的研究即顯示,雙胞胎中如有一人在40歲後得糖尿病,另一人得病的機率高達97%。
雖然遺傳決定誰得向糖尿病報到,不過幸運地是,遺傳並非唯一的因素。
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曼森即指出:「至少有75%新增的第二型糖尿病例,都是可以預防的。」
改善生活習慣,降低罹病機率
糖尿病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無論你現在幾歲,高纖低脂的飲食、經常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都能降低罹病的機率。
「有糖尿病的家族病史,就好像槍雖上了膛,卻不一定會帶來傷害,生活習慣才是扳機扣下的關鍵,」美國生活方式中心健康教育專家高立妙喻
例如,如前所述,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的危險因子。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研究157名肥胖又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發現只要體重減輕將近5公斤,得糖尿病的機率就可降低31%。
張仙平的父親及已過世的母親都是糖尿病病人,她有很強的家族病史,加上她生老二時,老二體重超過4公斤,更使她極可能會得糖尿病。
學營養的她,除了注意均衡適量的飲食外,更保有運動的習慣。雖已年屆50,但她仍體態輕盈,保持理想體重,很多比她年輕十幾歲的學生還比她胖。
無法根治,但可控制
「我將來可能還是會得糖尿病,但我這麼做至少可以延緩它發生,」張仙平強調,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其必要。
雖然,不論第一或第二型糖尿病都無法根治,但卻是可以控制,而且也必須獲得控制。病人必須學習和糖尿病和平共處。
「糖尿病其實不是多嚴重的病,不會對人的生活品質造成太大打擊,」蔡世澤以饒富哲理的口吻鼓勵,面對糖尿病,其實只是「生命與生活的選擇」。
生命只有一條路──從生到死,但生命的過程──生活──卻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式,」他說:「糖尿病只是其中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82歲的張木得糖尿病已三十多年。得病後,有一度他心想自己的人生大概要走到盡頭了,便為自己的後事作好安排。現在,他不僅沒有任何併發症,外表看來也頂多60出頭。
住在陽明山上,有一陣子他進台北市區的方式是騎腳踏車。不過,後來因醫師擔心他的安全才作罷。
一、二十年來,他力行晚上6點吃飯,8點睡覺,4點或4點半起床、運動,生活規律正常。
雖然得了糖尿病,但他卻比許多老朋友活得還久。他將健康的祕訣歸因於,凡事要樂觀、淡然處之。
看事情的角度可正可反,糖尿病人面對疾病,也不應例外。
糖尿病其實是個長壽的病,因為你更懂得飲食要均衡、健康,懂得保健,」張仙平提醒。
用心對待,認真與病共處,糖尿病也可以是生命旅途中的轉機。
審稿專家:耕莘醫院醫務部及社區健康中心顧問醫師林瑞祥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33.aspx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元氣食物,讓你全天不斷電

元氣食物,讓你全天不斷電


該怎麼吃,才能緊急充電又不發胖?

文.梁嫣純

許多忙碌的現代人,頭腦清醒的速度,總是趕不上匆忙的腳步,早上在公車上失神搖頭撞窗戶,下午又對著桌子猛點頭……。
這時除了靠意志力撐下去,吃對食物也可以幫助你。
在對的時間吃對食物
「食物可以改變頭腦,」專研遺傳因子、蛋白質構造及藥物設計的日本生命科學作家生田哲博士,在《大腦元氣飲食》(天下出版)書中指出,我們的頭腦時而清楚、時而遲鈍,心情有時輕鬆、有時消沉,跟我們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如何進食大有關係。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黃士懿認為,要管理好一整天的能量,三餐的飲食內容是關鍵。
早餐別只吃麵包
早餐吃得好,就像汽車上路前加滿油一樣,不必擔心半路上能源耗盡。
「早餐吃對了很重要,」想要一整天的精神都保持在最佳狀態,黃士懿建議,「早餐不要只吃兩片麵包就打發,」一定還要搭配品質好的蛋白質類食物,例如牛奶、蛋類、起司、肉類等,「澱粉和蛋白質的攝取比例最好是1:1。」
黃士懿舉例早餐以兩片麵包為主食,夾上火腿、起司、1~2顆蛋、幾片黃瓜或番茄,配上1杯牛奶或果汁,就是能提供一天精力的「元氣早餐」。

擔心吃太多會變胖嗎?黃士懿表示,早餐吃的食物有一整天的時間消化代謝,不必擔心吃太多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此外,不論哪一餐,儘量選擇不會讓血糖急遽上升的「低升糖指數(GI,Glycemic Index)食品」,例如雜糧麵包、五穀饅頭、胚芽米等,才不會造成血糖值的不穩定。而且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是精力的來源。

「食用精製白土司和白米飯會比冰淇淋讓血糖值上升的速度還要快,」生田哲博士表示,高度精製的澱粉沒有纖維等雜質保護,被腸酵素分解的速度極快。

吃進「高升糖指數食品」後血糖值會急速升高時,人體將釋放大量的胰島素,讓血糖值急速下降,而低血糖會讓人產生疲倦感。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為了提升血糖值,又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造成血糖值又飆高,於是胰島素又再大量釋放……血糖值因此高高低低,情緒也因為腎上腺素而起伏不定。

中餐澱粉少為妙
「下午第一堂課的昏睡效應」,不是老師教得不夠精彩,也不能全怪學生不夠用功……其實,可能是食物惹的禍。
早餐和中餐的時間很近,如果早餐吃的好,中餐自然不必吃太多。但是早上匆匆忙忙來不及吃早餐,硬撐到中午打算大吃一頓的大有人在,不僅對身體不好,也對頭腦清醒不利。
有間咖哩專賣店的門口張貼著:「中餐吃咖哩,下午開會精神好」的主張。黃士懿教授分析,咖哩的辛香料確實能夠短暫地達到提振精神的效果,但是燴飯型式的中餐熱量太高,一盤的米飯加上馬鈴薯都是澱粉,是造成血糖上升、讓人昏昏欲睡的危險食物。
「中餐以不讓血糖飆高為原則,」澱粉類的食物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到兩碗飯或兩團麵),多吃些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有助於分解早餐所剩的醣類及胺基酸(蛋白質的基本單位),產生能量,黃士懿指出。
生田哲博士分享自己恢復鬥志的經驗,每當累到說不出話的時候,他常常吃豬肝炒韭菜、醋漬大蒜(用醋醃製的大蒜)、炒洋蔥等料理來提神。

相傳在好久以前,洋蔥和大蒜是用來分配給在炎熱沙漠中建造金字塔的勞動者,使他們得以禁得起繁重勞役的「戰鬥食物」。在金字塔內部還有記錄大蒜耗費費用的象形文字。

因為這些食物中的硫化丙烯(Allyl Sulfides),可以幫助身體吸收維生素B1,幫助將能量注入疲勞的頭腦與身體。但為了口氣清香,吃完別忘了刷牙。

如果不怕辣的話,「想要一舉讓頭腦恢復清醒,最棒的就是吃辣椒了,」生田哲形容,「一種莫名的快感,連人好像也變得熱情起來。」

生田哲表示,辣椒能夠讓交感神經興奮,促使代謝活潑化。感覺到辛辣的腦部,會釋放出「覺醒物質」正腎上腺素,達到提神醒腦的作用。同時也會釋放出「腦內麻藥」可是,每個人對辣的忍受度不同,必須量力而為。而且經常大量食用,會變得習慣刺激,效果就會減弱,要懂得拿捏。

晚餐愈簡單愈好
擔心身材變形,晚餐千萬不要吃太多,因為一天的活動已經接近尾聲,吃進去的食物不像早餐一樣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
黃士懿教授建議晚餐時高蛋白食物(例如肉類)的份量要少一點,否則精神太亢奮,睡不好會影響隔天的戰鬥力。澱粉類的食物可以吃,但不宜多,以免發胖。
想要釋放壓力,生田哲博士建議多吃富含礦物質鈣和鎂的食物,對於興奮的神經具有安撫鎮靜的效果。含鈣食物有乳製品、大豆、綠花椰菜、昆布、海帶等;含鎂食物有胚芽米、葵花籽、毛豆、高麗菜等。
黃士懿歸納三餐的飲食原則,「早餐量多質要好,中餐儘量簡單,晚餐要更簡單,」他自己就是靠飲食掌握一天能量的實踐者。
緊急充電!恢復元氣的食物
下午3點,又到了「精神萎靡」最常發作的時段。「精神不好最大的原因,是腦中含氧量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系主任黃士懿認為,影響因素除了體內的營養素之外,「環境中的含氧量也是一個重點。」
頭昏腦脹、眼皮又不聽使喚?走到陽台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再來點恢復元氣的食物,幫大腦做做「有氧運動」吧。

◎喝杯水:
讓身體保存足夠的水分,是趕走疲勞的方法之一。

美國醫學網站「WebMD」的健康及臨床減重營養指導員妮爾曼博士(Kathleen M Nelman, MPH)指出,低血糖、脫水、感覺無聊、或睡眠不足,是造成午後疲倦(或任何時段精神不濟)的原因。

除了喝水,來杯好茶也有相同的效果。可以在辦公室裡,準備自己喜愛的茶葉,累的時候,泡杯茶提提神吧。

◎能量點心:
低血糖的時候來點甜食(例如巧克力),能夠有效地帶來活力。

但是營養學家妮爾曼認為,一般的糖果或咖啡因食物對於疲勞的幫助,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應該補充富含碳水化合物(醣類)及低脂的蛋白質點心。

例如水果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而且還能補充水分、纖維質、維他命及礦物質。但如果想要維持數小時的能量,最好加上低脂的蛋白質食物,例如低糖優格、脫脂牛奶、低脂起司等。

此外,她還推薦幾種「能量點心」,例如低脂起司搭配全穀餅乾、白煮蛋配一杯果汁……。但是,別忘了點心的熱量,酌量攝取以免發胖。

◎柑橘類水果:


「精疲力盡的時候,吃點柑橘類的水果,可以一掃疲憊感,」日本生命科學作家生田哲博士解釋,橘子、檸檬、柳橙、金桔、柚子等柑橘類的水果含有檸檬酸,可以幫助大腦分解乳酸這種疲勞物質。

而且柑橘類水果中的檸檬酸和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質吸收,鐵能製造運送氧氣的血紅素,避免大腦缺氧而昏昏欲睡。

生田哲指出,許多女性都有缺鐵的問題,經常發生頭痛、臉色不佳、容易疲倦、焦慮急躁等症狀。但要有效地從食物中吸收鐵質,建議搭配柑橘類的水果一起吃。例如:烹煮過的雞蛋搭配一杯柳橙汁。

中醫藥膳為你補氣
疲累的感覺就像是身體洩了氣一樣的無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江裕陽醫師指出,「疲倦就是氣血不足的表現,」而吃東西的目的就是為了補氣,「補氣才能產生能量。」
面對市面上許多標榜人蔘、靈芝、冬蟲夏草……養生功效的健康食品,江裕陽認為無論是藥材或食物,天然的都比人工加工的效果好,「只要是食物都對健康有益,就連米飯也是健康食品。」
此外,「人有個性、物有物性、藥亦有藥性,」江醫師提醒必須依個人的體質狀況吃對的東西,例如蔘片是溫熱的屬性,適合體質虛寒的人補氣,口乾舌燥的人服用反而火上加油。江裕陽強調:「只要對症下藥、吃對食物,就算是很便宜的材料,都是上等的藥物。」
家傳五代中醫的江裕陽練了10多年的氣功,他親身體驗「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的道理,認為不應忽視疲勞的警訊,「累了就要去睡覺、休息,不要硬撐,」而且平時就要規律運動,養生健身。
針對壓力大的現代人,江主任提供了幾帖日常養生藥膳,雖然不是速效的補充體力,但他強調「慢慢累積的疲勞,應該慢慢地調整回來。」

◎桂圓茶

功效:補血安神
材料:桂圓肉3錢、紅棗(剝開)3錢、黑糖適量
做法:
1.以1000cc的水將所有材料煮沸後,再用小火煮約10分鐘即可飲用。
2.喜甜食者,可酌加黑糖。

說明:
1.適合久病虛弱、失眠者,氣血不足,倦怠乏力,氣色淡白者。
2.龍眼肉性甘溫,入心、脾二經,善補氣血,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甕氣,為滋補良藥。
3.紅棗甘溫,亦可補脾氣、養陰血。配合黑糖補充能量,養血安神效果尤佳。

注意事項:桂圓茶性屬溫補,口乾舌燥、火氣大者少用。

◎八寶粥

功效:健脾、安神、補血
材料:桂圓肉、山藥、蓮子、薏仁、紅棗、芡實、白扁豆、百合各10克、糯米150克、黑糖適量
做法:
1.八味藥加水煎煮40分鐘。
2.再加入糯米熬煮成粥。
3.依個人喜好,加入適量黑糖調味。

說明:
1.桂圓、紅棗、百合、蓮子,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
2.薏仁、山藥、芡實、扁豆,可以健脾養胃。

注意事項:本粥對於健忘失眠、氣血虛弱者尤其適宜。

◎補氣提神湯

功效:補氣提神
材料:絞肉300克、黃耆1兩、黨參3錢、麥門冬5錢、五味子1錢、紅棗8枚
做法:
1.藥材先用1000cc的水煮沸後,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去藥渣。
2.將絞肉揉成小丸狀,置入藥湯中,再用小火熬煮20分鐘,亦可放入電鍋中煮熟,加鹽調味即可。

說明:
1.黨參、麥門冬、五味子具有補氣斂汗、養陰生津、強心安神的功效;搭配黃耆、紅棗,可以增強抗病力,對於情緒低落、懶言少氣者,具有療效。
2.發育中的小孩,抵抗力差、體力不足、精神不振者,在沒有感冒的前提下,可用本方強固體質。

注意事項:高血壓或火氣大者,黃耆量宜減半。

維他命、提神飲料真有那麼神?
吃維生素B群比單吃B1、B2……有用
「勞動力旺盛或壓力大時,補充維生素B群,真的有點效應,」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系主任黃士懿解釋,人體在肌肉緊繃、精神緊張時都會比平時消耗更多的能量,消耗能量時就需要維生素B群的幫忙,使代謝過程更順暢,也在神經傳導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自己有時遇到工作壓力大、或前一晚沒睡好時,也會補充維生素B群為自己充電一下。
B群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溶解於尿液中被排出體外,成員有8個:B1、B2、B6、B12、菸鹼酸、泛酸、葉酸、及生物素,雖然各有功能,但是「B群一起吃的生物利用率,比單吃B1、B12……更好,」黃士懿建議。

並且應依標示的建議劑量服用,在早餐或午餐後吃皆可,「但比較不建議在晚餐後服用,怕影響睡眠。」黃士懿說。

提神飲料小心不要養成習慣!

黃士懿分析市面上的提神飲料,大部份的成分是維生素B群及牛磺酸,「B群可以瞬間讓精神變好,牛磺酸可以護肝,」他進一步解釋,牛磺酸可以讓肝機能比較正常,降低體內的含氮廢物(例如尿素、尿酸),提高氧氣的利用率,降低大腦的缺氧率,就可以改善昏昏欲睡的症狀。但是牛磺酸的效應,必須等4~6小時後才開始,「喝提神飲料可以瞬間提振精神,是因為維生素B群而不是牛磺酸,」黃士懿教授表示。

「只要不養成習慣就好,」他很擔心有些人每天時間一到就得喝一瓶再上路,「每天都這麼累,是生活作息出了問題,不能只靠提神飲料來支撐。」

落枕,該怎麼辦?

落枕,該怎麼辦?


【關於本專欄】喜歡寫作,紀錄生活;喜歡運動,樂於分享;生活隨筆,專業分析;只要是身體有「痠、痛、麻、脹、無力」的時候,都可以在復健科醫師林頌凱的網路專欄,找到實用好方法!

文.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接近中午,原本掛號的病患已經全部看完,我正在準備收拾東西離開的時候,掛號櫃台打來了個電話,說有個病患剛來醫院,身體很不舒服,能不能幫他加掛個號。當然,我不會拒絕,我答應留在診間等他過來。
不一會兒,一位焦急的媽媽帶著還穿著學校制服的小朋友走過來。小朋友還背著書包,掛著的水壺叮叮咚咚的左右搖晃。比較特別的是,雖然小朋友三步併成兩步的往診間跑過來,但是他的身體上半身卻直挺挺的僵著,就好像綠野仙蹤卡通裡的機器人被獅子追趕時跑步的樣子一般。看著小朋友的姿勢,我心裡已經知道大概發生了什麼事。
「醫生啊!真不好意思,耽誤你下班。我們家小寶早上起床的時候喊著脖子痛,但是因為那時候趕著出門,我也沒有特別去理他說了些什麼,沒想到剛剛學校老師打電話來,說小寶痛到在保健室裡大哭,我才知道事態嚴重,趕緊去把他接回來看醫生。他要不要緊?他要不要緊?」
我請小寶作了幾個轉頭的動作,他就像機器人一樣,脖子連著整個上半身都跟著動,不敢做出太大的轉頭動作。我接著壓壓他的脖子和肩膀,當我壓到脖子後面的某一點的時候,他卻好像觸電一樣的彈了起來,苦苦哀求我不要再碰他。我接著檢查小寶的神經功能,他兩隻手都很有力氣,也沒有神經麻痺或手麻的現象。

「媽媽,不要怕,小寶只是脖子後面的肌肉拉傷,也就是所謂的『落枕』。」

「落枕?小孩子也會落枕?我怎麼都沒聽說?我看他那麼痛,很怕會不會是長什麼東西,要不要照個X光片或什麼的確定一下?」媽媽很懷疑的問著。

「媽媽,身體上到處的肌肉都可能會不小心拉傷,而且這是不分大人或小朋友的。痛當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我們都會負責幫你把原因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小寶的症狀很明確,真的不需要多照個X光片,而且肌肉拉傷去照片子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不要太擔心,這兩天請小寶不要太好動,不要去作會痛的動作,我會給他吃一點藥來放鬆肌肉,媽媽再幫他熱敷幾次,兩天後小寶又是活蹦亂跳的!」

症狀
.突然的頸部疼痛,通常是一邊。
.嚴重時候連輕輕的轉頭都會痛,所以只能歪著頭,動作像機器人一樣。
.很少會有手麻的現象。
造成原因
.長時間歪著頭工作。
.最近換枕頭睡覺。
.天氣變冷,身體變僵硬。
很多人會以為落枕是因為睡姿不良的關係,甚至會懷疑是不是枕頭的問題。事實上,大部分的落枕是因為白天時長時間歪著頭工作或開車,肌肉長時間不正常的收縮而導致循環不良,甚至是發炎的現象。這樣子發炎的反應在睡覺期間慢慢累積,慢慢的變嚴重,一直到睡醒要活動時我們才發現。即使是常常落枕的人,也應該先看看自己平常的坐姿、站姿是不是正確,而不是一天到晚換枕頭。
容易發生的族群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生。
你能做的事
.暫時換回原來的枕頭。
.局部熱敷。
.在不痛的範圍下作肌肉的伸展。
.如果兩天以後越來越痛,或是一個星期後都沒有改善,到醫院請復健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檢查。

醫師能為你做的事
.藥物治療。
.復健治療:熱療、超音波、電療、運動治療。
.局部注射:在很不得已的情形下會直接注射在拉傷的肌肉。
復健
.不要因為痛就完全不敢動。要在脖子不痛的範圍內作伸展與關節活動度的運動。
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一般在一個星期以內會完全恢復。
.但如果處理不當,例如在剛發作的時候就去推拿,可能就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
落枕其實是單純的肌肉拉傷,即使不治療也會在一個星期以內完全恢復。剛落枕的時候因為很痛,所以有些病患會很緊張,擔心長骨刺或腫瘤,常會要求照X光來確定病因。
事實上,只要是有經驗的醫師,要區分肌肉或是骨頭的問題是一件滿容易的事。肌肉拉傷用X光檢查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堅持要照X光,只會讓自己身體吸收不必要的放射線罷了。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想閱讀更多,請搜尋關鍵字「痠痛便利貼」。

◎延伸推薦:林頌凱醫師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painfree-forall/

節食會喜怒無常?試試低脂飲食吧


節食會喜怒無常?試試低脂飲食吧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1/17 00:15
【24drs.com】Nov. 9, 2009 -- 如果你正設法減掉多餘的體重,而且在衡量要選低脂飲食還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你可能要考慮這篇節食會喜怒無常的最新研究結果。

這篇發表在內科醫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吃低脂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短時間內的情緒能獲得改善。

但是,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好心情無法持續。

這篇研究的對象是106位住在澳洲阿德萊德的過重與肥胖成人,平均年齡50歲。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被分配吃低脂飲食一年,另一組被分配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一年。

快速瀏覽一下這兩種飲食:
低脂飲食:46%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24%的熱量來自蛋白質、30%的熱量來自脂肪(飽和脂肪不超過8%)。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4%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35%的熱量來自蛋白質、61%的熱量來自脂肪。

兩組參與者每天的熱量相同,他們在為期一年的研究期間也定期與營養師見面,而且要完成多次的情緒調查;截至當年底,兩組參與者都減少相同的重量,大約30磅。

剛開始兩組的情緒都有改善,這並不令人驚訝,當人們開始減少額外的體重時,研究人員預期會看到情緒反彈。

但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並沒有讓較好的情緒持續,在年底時,他們的心情又回到節食和減肥前的原點;然而,吃低脂飲食的人情緒持續改善。

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吃低碳水化合物的人對心情的好處會消失。但是研究人員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太硬,與人們習慣吃的方式非常不同。

包括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Grant Brinkworth博士在內的研究人員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目前可能已經從正常的飲食模式中被去除,它成為很多工作和社會的負擔。

Brinkworth博士和同事們指出,雖然參與者在短期內或許可以滿足這個飲食模式呈現出來的挑戰;但從長遠來看,它可能增加參與者的孤立性,對情緒有負面的影響,而研究結果提供了這個影響一個可能的解釋。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1/17

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幫孩子尋找生命的歸屬

幫孩子尋找生命的歸屬


【關於本專欄】多重身份、多元題材,從樂活、環保、親子教養到公益、旅遊,抱持著別煩惱過去、擔心未來的生活哲學,人氣部落客李偉文的網路專欄與您快樂分享,聰明過日子。

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偉文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提醒大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歸屬,如此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也是人類社會能夠不斷地進步與發展的來源,他把這種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歸屬用「天命」這兩個字來描述,指的是「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這兩種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發現,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事實上,有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也不見得是自己最擅長做的事,因此都活得不快樂,也不會很有熱情很有活力地面對每一天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快樂,可是往往這些焦慮的家長愈是想幫助孩子,卻反而讓他們離自己的「天命」愈遙遠,我想這是因為父母親們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必須選擇那些職業,獲得那些能力或身份,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所謂成功,因此就壓抑了孩子真正的天賦與興趣。
若是孩子從小就有非常特殊的能力與興趣,那當然很棒,家長要從旁引導,並且加深加廣地進入那個領域。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在求學階段,也許沒有非常特定的偏好或很傑出的表現,這時候父母親有機會的話儘量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然後有耐心地從旁觀察。

不過若以務實的層面來思考的話,孩子的興趣或天賦也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尋找與發展,但是在他們上高中沒多久就要選填科系或志願的時候該怎麼辦?的確,每年一到考試選填志願或畢業準備找工作時,大部份的家長恐怕都會相當傷腦筋,該給孩子什麼建議?
我們或許瞭解要支持孩子的興趣與意願,可是,假如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呢?也有可能即便我們願意當個開明的父母,放手讓孩子決定,可是孩子有沒有可能也會被社會價值觀所左右,只看到職業中光鮮亮麗或接受鼓掌與榮耀的一面,不清楚每個行業背後所需的準備或努力?
當然,現代有各種性向測驗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能力所在,但是每種書面評估都有其限制,就像我們正經八百詢問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時,往往一時間也說不出來。
我覺得協助孩子選擇職業時,有二個指標可以參考,第一是回應內心最浪漫的呼喚。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觀察他們對什麼人物典範會感動,對於那一類的故事或電影會反覆再看,這些會觸動孩子內心的事物就是他們熱情之所在。我相信每個人對於不同行業的代表人物,喜好或感動的程度一定是不一樣的,家長可以刻意挑選以不同職業為主角的小說或電影或連續劇,陪伴著孩子一起閱讀觀賞與討論。

第二個指標是最現實的條件,也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行業真實的24小時生活,不是外表的成就,而是從事那個職業的人平常的作息,最起碼孩子要能接受那種生活。這是避免孩子只是從那個行業外表的光鮮亮麗或是傲人的社會評價所惑,不了解背後必須付出的代價或真實的工作內容。
工作佔據了我們一天大部份的時間與精力,因此職業的選擇對孩子的未來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父母必須協助孩子認識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以及所需要的準備與個人條件。有了這些初步的瞭解之後,若能再進一步認識各行各業的人,找到會感動自己的人與職業時,那就更棒了!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想閱讀更多,請搜尋關鍵字「樂活時代」。
◎延伸推薦:李偉文部落格

洪蘭:別叫孩子圓你的夢

洪蘭:別叫孩子圓你的夢


文.洪蘭
有位媽媽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警察來到時她振振有詞地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才會把孩子打成這個樣子。我看到這則新聞非常恐懼,這個觀念很錯,孩子一定要先是鐵,打了才會成鋼,如果根本不是鐵,打死了也不會成鋼。父母不能不論孩子本質是什麼,就一味要求他和別人一樣,更不能因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期而去痛打孩子。
時候未到 要求太多變成壓力
孩子開竅的早晚有基因上的關係,如果父母小時候就是學習比較慢,那麼現在孩子學得慢可能是他成熟得晚的關係,不是他的錯。成熟晚並不代表笨,只表示時候未到,當他成熟後可以和別人做得一樣好。
「成熟」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發育好了,孩子自然會做,在成熟之前要求他是強人所難,任何事情超越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太多的壓力孩子會恐懼而逃避,學習的效果反而不好。每個人大腦成熟的時間和快慢是不一樣的,很多大器是晚成的。同卵雙胞胎的大腦造影圖片也顯示雖然來自同一個家庭,但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仍然不同,因為他們後天的經驗不同。因此,父母不能拿孩子跟別人比,他的基因跟別人不同,後天的環境也不同,這樣比不公平,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該鼓勵他,孩子只能跟自己比。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非常好的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任何事情不論多微小,只要超過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過長、過大的壓力會殺死海馬迴的細胞,使孩子的記憶衰退。不要叫孩子圓你的夢,因為那是你的,不是他的,更不要常說「你讓我很失望」,這種話只會使孩子放棄自己。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當一隻狗怎麼做都不能改變環境時,牠會放棄嘗試,到後來環境改變了,牠有機會可以翻身時,牠也不會去做,因為牠已經習慣牠的悲慘了。
別輕言失望 別讓孩子放棄自己
「先前的經驗會決定後來的行為」,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地方,看到現在小學生也要上大夜班就深覺台灣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如果我們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小三、四年級學生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去補習班,就難怪最近的調查發現國中以上的人,五個有一個曾經想過自殺。紀伯倫的話是對的,孩子透過我們來到人間,但是他們不是我們的化身,不要因昨日我們的觀念去限制明日他的發展。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原文刊登於20091111聯合報,授權天下雜誌群刊登。)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多人感嘆,生了孩子,才知父母難為!別急著搶當直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左右。

文.林玉珮  攝影.陳德信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父母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3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6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