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不只抗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紅酒還能防蛀牙!


不只抗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紅酒還能防蛀牙!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2/04 00:47
一直以來,睡前一杯紅酒被認為是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抗老化的好方法,沒想到,現在又被證實,紅酒還可以防「蛀牙」。根據義大利研究發現,紅酒由於富含前花青素,可阻止牙齒細菌活動,讓牙齒細菌不再傷害牙齒砝瑯質,也就是「防蛀牙」。根據最新一期的《食品化學期刊(Food Chemistry)》,義大利研究人員發現,紅酒內含的前花青素可以成功阻止「轉糖鏈球菌」附著在牙齒、唾液。「轉糖鏈球菌」是造成蛀牙最主要的細菌,專靠糖分維生,一但附著在牙齒砝瑯質上後,就會開始進行脫礦質作用,利用酸性物質在牙齒上打洞。
事實上,08年就有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葡萄酒在製作過程中所丟棄的皮、仔似乎能阻止蛀牙細菌活動,而現在義大利的研究人員更證實這項猜測。前花青素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抗氧化聖品,還可以保養泌尿系統及心血管,甚至具有良好的抗癌功效,現在又被證實可防蛀牙,真的是作用無窮。
不過,雖然平平都是葡萄酒,白葡萄酒不但不但防蛀牙,反而還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容易侵蝕牙齒。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12/04

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診斷肺栓塞時有兩倍機會發現其他病變


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診斷肺栓塞時有兩倍機會發現其他病變
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2/04 00:15
【24drs.com】November 23, 2009 — 根據發表於11月23日內科醫學誌的研究結果,急診室使用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ms,CTAs)評估急性肺栓塞病患,意外發現肺結節或腺病的機會是發現肺栓塞的兩倍以上。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William B. Hall醫師等人寫道,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上的小肺結節可能代表支氣管肺癌;不過,這些病灶大多可能為良性。意外發現有肺結節可能會造成病患極大的焦慮,通常需要追蹤多次X光檢查以及其他診斷方式。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評估此類意外發現時的盛行率和處置的運用。

研究者回顧在一間每年有50,000人次就診之大型教學3級照護醫院急診室589例肺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的結果;病患的平均年紀為53歲(範圍:34 – 72 歲),63%是女性。

研究者報告指出,有55例CTAs (9%)發現肺栓塞,195名病患(33%)則是發現其他的診斷。

總共有141名病患(24%)是新的意外發現,需要臨床或X光追蹤。肺結節是最常見的意外發現,總共發現127名病患(22%),其中73人是新發現。

作者們指出,使用目前的臨床指引,96%新意外發現的肺結節病患可以建議使用追蹤電腦斷層或其他方式。此外,有51名病患(9%)的新腺病需要追蹤。

作者們指出,此研究的主要限制是,只在一個3級照護中心進行,因此結果無法一般化到其他機構。另一個限制則是,回溯型研究設計可能在病患取樣上有偏差。

他們結論表示,在急診室評估急性肺栓塞時,建議使用CTA這種全面性方法,以確認臨床風險和獲得較多診斷。

作者們指出,一線照護醫師應更熟悉建議用來評估肺結節的方法,因為增加急診使用CTA可以發現更多這些病灶。

以色列Kaplan醫學中心的Ami Schattner醫師在編輯評論中形容此研究為一個重要研究。

他寫道,這些發現強調,這些意外的無症狀發現,數量是肺栓塞的2.5倍,這足以讓我們審慎評估大量使用CTA於肺栓塞的相關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進行CTA時的放射線和顯影劑曝露;異常腎功能和對顯影劑過敏會造成這類病患的手術風險;另外,婦女、年輕病患、重複檢查的患者需考量X光射線風險。

Schattner醫師寫道,許多有症狀的肺部或胸腔疾病患者是以CTA發現,這似乎是支持此項檢測的強力理由,不過,Hall醫師等人報告的資料強烈認為,多數病患有共同狀況,呼吸困難或胸痛等不同診斷,可以用臨床方法和簡單的輔助試驗,如品質良好的(不是攜帶型的)胸部X光機和心電圖。

Schattner醫師結論表示,CTA應保留給住院病患或換氣/灌注掃描結果不確定、胸部X光有異常發現、結果不一致、有類似主動脈剝離之不尋常發現的病患。

他寫道,掃描技術預期會有進步,例如單光子放射[CT換氣/灌注] 閃爍造影術,可以進一步減少非診斷檢查的研究,幫助將情況恢復到肺栓塞疑似案例的評估用途上。

Hall醫師和 Schattner醫師皆宣告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2/04

在職場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保持沉默有害


在職場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保持沉默有害國際厚生
更新日期:2009/12/04 00:15
【24drs.com】Nov. 23, 2009 -- Nov. 23, 2009 -- 老闆不喜歡發牢騷的人,但最新研究顯示,受到不公平待遇後默默處理的男性,未來心臟病發作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由斯德哥爾摩大學Constanze Leineweber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發表於流行病學和社區衛生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的報告指出,在工作上受到不公平對待後最常保持沉默的男性,心臟病發作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研究對象為參加斯德哥爾摩工作、脂肪與纖維蛋白原(Work, Lipids and Fibrinogen)研究的工作場所員工,研究期間為1992年至1995年,本次研究共調查了2,755位沒有心臟病的男性員工。

最初的篩檢包括評估風險因素,例如高膽固醇與血壓,以及一般的生活方式,並且評估這些男性對於在工作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時的處理方法。研究也從全國住院治療和死亡紀錄中蒐集這些男性的相關資料,看看截至2003年為止,是否有心臟病發作或死於心臟病的案例。

研究人員表示,截至2003年為止,共47名男性有心臟病發作或死於心臟病。

研究人員發現,至研究結束時,隱忍處理的方式與心臟病發作或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更大有關。隱忍處理就像是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不說話或是走開,這事情就這樣過去;相反的,公開處理就是與人正面交鋒或是抗議受到不公平待遇。

研究人員指出,較少隱忍處理的男性,其死亡或有心臟病的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們相信他們所觀察到的這種關聯性是確實存在而不是巧合;如果隱忍處理和心臟病增加的確有因果關係,那麼,避免忍耐可能會讓你比較健康;其他研究也顯示,不公平待遇較少,也可以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病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研究人員也承認,在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後,要如何處理才是健康的態度,他們並沒有答案。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12/04

7原則,吃對食物好好睡

7原則,吃對食物好好睡


黃惠鈴


1.來點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睡前喝杯熱牛奶,是長久以來給睡不著的人的建議,為什麼呢?因為奶製品含色胺酸,一種有助於睡眠的物質。
不過,有些人喝了牛奶反而有脹氣等不適症狀,不見得適合,不妨試試其他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香蕉、堅果、芝麻、蜂蜜、高纖餅乾,和動物性食物(牛肉、豬肉、鱈魚、鮭魚等)。
需注意的是,肉類是高蛋白質的食物,比較不容易消化,就算想吃,也要很少量。
2.補充碳水化合物
乳製品要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才能增加血液中,有助於睡眠的色胺酸濃度。所以如果睡前有點餓,想吃點宵夜,可試試一碗加了牛奶、優格、餅乾的麥片,或麵包和起司。
但記得要避開也含高糖份的澱粉類點心,以免血糖變化影響睡眠。
3.餓得話,睡前吃點小點心
餓著肚子上床會干擾睡眠,因為飢餓的感覺會讓人睡不著,有些研究甚至認為,試圖減肥的人,反而可能更常醒來。
如果你為失眠所苦,吃點東西可能有助於入睡。不過,只能吃些小點心,吃太豐盛會對腸胃系統造成壓力,上床時反而不舒服,難以入睡。
4.少吃點脂肪
研究發現,白天吃太多高脂肪、油膩的食物,晚上就愈難睡得好。
5.注意躲在細節的咖啡因
明明已經戒掉晚上喝咖啡的習慣,為什麼還睡不好?事實上,即使一些咖啡因濃度也會干擾睡眠,例如巧克力、可樂、茶還有低卡咖啡。
想要睡得好,中午過後還是少碰含咖啡因的食物為妙。另外,有些成藥或處方藥也含有咖啡因,例如止痛藥、減肥藥、感冒藥、利尿劑等。這些藥物含的咖啡因可能和一杯咖啡一樣多,甚至更多。用藥時,記得看仿單上有沒有註明藥物會影響睡眠,或造成失眠的提醒,必要時,跟醫生討論是否換藥或停藥。
6.睡前別貪杯
睡前小啜或許可以讓人更快入睡,但卻會讓人夜晚更常醒來,睡得比較不舒服、沒有獲得充分休息,還會頭痛、流汗、作惡夢等。如果你非得晚上喝點酒,每喝杯酒就喝杯水來沖淡酒精作用。
在林口長庚醫院看睡眠障礙門診的復健和社區精神科主任許世杰更叮嚀,失眠的人絕對不可喝酒,但卻有三、四成失眠的人誤以為喝酒可幫助入睡,不知道酒的依賴成癮性,會比藥物更高,會愈喝愈多。

高醫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徐崇堯也提醒,如果既吃安眠藥又喝酒,因為兩者都作用在「GABA」這種腦部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強大的效果,反而有病人因此一覺不醒。
7.留意重口味、辛辣食物的威力
飽吃一頓後很難睡得舒服,因為睡覺時消化系統運作減緩,胃排空速度慢。

而且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曾屏輝指出,逆流性食道炎特別跟晚吃有關,所以,假如想吃大餐,應該至少離睡前4小時,晚餐時也要避開甜食、柑橘類、巧克力、可樂等。
另外,辛辣的食物容易讓人有胃食道逆流或大腸激躁症,睡前最好避免。

中醫師劉桂蘭並提醒,薑、蔥、蒜等調味食材有興奮神經的效果,晚上也要少吃。
 ◎中醫推薦  女人每月自我照護
女人有三個重要時期:青春期、產後、更年期,跟荷爾蒙、內分泌變化息息相關。而荷爾蒙變化又會影響睡眠。

中醫師劉桂蘭指出,女性如在每個月「好朋友」來前,會有水腫、心神較不安定的情況,可吃補血利尿的紅豆湯,或是加薑的冬瓜湯,緩解水腫。
如果月經不規則,提早或延後不超過半個月以上,有頭暈、貧血或唇口白的人,在月經過後可喝四物湯補血、調經。
另外,不少粉領族一早就得靠咖啡提神,上班很疲累,她建議可在月經過後、空腹喝3~5帖美人湯補氣血,一天一帖。美人湯是:黃耆5錢+當歸1錢+枸杞子3錢,以500cc左右的水沖泡。也可再加些麥冬,比較不燥。
更年期、停經後的女性,可以每天用:高麗蔘1錢+西洋蔘1錢+枸杞子3錢+菊花3朵,第一泡以500cc的熱水沖泡,喝完後再加適量的水回沖,當開水喝,具有補氣、延化老化的效果。
劉桂蘭提醒,如果沒把握買到的菊花不殘留農藥,可先以熱開水沖洗,泡一次倒掉後再泡來喝。
另外,更年期婦女很容易半夜突然感覺一陣熱、流汗醒來,很難再入睡,劉桂蘭建議,平時可用:浮小麥5錢+酸棗仁3錢+五味子1錢,以1000cc的熱水沖泡,當開水喝,搭配吃六味地黃丸。但胃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吃六味地黃丸。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68.aspx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天冷又過勞 小心類中風爬上臉


天冷又過勞 小心類中風爬上臉華視新聞
更新日期:2009/12/01 16:44
photo
台中一名女性,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臉頰半邊嘴歪,眼睛無法閉合,喝水會流出來,才發現是因為熬夜過度疲勞,導致免疫力降低,引發顏面麻痺,導致類中風,尤其現在氣溫降低,民眾要特別注意。
周邊型顏面麻痺發作時,就像這樣眼睛閉不起來,會抽動,嘴角不自覺歪斜,嘴巴閉不起來,喝水會流出來,通常發作時間很短暫,可能睡一覺醒來,臉部痲痺就突然出現,40歲的陳小姐因為天天熬夜,突然發作,醫生馬上在他臉上紮針,透過針灸的方式,直接刺激穴道,放鬆麻痺的神經,還要加上臉部按摩,像是提眉,吹氣動作。

西醫則是服用類固醇減緩症狀,主要原因大是毒感染等,但過度勞累、熬夜勞累,導致免疫力下降,都會導致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尤其秋冬是病毒流行的季節,要注意的感冒時如果有頭痛、發燒等症狀,一覺醒來突然發現嘴歪,眼睛無法閉合,就要趕緊把握時間治療,否則恐怕留下後遺症。
本則新聞由華視新聞提供 2009/12/01

代謝症候群,困擾半數上班族

代謝症候群,困擾半數上班族

不到40歲,卻已經有了高血壓、高血脂、腰圍中廣?如果同時有以上症狀,你已經有「代謝症候群」。據統計,高達二分之一上班族患有這個症候,如何預防,一定要看。

作者:王曉晴  出處:Cheers

高血壓發生在年輕上班族身上不再是新聞,根據長期研究年輕型高血壓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指出,2000年以醫院為背景的調查發現,4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佔了總患者數的7%,近年雖無正式統計,「但據觀察,4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明顯持續增加。」
陳肇文碰過許多20到30多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族群發病率增高,跟近2年醫學界熱烈討論的代謝症候群相關。陳肇文說,50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有56%是代謝症候群,也就是一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除了有高血壓,體內還暗藏其他危險因子,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
醫學普遍認知,高血壓患者比非高血壓患者的中風機率高5倍,爆發心肌梗塞機率高2倍。危險的是高血壓合併代謝症候群,爆發心肌梗塞機率將增加到3、4倍
令人憂心是,「台灣年輕上班族約一半以上有代謝症候群」專為許多企業進行健檢的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梁衛賓說。
代謝症候群
何謂代謝症候群?就是「三高一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肥胖,主要判斷要件有5項,只要有3項以上,就是代謝症候群
以上要件皆是醫學檢驗數據,趕緊翻出你去年的公司健康檢查表,數一數,自己有幾項?若不幸有3項要件以上,也不必過於緊張,代謝症候群並非疾病,只是一個身體出狀況的警訊,還有機會恢復正常狀態。
▓要件→判斷標準
三酸甘油脂→>150mg/dL
高密度膽固醇→<40mg/dL(男性);<50mg/dL(女性)
空腹血糖→>100mg/dL
血壓→>130mmHg(收縮壓);>85mmHg(舒張壓)
腰圍→>90cm(男性);>80cm(女性)

身旁潛藏哪些危險因子
根據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梁衛賓的整理,代謝症候群的出現,與下列因素有關
第1:壓力。壓力是現代人最大的無形健康殺手,很多人在上班日與休假日的血壓明顯不同,上班日會高出許多,主因就是壓力。
第2:缺乏運動每週3次,每次維持30分鐘,每次心跳達130下,「333」原則是眾所皆知的運動標準。
一般運動可分成兩大類:「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前者如走路、慢跑、騎腳踏車和游泳等,可促進心肺功能與血液循環;後者著重在力量訓練,如摔角和舉重,但過於激烈易引發血壓升高,高血壓者要盡量避免。
第3:飲食不均衡。攝取過多高鹽、高油脂、低纖維食物,易導致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提高,患高血壓或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升高,尤其鹽分攝取增加,血壓便會隨之升高。
第4:睡眠問題。何種工作型態者,較易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答案是常值夜班的上班族,因為「熬夜」破壞了人體的正常血壓變化
「白天高,晚上低」是健康的血壓變化,若是熬夜趕報告、值夜班的上班族,夜晚根本無法讓血壓降下,便較易患高血壓。
建議常熬夜者,要隨時注意身體與氣溫變化。太累就休息,否則過了身體臨界點,易引發無法挽回的危機。也要注意身體保暖,因為很多心血管疾病易在天氣轉換時引發。
第5:不良生活習慣。除了鹽,菸也是血壓剋星,研究指出,人一抽菸,血壓便升高。
抗高血壓,生活型態要改善
既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不再是老人專利,怎麼辦?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指出,年輕人爆發中風、心肌梗塞仍有跡可循,通常狀況是人過於勞累、熬夜、經常出差的空中飛人…,爆發心血管疾病的時間點,多在早上9點多、半夜3點。當你身體已出現狀況,氣溫很有可能成為關鍵殺手。
另一現象是,很多年輕型高血壓是短暫性高血壓,壓力解除、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將生活調整到最佳狀態,血壓有機會恢復正常
由此可見,「改善生活型態」是年輕上班族對抗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導原則。建議如下:
定期健康檢查:如同前述,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有其正相關,而且代謝症候群的5項要件,須靠專業醫學檢驗才能知曉。
排除無形健康殺手--壓力:減壓也有技巧,如吃對食物、腹式呼吸法、說出困難、時間管理等。
解決過度工作問題:過度工作會像失去彈性的橡皮筋,身體突然碰到一個急性壓力時,易爆發心血管疾病,所以不能再以「年輕」為藉口,毫無節制的拼「命」工作。
別忽略身體警訊:例如頭暈、眼神無法集中、呼吸不順暢等狀況,年輕上班族常不以為意,殊不知身體已出狀況。根據經驗,人患高血壓到正式就診,常會相隔2到3年,危險的是這2、3年中,若有其他外力入侵,便會導致身體傷害。

.更多「健康生活術TOP5」特別報導,立即前往>>http://www.commonhealth.com.tw/life/
Copyright c 2008 天下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10個男人6個胖!4Tips不讓脂肪上身

10個男人6個胖!4Tips不讓脂肪上身


體重正常的人也可脂肪過多?小心,別讓「隱藏性肥胖」纏上身。

文.網站編輯
你早上量過體重了嗎?磅秤顯示正常,符合你的標準體重,但可別沾沾自喜,因為你的體脂肪也許偏高,是「泡芙家族」的一員,但你卻不知道。
要維持健康的身體,還不能只看體重,也得看看體脂肪。減肥時也不能只「減重」,而要真的「減肥」。
如何維持正常體脂肪?
要維持理想的體脂肪並不困難,專家們建議,只要每天問自己幾個問題,切實執行,就能擁有一個美麗而且健康的身體。
1.你今天準備吃什麼?每天睡醒後,除了計劃一天的行程,也可以粗略的估計一下,今天可能會吃哪些東西或想吃什麼,做個簡單的進食計劃,就能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或熱量。
例如,成年女性每天要攝取1500~2000大卡的熱量,男性是2000~2500大卡,可以分別從三餐獲得,如果沒辦法均勻分配,則做一些調整,如一餐吃得比較多,另一餐則吃得比較少。
如果有應酬,心裡要記得,肉類不能過量,頂多是半碗飯的份量,青菜可以多吃,但避免淋上過多的沙拉醬或油汁。油炸和甜點也要儘量避免,因為它們的油份多、脂肪多、醣類也多,很容易轉換為體脂肪。

如果很清楚自己沒辦法控制食量,那麼在吃大餐之前,先吃一顆蘋果,再喝500~1000㏄的水,或者先喝個蔬菜湯,增加胃的飽足感,這樣可減少食量,也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取。

不管是外食或自己下廚做飯,只要掌握多蔬果、低油、少肉、少糖的飲食原則,就比較能維持理想的體脂肪

2.準備在什麼時候吃東西?
想要控制贅肉肥油的人,不僅要注意自己吃了什麼,更要留意自己是在什麼時候吃東西。

儘量在白天進食,晚上少吃,成功的減肥是從晚餐開始。可以在一早吃個豐盛的早餐,4小時後吃個均衡的午餐,若有需要可在4小時後吃些低熱量的點心,4小時後再吃份輕型的晚餐。

按照這種方法,可在入睡的三、四個小時前完成進食,睡前輕微空腹,也能睡得比較好,因為當身體還在消化食物時,就沒辦法好好入睡。而睡前的不適與壓力會釋放較多的皮脂醇,這類荷爾蒙會把脂肪儲存在腹部,也會減少肌肉的份量。

因此,太晚進食或長期吃宵夜的確是個大忌,會累積很多的脂肪在腹部。倒不如早早吃完飯,有個輕鬆的好眠,清晨醒來時的飢餓感,會讓自己有個好胃口吃早餐。因為研究也發現,早餐吃得愈多,愈不會在其他時間找東西吃。
3.你今天「動」了沒?緩和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控制體脂肪,因為有氧運動要持續10分鐘,最好是20分鐘以上,體脂肪才會開始燃燒。快走、慢跑、游泳、爬樓梯、騎自行車或溜直排輪都是很好的選擇。
正因為要讓自己天天動、每天做,所以不能選擇一個太激烈、讓自己累得半死,但很快就放棄的運動。此外,選擇兩種以上的運動,輪流交替,避免乏味無趣。
運動學博士陳俊忠則進一步主張,可以把每天的運動落實到生活裏,他自己每天就做「倒垃圾」的運動。和太太兩人,每天晚上趕最後一班垃圾車,接著在旁邊的公園散步聊天。陳俊忠形容自己是倒三種垃圾,一是家裏的垃圾,二是身體的垃圾(運動消除脂肪),三是心靈的垃圾(聊天紓解壓力)。

你今天「動」了沒有?假如還沒有,趕快起身去走走,也為明天做些安排。

因為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而且在運動後仍有「悶燒效應」,也就是在運動後6~8小時,能量消耗還是比安靜狀態來得高,有「自動減肥」的效果。一旦養成運動的習慣,身體的代謝率也會慢慢提升,即使是躺著,也會比不運動的人容易瘦。

4.知道自己的體脂肪有多少嗎?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所得到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可以了解自己是否過重。目前,歐美的肥胖指數是25,新的亞太肥胖指數是23。

然而,泡芙族最常碰到的狀況是體重正常,但脂肪過多卻不自知,所以需要檢測體脂肪,進一步知道身體的脂肪含量有多少。

「體脂肪率」就是脂肪除以體重的比例,用百分比來表示
。根據研究,女性理想的範圍是17~27%,30%以上屬於肥胖。男性理想的範圍是 14~23%,25%以上屬於肥胖。女性的標準略高於男性,因為女性需要多點脂肪生長發育,製造月經,同時,也需要脂肪來維持身材的曲線和肌膚的彈性。
量體脂計是一個好方法,能精確的算出體內的脂肪究竟有多少,但體脂肪的測量需要穩定、可靠的儀器,而且需要專人正確的協助,才會有準確的結果。
量腰圍是另一個方法,可以每天在家量。穿褲子繫皮帶時,很清楚知道是不是扣在同一格,是緊了點、還是鬆了點?可別忽略這種緊緊鬆鬆的感覺,脂肪的增增減減就在這方寸之間。

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和進食時間、每天動一下、定期測量體脂肪,就能脫離泡芙家族,成為名符其實的健康人


(*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39期-「你是「泡芙族」嗎?」一文)

不分男女老少的「下背痛」

不分男女老少的「下背痛」


【關於本專欄】喜歡寫作,紀錄生活;喜歡運動,樂於分享;生活隨筆,專業分析;只要是身體有「痠、痛、麻、脹、無力」的時候,都可以在復健科醫師林頌凱的網路專欄,找到實用好方法!

文.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
身為一位復健科醫師,每天要幫助不同的病患解除各式各樣和酸痛有關係的疑難雜症。不管是早上剛起床才發現的急性落枕,或者是已經持續三、四十年的慢性頭痛,都在復健科醫師所管轄的範圍。
如果我把病患酸痛的位置來作統計分析,下背痛的比例絕對是遠遠超過了身體其他部位的酸痛。你也許不知道:大概有九成以上的成年人都曾經有過背痛的經驗,下背痛儼然已經成為一個不分族群、不分性別、不分年齡的「全民運動」。
當病患開始敘述下背痛的情形時,常常會有這樣的開場白:
「醫生啊,我小的時候有傷到過,我曾經從樹上摔下來。」
「醫生,我從生完小孩以後就開始背痛,可能是那時候從脊椎打麻藥的關係。」
「醫生,我到因為背痛去看中醫,他說我的脊椎歪掉,我想照個X光片來檢查看看。」
「我去照過X光片,醫生說我長骨刺,我很擔心是不是要開刀。」
◎症狀:

.在下背部的地方產生疼痛與僵硬的感覺,但不會延伸到臀部或腳。
.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要起身下床的時候會特別酸痛。
.痛點附近的肌肉會緊繃,身體活動的時後會覺得不順。
.彎腰時會感到特別不舒服,常需把腰挺直來緩和。
.身體久坐或久站以後,下背部就會產生疲乏及酸痛感,運動後反而覺得比較舒服。
.常常是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最舒服(因為肌肉有充分的休息),上班以後越到下午就越不舒服,快下班或回到家以後是最痛苦的時間(因為肌肉已經沒力啦!)。

◎造成原因:

.腹部與背部肌肉的力量不夠;
.不正確的姿勢;
.缺乏運動;
.背部之前的傷害(例如肌肉拉傷);
.所謂的「單純下背痛」,是指造成背痛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某些特定的疾病(例如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症)所引起的,真正造成疼痛的原因並不明確,但相信與個人平常的姿勢與運動狀況有很大的關係。
◎容易發生的族群:

.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
.熱愛網路遊戲的電腦族;
.要長時間站立的服務人員、專櫃小姐;
.司機;
.勞力工作者。
◎你能做的事:

.急性疼痛時要適度休息,避免任何會產生疼痛的姿勢與動作,可以局部冰敷。
.保持正確的姿勢。
.維持規律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
.避免長時間保持固定的姿勢:最少一個小時要改變姿勢,伸伸懶腰,活動活動筋骨。
.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家具。
.注意均衡飲食,適度補充維他命。
.泡澡(溫水)或泡溫泉,可以有效減輕疼痛與抒解壓力。
.按摩。

◎醫師能為你做的事:

.找出下背痛的真正原因。
.藥物治療。
.復健治療:熱療、超音波、短波、干擾波、電療、運動治療。
◎復健運動:
復健運動是改善單純下背痛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主要加強在身體的核心部位,包括了兩種運動:
.柔軟度運動:也就是伸展運動;
.肌力與肌耐力運動,例如:瑜珈、彼拉提斯、游泳。
◎恢復所需要的時間:

.當你因為背痛去看醫生的時候,照X光、作肌電圖、抽血都很正常的時候,你很可能就是屬於「單純下背痛」一族。不要怕,大部分的下背痛患者都是屬於這一個族群。
.急性疼痛約在兩天到一個星期可恢復。
.慢性疼痛則因個人狀況而有很大的差異。
.大約有百分之九十的急性下背痛患者在六到十二週之內會自然痊癒,但如果沒有適當治療,復發或演變成慢性下背痛的比例將會明顯增加。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想閱讀更多,請搜尋關鍵字「痠痛便利貼」。

◎延伸推薦:林頌凱醫師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painfree-forall/

增強身體與大腦的「耐力」,打敗壓力

增強身體與大腦的「耐力」,打敗壓力


文.吳凱琳
是否常常感到身體疲憊不堪,頭腦遲鈍、無法思考?面對做不完的工作以及沉重的壓力,覺得自己幾乎快要撐不下去了。不過,只要增強你的身體與大腦的「耐力」(stamina),再困難的工作、再大的壓力都難不倒你。
現代人面對高壓緊湊的工作環境,不斷地被催促要做得更多、更快、更好。然而,長時間下來,我們發現自己不斷地被消耗,再也沒有多餘力氣去應付這一切。但是,仍有很多人看來就是有著用不完的精力,永遠精神百倍。為什麼會是如此?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工作壓力,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耐力』(stamina)去面對外在的要求,」英國里茲大都會大學(Leeds Metropolitan University)健康與運動科學講師路易斯‧蘇頓(Louise Sutton)說。那麼該如何增強自己的耐力?英國《她》(SHE)雜誌分別從身體以及大腦2部份提供具體的建議:
多運動,強化心肺功能
提升耐力的關鍵,最重要的就是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否則就很容易感到疲累,面對壓力時也比較缺乏忍受力。很多人都知道,運動是舒壓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如果你希望可以改進自己面對壓力的忍受度,就必須長期養成運動的習慣,強化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愈好,身體的耐力也就愈高,」路易斯‧蘇頓強調。

進行有氧運動時,例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或散步等,全身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氣,這時心臟便會輸送更多血液,將氧氣送至全身。一旦養成運動的習慣,心肺功能會逐漸提升,心跳次數會隨之降低,這代表心臟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更有效率地輸送氧氣至全身,身體便能擁有足夠的能量應付工作上的壓力。當然,運動也要有方法,才能確實達到效果。

1.採取間歇性的方式。
所謂間歇性運動,指的是運動的強度或速度必須高低交錯。例如,假設你選擇散步的方式,第1分鐘加快速度,第2分鐘時減緩速度,依此類推。根據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研究人員的研究顯示,採取間歇性運動的人,可以百分之百地提升身體的耐力。
2.午休時間多運動。
對於上班族來說,要能提高下午時間的工作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午時間運動,比午睡的效果更好。
3.重質不重量。
運動時間不一定要長,而是要能產生效果,也就是出現喘氣與流汗的現象。如果走路1小時,既沒有流汗,也不覺得喘,等於沒有運動。除了身體的耐力之外,提升大腦耐力也很重要。特別是在工作忙碌或有壓力時,我們常覺得自己無法好好思考,很難理出頭緒。

多學習,增加思考活力

提升大腦耐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學習新東西,增加思考的靈活度。事實上,當我們在某個工作待了一段時間,雖然對工作內容非常熟悉,做事愈來愈有效率,但也因為缺乏新的刺激,思考能力逐漸衰退,如果面臨新的難題或挑戰時,更無法有突破性的思考。

如何避免讓大腦的思考能力變得遲鈍?哈佛醫學院教授約翰‧瑞提(John Ratey)表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持續學習全新事物,例如語言、繪畫、或音樂等。當我們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內容,大腦便會習慣相同的思考路徑,一旦開始學習新事物,腦部就會建立新的思考路徑,也就代表著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多樣、更靈活。另外,你也可以藉由遊戲來增加思考靈活度,例如橋牌或象棋等。總之,多從事與工作不相關的活動,讓大腦接觸新的刺激,才能有效提升思考活力。

當然,還有其他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大腦的能力。如果你希望增強記憶力,就要訓練自己習慣圖像式記憶,這也是大腦比較喜歡的記憶模式,效果也比文字記憶要好得多。例如,你可以將新客戶的名字與一位長相相近的名人或朋友的面貌連結在一起。或者,當你希望自己記得把哪些東西放在哪個位置時,可以在心裡畫出立體的空間圖,用具體的圖像來記憶東西擺放的位置。

補充營養,提升耐力
當然,要能讓大腦保持耐力,就必須提供足夠的能量,最重要的就是鐵質的補充。因為大腦需要的氧氣,主要是透過血液中的血紅素來供應,血紅素主要的成分之一便是鐵質。可以多吃瘦豬肉、瘦牛肉、深綠色蔬菜,補充鐵質。也可以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和蔬菜,幫助鐵質的吸收。
此外,早餐時也可嘗試吃燕麥片,因為燕麥含有大量的硫胺素(thiamin),也就是所謂的「活力維他命」,能提供更長、更持續的能量。工作上的壓力不可能不存在,一方面我們必須找到方法適度紓解壓力,但另一方面,我們更應該強化自己的耐力,應付堆積如山的工作、壓力與要求。
(*原文刊登於Cheers雜誌71期)

高血壓怎麼吃?

高血壓怎麼吃?


康健編輯


多年以來,許多研究都認為健康的飲食能降低血壓。這點目前已經得到證實。一項於1997年進行,名為「預防高血壓的飲食計劃」(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簡稱DASH)研究,比較了459人的三種飲食類型。這些人也包括了患有高血壓的人,屬於邊際高血壓,極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的人。
在這個研究的三種飲食群中,第一種滿符合典型的美國飲食,也就是低水果、低蔬菜及低乳製品,脂肪含量符合典型美國食品的平均值(脂肪的含量佔所有熱量的37%)。第二種飲食雖然強調水果和蔬菜至少要攝取8份,但是並沒有控制乳製品或脂肪的攝取量。第三種組合式飲食強調水果和蔬菜,再加上充裕的榖類和低脂乳製品,脂肪的攝取量也低於其他兩種飲食(低於總熱量的30%)。
研究結果顯示,第二及第三種飲食都能使血壓下降,但是組合型的飲食,能使血壓降的最多。
DASH飲食計劃
如果想要藉飲食來控制血壓,不妨參考DASH如下的建議:
■榖類:每天7~8份
榖類包括麵包、麥片、玉米片、米飯和麵食。榖類食物除了低脂以外,還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營養素。粗糙的榖類及米食比精緻提煉過的食物,更能提供許多纖維質和營養素。
麵製食品原本就是低脂、低卡路里的。為了保持低脂、低卡,烹煮時,添加進去的東西必須慎選。避免添加奶油,或者乳酪類的醬料到麵裡,不妨改添加蔬菜或者新鮮蕃茄做的醬料。
選擇原味酵母發酵做的麵食,比用速食麵糰做的麵包、饅頭要好得多。
■蔬果:每天8~10份
改善血壓和維持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多吃水果和蔬菜。蔬菜和水果除了不含脂肪,以及低熱量外,還能提供許多纖維質和多種營養素,包括鉀和鎂等。其中更含有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能減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以蔬菜水果,取代含過多脂肪和熱量的食物,既可以達到改善飲食的目的,又不必減少食物的份量。要注意的是,千萬避免在蔬菜和水果上,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富含脂肪的沙拉醬。
■乳製品:每天2~3份
乳製品是鈣和維他命D最主要的來源。維他命D能幫助身體吸收鈣質。乳製品也提供蛋白質,但一般的乳製品往往含有過多的脂肪,最好選擇低脂或脫脂的乳製品,例如脫脂或低脂的牛奶、優酪乳或者乳酪,既可以從乳製品中得到好處,又不會增加脂肪。
■動物性蛋白質:每天2份或者更少
這類食物是蛋白質、維他命B、鐵質和鋅的最佳來源。吃肉時,最好選擇瘦肉,例如里肌肉、腿肉等。當準備雞、鴨等禽類的肉時,最好先去皮,這樣大約可以去掉一半的脂肪。即使是各類的瘦肉,也包含了脂肪和膽固醇,所以最好要限制肉類的攝取量。
魚肉是動物蛋白質中脂肪最少的一種,可以選擇食用。此外,魚肉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是一種富含Omega-3的脂肪酸。Omega-3能稍微降低血壓,也能稀釋血液,減少產生血凝塊的風險。血凝塊如果剛好發生在較狹窄的動脈的話,就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機率。
■植物性蛋白質:一週4~5份
豆類包括豆子、豆莢和扁豆等,都是低脂且不含膽固醇,是非常好的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豆類、堅果類和種子類的食物能提供許多營養素,包括鎂、鉀,還有植物化合物及纖維質。雖然堅果類和種子類食物含有脂肪,但是大多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能避免冠狀動脈疾病的物質。
(本文摘自《Mayo Clinic on High Blood Pressure─高血壓》

你攝取的水果和蔬菜足夠嗎?
以下建議可以幫你攝取一天8~10份的水果和蔬菜:
■早餐時喝一杯100%原汁的果汁或者蔬菜汁。
■在早餐的玉米脆片中,加上喜歡的水果,如草莓或香蕉。
■在午餐或者晚餐中吃一點蔬菜沙拉。
■在三明治中加入蕃茄,芽菜或者綠色蔬菜。
■喝一碗蔬菜湯。
■吃一小塊水果或者生菜當點心。
■煮砂鍋菜時,多加入一些蔬菜。
■煮麵時,儘量用蔬菜來取代肉類。
■烤馬鈴薯時,加些煮熟的綠色、白色花椰菜與胡蘿蔔。
■吃優酪乳或甜點時,配上漿果。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50.aspx

DIY經絡養生》解決最常見的8大毛病


DIY經絡養生》解決最常見的8大毛病

李怡嬅


中國醫藥大學創辦人陳立夫享壽103歲,他的養生秘訣之一就是練八段錦以及每天晨起淋浴按摩全身。你想起而效尤,最擔心沒有足夠時間按摩全身嗎?沒關係,《康健》整理出現代人常見的8大問題,教你按對穴位,揮別疼痛。
一、頭痛:百會穴能解大部份頭痛
戶外高溫炎熱令人頭暈,一進到室內低溫的冷氣房,原本擴張的血管、肌肉瞬間收縮,更令人頭痛難耐。
此時可以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能讓全身氣血通暢。
手腕的神門穴(仰掌、握拳,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則有鎮定放鬆的效果。
大家熟知的太陽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緩解側邊頭痛的困擾。
而痛偏在前額,試試按摩合谷穴(將大拇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處往下壓,就是合谷穴)。

如果是後腦疼痛,可將雙手抱頭按壓「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舒緩症狀。
二、眼睛疲勞:順著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圍至感覺痠脹
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看書、看文件,眼睛酸澀難受,可按壓眼部四周的穴位緩解。循著眼眶骨,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輕輕按壓眉毛內側的纘竹穴、眼睛內側的睛明穴、眼睛下緣落淚處的承泣穴、額頭兩側的太陽穴等,直到感覺痠脹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環,並且刺激整個眼部周遭肌肉,舒緩不適。
◎貼心提醒,眼壓高、青光眼、高血壓者或眼睛有紅腫熱痛時,切忌按摩穴道。
三、過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有過敏體質的人夏天待在冷氣房症狀將更明顯。低溫會刺激鼻腔、氣管,尤其藏污納垢的冷氣濾網蓄積大量塵蟎,容易誘發呼吸道問題,不停流鼻水、打噴嚏、咳嗽。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緩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的法令紋處,印堂穴則在兩眉頭中間,兩個穴道都能散鼻部鬱熱,按壓至感覺發熱即可解決困擾。
》至於喉嚨痛或咳嗽,試試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於胸骨柄上緣中部微凹處,是氣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氣。少商穴屬肺經,位於大拇指指甲根部內緣,是治療咽喉症狀的特效穴,能緩減咽喉疼痛。
另外,平時保健可以按壓風池穴,位於脖子與後腦交接處的凹陷,約在髮際之上,風池穴走膽經,幫助清熱。
四、肩頸痠痛:大範圍按摩肩頸及上背部
肩頸僵硬痠痛幾乎是每個上班族的困擾。
》解除頸部的不適,可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池穴。風府穴在後腦髮際往上約1指幅中央處,風池穴則位於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針灸科主任吳建隆提供簡易方法,從風池穴循著髮際慢慢按到耳朵,「之中有許多穴道,都能放鬆頸部。」

》舒緩肩部僵硬,可試試天宗穴,位在上背部,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貼在右肩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點就是天宗穴。

不過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請家人朋友幫忙。例如常用的肩井穴,一人坐著,另一人站在背後雙手前臂放在背按摩者坐的肩井穴(在耳朵垂直與肩膀交會處)前後推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針傷科主任陳萍和建議。

也可請自己家人在上背部做大範圍的按摩,觸碰到的肩中俞、肩外俞穴都能緩解緊繃的肌肉。



常感冒的人 可能具有新流感抵抗力!


常感冒的人 可能具有新流感抵抗力!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1/18 01:47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經常感冒或多次注射流感疫苗的民眾,或許對抗新型流感時,身體會比較有抵抗力。加州拉荷亞研究所傳染病研究中心表示,他們發現新流感和季節性流感有相似之處,意味著人們常感冒,會事先具有免疫力,而得了新流感的嚴重程度也會減輕。
研究人員聲稱,人體免疫系統中存有兩種防禦機制,抗體是用來預防感染,而T細胞則是在感染後負責抵禦,他們發現免疫系統的T細胞,能夠辨認出新流感中相當高比例的分子標記,而抗體則不會。
這項研究發現,T細胞反應能夠減輕病情嚴重程度,但是無法預防感染。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年長者病情嚴重的狀況較少,因為成人可能體內事先就存在著對抗新流感的免疫力。但不表示年長者就不會感染,研究人員還是強調,民眾仍應注射新流感疫苗,這樣才能有效防禦。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11/18

家有胖兒 爸媽請少說多做

家有胖兒 爸媽請少說多做


林芝安 整理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以170對小孩體重過重的親子為研究對象,發現54%的父母能夠正確指出女兒過重,卻只有40%的父母正確指出兒子過重。
而不管能不能正確指出兒女過重,受訪的父母通常沒有跟子女一起吃飯,也沒有在家中準備蔬果,反而全家一起吃速食、邊看電視邊進食、家裡儲備各式飲料、糕點、零食,也不太鼓勵孩子多活動、吃健康餐飲。
能夠指出兒女過重的父母中,有57%會鼓勵孩子節食,但效果並不好,5年後孩子過重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3倍。
研究者提醒父母,少在孩子面前談體重、節食等話題,因為青少年對這些事特別敏感,很容易把爸媽的話當成批評,引起緊張。
建議父母「少說多做」:多準備新鮮蔬果、常常下廚,全家一起用餐、想辦法多運動,並關掉電視。
但鼓勵孩子單靠節食來減重並不是好方法,因為節食的人容易耐不住飢餓而大吃大喝,長久下去反而體重增加。

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36.aspx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瘦骨麻豆 年輕就瘦壞了骨質

瘦骨麻豆 年輕就瘦壞了骨質
2008-06-25 14:47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08/05/24
身材高瘦的模特兒可別為了外在,而失去了健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最近一兩年來,收治多名模特兒骨鬆患者,原因都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太低,影響了骨質密度,醫師建議,健康最重要,不要為了愛美,犧牲了健康。
林口長庚骨科主任陳文哲表示,門診發現,國內骨鬆患者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不少30、40歲的患者被確診為骨質密度異常,需要治療,極少部分患者年紀只有20多歲。 診治發現,不少女性年輕骨鬆患者都是因為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太低,或是長期喝咖啡,才會導致年紀輕輕,骨質密度猶如停經階段的數值。陳文哲指出,國內外都有超級名模選秀節目,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女生身材就是要纖細高挑,不少懷抱明星夢的女性為此節食,刻意減重,長期下來,MBI指數太低,大幅增加骨鬆危機。
陳文哲表示,門診收治了多名身高170公分以上的女性骨鬆患者,儘管患者沒有表明職業,但從身材及打扮看來,應該多是模特兒。有人因為不明背痛而求診,有些則是擔心太瘦,可能引發骨鬆,所以到醫院檢測骨鬆。 除了體重太輕之外,造成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還包括抽菸、不運動、不曬太陽、長期飲用咖啡,而女性罹患骨鬆的機率又遠高於男性。
據統計,國內50歲以上的婦女約有三百萬人,其中七成六骨質密度不足,也就是227萬名婦女為骨鬆中高風險族群,其中又有50萬人達到了骨質疏鬆程度,應該接受治療。 陳文哲說,有骨鬆患者是因酷愛咖啡,把咖啡當成水來喝,一大早至速食店吃早餐,不斷續杯,進了辦公室,又有現煮咖啡喝,平均一天喝上一大壺,長期下來,當然容易造成骨鬆。 有些人誤以為只要別喝黑咖啡,喝其他種類咖啡,就能減少骨鬆機率,陳文哲指出,這根本就沒有學理根據,只要長期飲用含有太多咖啡因的飲品,都有可能造成骨鬆。
陳文哲建議,如果發現不明原因背痛,或本身體型太瘦,又不運動,長期不曬陽光,最好至醫院檢查骨質密度,如果確定為骨鬆,就應該依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
http://health.chinatimes.com/blog/chenwenj/index_at432.html

10名停經後女性 就有4人骨鬆


10名停經後女性 就有4人骨鬆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09.11.26
  衛生署公布最新國人骨質疏鬆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每10個 50歲以上的女性,就有4個有骨質疏鬆的困擾。罹患風險是同年齡男性的2倍。女性最常見的骨鬆部位是前臂、腰椎。男性則是股骨頸骨密度容易偏低。
根據民國93至97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計畫」報告,女性骨質疏鬆多比男性嚴重,且年齡越大越嚴重,衛生署提醒國人應注重個人骨骼保健,鈣質攝取、適度運動和日光曝曬,皆有助於改善骨質疏鬆症狀。
衛生署委託中央研究院執行93-9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調查時利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對受訪個案進行全身骨質密度檢測,以得知國人腰椎、股骨頸、及前臂三特定部位骨質疏鬆現況,受測樣本為1121名19歲以上民眾。
調查發現,女性的骨質疏鬆問題遠高於男性,尤其是在50歲之後、停經後女性,腰椎骨鬆比例為12.6%,男性為4.3%,女性是男性的3倍,女性前臂骨鬆的比率更是高達了2成5。總體來說,女性骨鬆的比例比男性高出2倍多。
除了男性骨密度皆高於女性之外,結果也發現,鉀、菸鹼酸、維生素B12攝取量和每星期日光曝曬率,與女性骨密度有正相關。男性前臂骨密度亦和維生素B12攝取量及維生素D的營養狀況成正相關。
另外一個警訊就是低骨密度。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指出,儘管骨頭質量尚未達到骨鬆程度,但如以逼近危險值,又不好好保養,就會成了骨鬆患者。在低骨密度上,男女比率比較接近,28%男性及34%女性腰椎都有骨質密度低的問題。股骨頸出現低骨密度,男性則超過一半,女性則有4成。
食品衛生處簡任技正許景鑫強調,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速度快,如果年輕的時候骨質量都不夠,那麼很容易就成為骨鬆一族,所以保養骨頭、要從年輕做起。
民眾應從年輕時即開始注意骨骼保健,且避免飲酒,減少飲用含咖啡因飲料,多吃鈣質豐富的食物,如乳製品、魚乾,適度運動及陽光照射,並預防因跌倒而引發的骨質疏鬆性骨折。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4,28&id=8693

騎自行車降低心血管疾病 誤導與迷思應釐清


騎自行車降低心血管疾病 誤導與迷思應釐清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09.11.27
  騎單車運動好處多多!以往醫學界大力呼籲慢跑可以健身,造成流行慢跑熱潮,最近自行車運動則有取而代之的趨勢。醫師指出,自行車運動能降低心臟血管阻塞機率,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主任葉國基表示,要跑要跳的運動,都得抵抗地心吸力,難以持久,但自行車卻不同,可以舒服地坐著,雙腿踩著踏板,不用支持自己的重量,特別容易維持意志力,讓運動者比較容易繼續堅持下去。

現代人運動多不足,於是日益肥胖,患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愈來愈多。現在很多人把自行車當作代步與運輸工具,許多自行車愛好者則利用單車來健身。葉國基表示,單車運動還適合老弱傷殘和傷後復原者鍛練,因為騎單車不用花上很大氣力,不會太過劇烈,相當安全。只要規律習慣的從事騎自行車運動,就能使心臟血管減少阻塞的疾病,越到晚年,就會體驗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騎自行車可以消耗大量氧氣,能讓血管變年輕、減肥和預防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同時也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自行車運動不只可以減肥,還可使身段更為勻稱,好處相當多。
葉國基強調,自行車運動和慢跑類似,都能產生令人心胸開朗、精神愉快的荷爾蒙。腳踩自行車的動作使血管壓縮,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氧氣,因此吸進更多新鮮空氣,會覺得腦筋更清楚。

除了生理之外,騎著兩輪自行車,會感覺十分自由,且出現暢快無比的感覺,有助於心靈愉悅提昇。葉國基指出,自行車使用的確有其不可抵擋的魅力。
不過,坊間對於單車運動還是有一些誤導與迷思,例如:長期騎乘自行車,恐將影響性功能或勃起能力,也有人認為,騎單車會引起下背痛。對於這些問題,葉國基指出,應該花時間去釐清,不可斷然下決論。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75&id=8705

健康調查 國人身材與12年前差很多 粗腰當道 10個男人6個胖


健康調查 國人身材與12年前差很多 粗腰當道 10個男人6個胖
【朱立群/台北報導】
最新的國人肥胖調查報告昨天出爐,與十二年前相較,十八歲以上 的肥胖人口激增,尤以男性最嚴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值) 超過廿四的比例達五成。調查亦發現,男人過了卅歲,肚子就跟洩氣 皮球一樣一發不可收拾,至六十五歲以前的肥胖率高達六成;亦即每 十位男性中年同事,六人是胖子。
中央研究院受衛生署委託,經過四年的調查與統計分析,完成《二 ○○五至二○○八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昨天公布調查結果 。十二年前(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六),男性肥胖率(肥胖人口占男性 總人口的比例)只有三成,這次卻暴增到五成,「油水都肥到男人的 肚子裡」。
女性肥胖的增加趨勢則不如男性,肥胖率僅從卅一‧七%略增至卅 一‧九%。負責肥胖調查子計畫的中山大學公衛系助理教授葉志嶸表 示,顯見女性在營養知識、健康態度及飲食行為方面的表現遠優於男 性。
肥胖不只是中壯年及老人的專利,這份研究也調查民眾的腰圍,發 現即使是十九至卅歲年輕族群,腰圍也都多了兩吋,男性平均從七○ 公分(廿七‧五吋)胖到七十四公分(廿九吋),女性則從六十七公 分(廿六吋)向兩旁發展到七十二公分(廿八吋),相當於十二年前 的年輕男子腰身。
這項調查的總樣本數二千七百八十七人,男女各占一半,最低年齡 十八歲,樣本平均年齡五十四‧三歲。抽樣地區含括北、中、南、東 四區及澎湖縣,另再加上客家鄉鎮及原住民部落比較族群間的差異。
除了男比女胖之外,也發現山地鄉鎮民眾肥胖率偏高,高達七成; 北部都會區(台北縣市及基隆)的肥胖率反而全國最低,約僅三成五 ,是全國唯一低於四成的地方。這兩點發現,打破都市人吃大魚大肉 發胖、原住民身體精壯的刻板印象。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林雪蓉表示,會把這項肥胖趨勢調查的結果 當成衛生署調整營養政策的參考。
(相關新聞刊A8)
http://tol.chinatimes.com/CT_NS/CTContent.aspx?nsrc=B&ndate=20091129&nfno=N0180.001&nsno=3&nkeyword=%a8%ad%a7%f7&SearchArgs=Keyword%3d%a8%ad%a7%f7%26Attr%3d%26Src%3d7%26DateFrom%3d20091031%26DateTo%3d20091129%26ShowStyle%3d2%26PageNo%3d1%26ItemsPerPage%3d10&App=NS

「油切」喝了會變瘦? 醫師:跟茶沒兩樣

「油切」喝了會變瘦? 醫師:跟茶沒兩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標榜「油切」的茶飲料愈來愈多,每一瓶都有自己獨門的「窈窕配方」,不管是武靴葉、山楂果或金針菇萃取物,似乎都在明示暗示消費者喝了就會瘦,而且一瓶要35元左右,比一般茶飲料足足貴了近一倍。但真的有效嗎?很多消費者都搖頭,醫師更說,這些油切飲料和一般的茶沒什麼兩樣。

美味不卡油,促進腸道蠕動,還能減少體脂肪與膽固醇,這些油切綠茶比一般茶飲料整整貴上一倍,各家廠商都號稱添加了獨門「窈窕配方」,看起來好像真的很厲害。有消費者說,「喝起來的感覺就比較像…就是無糖的飲料,然後瘦身效果我覺得還好。」

很多消費者都說,花了錢卻沒達到預期瘦身效果,而有醫生更直指,市售油切茶頂多只能去油解膩,和自己在家裡泡的茶沒什麼兩樣。消化外科醫師胡煒明表示,「有一些苦瓜啦!有一些其他茶葉的萃取物,事實上(萃取物)的含量非常非常的低,因為經過茶葉沖泡的關係,含量非常的低,所以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其實只要喝茶,多少都能幫助排泄,身體水分少了,感覺就會輕盈一些,但這樣就想「瘦」,恐怕沒那麼容易,少吃多動才是不二法門。(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智菡、莊勝利)

2009/05/13
http://www.nownews.com/2009/05/13/11490-2450050.htm

怕胖?國人吃飯少一半 營養師:難瘦易餓!

怕胖?國人吃飯少一半 營養師:難瘦易餓!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想減肥的人都怕澱粉攝取太多,甚至是連碰都不碰,這似乎讓台灣人米飯食用量大大減少。24年前,國人一年平均吃掉84.43公斤的白米,但去年卻只剩48公斤,整整少了一半。對此,營養師表示,碳水化合物攝取嚴重不足,這樣不但瘦不下來,還反而容易餓。

熱騰騰的白米飯彈牙又容易轉為能量,營養價值很高,但想減肥的民眾怕破功,老是把米飯往外推,也因為這樣,24年前國人一年平均吃掉84.43公斤的白米,但到了去年只剩下48公斤,足足少了一半。只是碳水化合物攝取少就真的會瘦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侯雅苓表示,「飯減少,其實你的飽足感就不夠,相對的你就會吃很多的肉啊…或者是其他的東西。」

原來大家以為不吃白飯就能減肥,不但觀念錯誤瘦不下來,而且還容易肚子餓,這時反而會攝取過多的蛋白質以及脂肪。衛生署建議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為13:27:60,如果民眾不吃飯反而吃肉,脂肪明顯過量。侯雅苓說,「1克的油脂含9大卡的熱量,你單純想要靠吃肉去減肥,是比較有困難的,而且你沒有辦法長久,沒有辦法達到飽足感。」

看樣子三餐還是要適度的攝取,不論是米食、麵包或馬鈴薯、地瓜等碳水化合物,均衡的飲食加上運動才是瘦身不二法門。(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魯品農)
2009/10/11
http://www.nownews.com/2009/10/11/11490-2517969.htm

瘦身產品狂打「嗜脂菌」 專家:根本沒那種東西

瘦身產品狂打「嗜脂菌」 專家:根本沒那種東西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瘦身商機一年高達上百億,是所有廠商都想爭相搶食的大餅,而最近市面上就有一種「嗜脂菌」,號稱是種可以把脂肪「吃掉」的益生菌,不止購物台業績嚇嚇叫,就連藥妝店也賣到缺貨。但專家卻表示,目前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嗜脂菌」,也沒有任何益生菌會吃脂肪,頂多就是清清腸胃道而已。

購物台主持人在電視上講的口沫橫飛,表示只要吃下他們家的「八益菌」,這些益生菌就會進到體內幫你「吃脂肪」。接下來,更神奇的畫面出現,主持人將手上的產品與豬油混合,豬油竟然開始慢慢軟化、溶解。利用實驗加上藝人代言,讓相關商品賣的嚇嚇叫,尤其是藥妝店賣到缺貨,而這些嗜脂菌產品以膠囊、粉狀、顆粒方式呈現,售價在399元到1600元不等。

而不止是電視購物瘋狂促銷,就連平面廣告一打也是一整版,還標榜「7天吃掉3公斤」。由於業者是登記為健康食品來販賣,卻標榜有減肥功效,已經引起衛生機關注意,最重可罰40萬。

研究乳酸菌多年的陽明大學生化所長蔡英傑更表示,目前學術上根本沒有嗜脂乳酸菌或嗜脂酵母菌這種東西,斥責業者的宣傳手法「相當不道德」。他研判,這些產品中可能有添加如番瀉葉、氧化鎂或是中藥植物的成分,讓使用者在服用後出現腹瀉的狀況,體重就會有減輕的錯覺,但其實對身體非常不好。所以,光靠所謂的嗜脂菌想瘦身,恐怕只是白花冤枉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陳延蔚)
2009/11/14
http://www.nownews.com/2009/11/14/327-2532929.htm

「健檢」該檢查哪些,你懂多少?!


「健檢」該檢查哪些,你懂多少?!uho優活健康網
更新日期:2009/11/30 09:00
許多台灣民眾只要有一點小症狀,第一件事就是找醫生要求作「全身總檢查」,還要特別交代多作幾樣以免漏掉。但是醫師當回答:「好啊,但可能要自費喔!」時,常發生病人不能接受自費檢查,跟醫師在門診討價還價起來的尷尬場面。其實,目前中央健保局只對新生兒和孕婦提供免費的預防性檢查,還有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五十歲至六十歲婦女的乳房攝影。最後則是四十歲以上成年人三年一次項目簡單的健檢,稱為成人健檢;以及每年四月到十月期間,對65以上老年人進行每年一次的老人健康檢查。所以,如果沒有特殊疾病與症狀,許多民眾心血來潮,或單純想知道目前身體狀況而想做的檢查,健保都不給付,確實需要以自費方式加以辦理。
所謂的健康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在「健康」無不適的狀況下所做的檢查。其實,健康檢查的正確名詞是疾病篩檢(screening),其目的在於利用特殊工具在疾病沒有症狀之前早期發現疾病,並且提供適當治療,達到限制殘障或延長壽命的目的。一個有價值的健檢,是能 (1) 在沒有症狀時就能找出疾病:因為有症狀時往往已失去治療時效性。例如用手可以摸到乳癌腫塊時,多半大小已超過一公分了;但若使用乳房攝影與超音波檢查,可以發現微小的早期病變,以目前先進醫學,獲得早期治療極佳的療效。 (2) 檢查出來當時加以治療可預防死亡或殘障:量血壓就是這種工具,因為高血壓常常沒有症狀,但不治療可能有中風與心臟病的危險,血壓控制後可有效減少未來發生中風與心臟病的可能性。此外,女性的子宮頸抹片也屬於此類檢查,經由定期抹片而發現的早期子宮頸原位癌,手術後治癒率甚至可高達九成以上。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健檢套餐十分繁瑣與複雜,簡單實惠的有量身高、體重、視力、血壓與一般血液與生化檢查,豐富一點的加上胸部X光、心電圖、糞便潛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價格再高一等的加上胃鏡或大腸鏡,以及各項腫瘤指數篩檢,最後一種就是董事長級尊榮人士所作的昂貴體檢,舉凡核磁共振、正子造影、功能醫學、基因檢查、各科名醫會診、養生套餐還加SPA,超高級的健檢內容雖然包羅萬象,但恐怕不是一般民眾所負擔得起的。
除了想知道目前身體狀況而想做的檢查之外,有一些健檢有其特殊意義,例如婚前健康檢查,可以檢查經性行為所傳染的疾病,例如:梅毒、B型或C型肝炎以及愛滋病。婚前健康檢查還可以提早發現地中海貧血,做好優生保健的準備。最後,準備結婚的女性還可以驗德國麻疹與水痘抗體,以便在準備懷孕前注射疫苗等。此外,考駕照體檢、就職前的體檢以證明身體健康、出國讀書時所作的出國體檢,以及一般公司行號應勞保相關規定所執行的員工體檢,都是一般常見具有特殊目的所作的健檢。
健康檢查的品質好壞,首先取決檢驗工具,工具要有好的敏感度,可早期偵測出異常疾病,同時要有足夠的特異性,以減少偽陽性結果的出現。其次,檢查項目受檢過程會不會太過侵入,以致於引起受檢者過度的不適感,而無法順利完成檢驗,花了錢又平白受苦,也是需要仔細考量的。過去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因內視鏡管徑較粗或施測時打氣造成疼痛,較不容易完成檢查;但現在有新的醫療器材與技術,無論是無痛胃鏡或無痛大腸鏡檢,都能讓受測者輕鬆舒適的完成檢查。最後,除了檢驗工具的品質與檢驗內容,好的健康檢查更要具備良好的報告解說及發現問題後的轉介與後續照顧計畫。其中,醫師的解說可說是健檢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醫師若非了解所有系統的疾病,往往會過度強調某些疾病或忽略重要發現,沒有經驗的醫師也可能無法針對個人報告結果,給予複檢建議,或無法進行生活習慣改變及預防保健的衛教。
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在於早期發現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或找出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經由適當的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藥物治療加以修正,達到預防疾病及併發症產生的目的,其實非常有醫療健康照護上的獨特意義。但在此必須提醒大家,健康檢查是在「健康」無不適的狀況下所做的檢查,如果身體早已出現異狀,有實際的不舒服時,不應該去作健檢,而是應該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針對不適的問題做檢查,才能快速找出疾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而不是浪費時間在其他不相關的檢查上。目前聖功醫院的健檢服務由三樓健檢中心統籌辦理,希望大家都能依照各自的需求與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檢查方式,順利達到維護與促進健康的目標!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7660
本則新聞由uho優活健康網提供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