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病魔 自信力-做個聰明病人,看對醫生選對科
醫療也是權利、義務關係,聰明的消費者(病人)應該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權利與義務。
尤其當看病時間可能只有匆匆的3、5分鐘,如想獲得更理想的醫療服務,聰明的消費者,可以在看病中、看完病後甚至平時,學習把握幾個原則。
【看病時的聰明原則】
1.清楚描述自己的問題
「病人最主要的責任是,把來看醫生的問題一五一十,詳細地告訴醫生,」長庚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施茂雄比喻,醫生診斷一個疾病,就像在一條馬路上開車,一開始不知道這條馬路要通往何處,等路標一一出現,指示愈來愈多後,才恍然大悟。所以病人愈能清楚描述他的問題,就愈能幫助醫生下判斷。
另外,也有病人在看病時,隱瞞實情,故意考醫生,想看看醫生的能力如何。針對這種情形,台大家醫部醫師梁繼權指出,醫生是蒐集、整理、歸納資料的人,病人應該把知道的事說出來,不要什麼都讓醫生猜:「醫學是歸納整理,不是猜謎!」他強調。
不過,當清楚描述自己的情況時,也要注意別自找病因,否則醫生可能就照著你所說的,下錯診斷。
一位有偏頭痛毛病的李小姐,有次因頭痛跑去看醫生,在跟醫生說完自己的情況後,李小姐吐出一句:「我覺得可能是偏頭痛,」醫生就開給她治療偏頭痛的新藥。沒想到李小姐吃下藥,人都還沒走出醫院門口,就臉色發白,很不舒服,護士趕緊扶她去找醫生,醫生看了,才說:「哦,原來不是偏頭痛!」
而29歲的陳景堯日前打完球後,因胸口疼痛去看醫生,他心想可能是運動傷害的緣故,所以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醫生,醫生也就以為是運動傷害,開了幾天的止痛藥給他。但陳先生吃了藥後,人卻一直發燒,二個星期後再跑去看醫生,一照X光,才發現是橫隔膜感染,趕緊住院治療。
2.別讓「問的權利」睡著了
許多病人因為不具醫學知識,縱使心理有許多疑問,往往不敢開口。但其實病人應該多問,不僅可維護自己的權益,也才能對自己的生命更安心。
「病人需要常跟醫師溝通,多問問題,有懷疑就發問。願意回答你的就是一個好醫生,如果任憑你怎麼問,都不回答的,就是沒辦法跟你配合的醫生,」梁繼權說。
邱惠促女士五年前罹患卵巢癌,接受化學治療時,因為事前沒有問醫生,不曉得會出現噁心、嘔吐、頭髮掉光等副作用,一度讓她在病中感到非常憂心恐懼。
「醫生可能不懂得病人的需求,所以病人要開口問,」邱惠促想起往事,仍心有餘悸。
而懂得發問的病人,醫生也不敢輕忽。像一位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因為勤發問,逼得醫生為了回答他的疑慮,特地花時間去念一百多篇文章。
聰明的病人甚至會做筆記、小抄,把自己的疑問或身體的重要狀況,一一條列,等見了醫生,就可把握短暫的看診時間,充分表達需求。
3.不自作聰明、尊重專業
如果問醫師最討厭什麼樣的病人,「自作聰明」的病人一定名列前茅,他們的症狀包括:不聽醫囑、自行增減藥量、亂要求開藥、作檢查等。
台大醫院一間看診室內,醫生問一位太太有沒有按時吃抗憂鬱的藥,這位太太很肯定地回答有,又說只要覺得「變天了」(心情惡化),她就馬上吃藥。醫生聽了有點啼笑皆非,告訴她這藥是吃長期的,一天吃兩次,不是「變天」就吃。
有高血壓的王老先生是另一種極端。當醫生得知他沒有按時吃藥,叮嚀他一定要吃時,王先生卻說在家量血壓,發現血壓已經低下來了,幹嘛還吃?而不顧醫生當場幫他量兩遍血壓,都發現偏高的情形。甚至當醫生請他下次把家裡的血壓計帶來,看看家裡的血壓計是否有問題,王老先生還爭辯,他的血壓計絕對正確,讓醫生與護士聽了,不禁搖頭嘆氣。
台大醫院諮詢服務台負責人孫維君也感慨地說,民眾太需要教育了,許多人常不知為何而來、來了要作什麼,甚至附帶要求醫生開其他毛病的藥,「他們以為上醫院就像到菜市場,買菜還要附送蔥蒜,」她說。
【看完病後的聰明原則】
1.把檢查結果記錄、保存下來
粱繼權指出,病人如能提供過去一些基本檢查的背景,例如做過什麼檢查、結果如何、為什麼做這個檢查……等,可以讓醫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檢查,不必重新再走一次冤枉路。甚至,病人還可以把吃了什麼藥、有何反應等記下來;如在別的地方看病,也可帶著其他醫生開的藥袋赴診,對醫生的診察也有幫助。
另一方面,懂得保存就診的資料,也是保護自我權益的一種做法。
在消費者保護基金會的醫療糾紛委員會擔任連絡董事的羅瑩雪律師指出,醫療糾紛案件中,常發生資料留存的困難。有些病人向消基會求援時,所寫的幾十張申訴書中,可能都只是情緒性的字眼,而無法具體說明就醫當時的情況,使得消基會就算想幫忙,也可能不知該怎麼幫。
「如果消費者含糊一片,醫院怎麼解說,你就很難反駁;如果消費者很清楚、具體的話,醫院扭曲事實的機率就小,」羅瑩雪說。
2.聽聽第二位醫師的專業意見
多位醫師強調,台灣的醫療品質參差不齊,病人也不能一味地相信醫師或醫院,有時也要懂得尋求「第二位醫師的意見」(second opinion)。
例如,當你看病已有一段時間,病情卻沒有很好的改善,而醫生又沒有其他的治療辦法時;當嚴重疾病須面對重大手術,或費用昂貴的手術時,或當你被要求參與臨床試驗時,你都可以考慮是否該聽聽其他的聲音。
誠品集團負責人吳清友,十年前因胸部不適,由他太太送往國泰醫院就醫,醫生告訴他是先天性心臟病所引起,狀況非常緊急,住院兩、三天後,吳清友再到林口長庚醫院做超音波檢查,確認國泰的檢查正確無誤,他才確信自己必須開刀。
至於該找誰問,做二度確認呢?醫療品質協會理事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藍忠孚建議,第二個醫師的專業程度,應起碼不低於第一個醫師。例如先在家醫科看過病,再來就應針對診斷結果,找專科醫師看病,徵詢第二意見,不要再找另一個家庭醫師。如果這兩個醫師的意見不一,也是以專業程度不低於第二個醫師的標準,來尋找第三個醫師表達看法。
「但最重要的是,你問了第二個意見後,要再跟原來的醫師討論。如果他是個好醫生,他會以開放的態度,幫你評斷另一個醫師說的有沒有道理,」梁繼權提醒。
【平時的聰明原則】
1.加強醫療資訊
藍忠孚指出,醫病關係和其他消費者行為最大的不同,在於醫療資訊不對等,醫療資訊基本上是賣方(醫生)市場,不是買方(病人)市場,「我們的病人如何變聰明,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醫療資訊,」他強調。
尤其,病人應該體認,身體是自己的,要作什麼檢查、受苦受罪的終是自己,不是別人。所以應做個用功的病人,多讀醫藥健康相關書刊雜誌報導,蒐集相關資訊。
2.至少有個醫生朋友
前教育部長、現駐哥斯大黎加大使毛高文的夫人金梅琳,二十幾年前的某晚,突然下腹部疼痛不已,人都站不起來。當時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的毛高文,因在美國定居多年,剛回國不久,對台灣的醫療環境了解不多,情急下只能趕緊把金梅琳送到新竹一家天主教醫院急診。醫生診斷金梅琳是因小腸的血管堵住了,而引起疼痛,建議開刀。
沒想到,當手術進行中,毛高文被醫生叫進手術室時,見到的景象竟是,金梅琳已被麻醉昏迷、腹部被剖開,而她的腸子被醫生拿出來放在外面。
然後,醫生拿起金梅琳的腸子,指給毛高文看,說那一段已壞死、該切除等等的話,問他打算怎麼辦。當場把心繫愛妻生命的毛高文嚇壞了,覺得醫生好像是把金梅琳當成豬,而不是人,對這個醫師立刻失去信心。毛高文問清楚金梅琳的麻醉效力還有一段時間後,馬上出來打電話請在國民黨省黨部任職的舅舅推薦,才找到其他的醫生趕來會診,獲得妥善的治療。
有那次的經驗後,金梅琳跟毛高文兩人深刻體會到,平時一定要知道某個醫師的專業能力好不好,也一定要跟醫界建立良好的關係,因此他們積極地認識醫生朋友。往後,她跟毛高文的健康如有什麼差錯,他們都知道該問那些醫師朋友,而可以順利得到協助。
個性開朗豁達的金梅琳,憶起這段往事,一再說自己好運,後來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但她也忍不住借用美國人常說的話,親切地叮嚀:「你在每個地方要認識一個醫生跟一個律師。」為了盡一份回饋,金梅琳目前是婦癌基金會的義工,在基金會人員劉世英小姐的眼中,金梅琳是個很謹慎選擇醫師看病的聰明人。
3.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還我健康》一書中提到,美國著名的外科醫師同時也是作家的伯尼.西高(Bernie Siegel),累積多年幫助癌症病患恢復健康的經驗,做出這樣的評語:「能康復的人,基本上都不會採取悲觀的態度,不願扮演病人的角色。」
每當護士跟他抱怨某個病人「真麻煩,完全不肯合作,不肯脫衣服,很少在自己病房,對他的血液報告總是問東問西」時,他就知道這個病人將能順利過關。
伯尼.西高更指出,如果病人希望能恢復健康,主要的關鍵在於,自己先要能堅強起來,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把健康的責任推給醫生及護士。
但不少病人求醫的態度是,一條命就交給醫生,把責任全推給醫護人員,極少體會到醫學不是萬能,醫生不是神,醫生也需要病人的協助。
「醫生通常開出自己了解有限的處方,針對所知更少的疾病,來治療他們一無所知的病人,」十八世紀的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曾嘲諷醫師的能力有限。
儘管時光飛逝,兩百多年過去了,醫學發展也日新月異,但對複雜的人體,科技能著力的地方,終究還是有限。
「現在是慢性病的時代,我們要拜託病人的地方,比病人要拜託我們的多,」台大家醫部主任陳慶餘指出。懂得吸收必要資訊,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才是最聰明的病人。而有這樣的心態,也才能與醫護人員互助合作,作個聰明且理性的病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