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鹽」使腰圍增加!10種食物害你吃進太多的鈉


「鹽」使腰圍增加!10種食物害你吃進太多的鈉

白吐司、麥片、甜食……這些食物其實暗藏不少鹽,讓台灣人普遍多吃了一倍的鈉。你要如何步步為營?
文.楊心怡  攝影.周書羽
從鹽所吃進的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能幫助體液平衡的調節、神經傳導、及肌肉收縮與放鬆。一天500毫克(約1/5茶匙的鹽)就足夠了。
但台灣人普遍吃了太多鈉。很多研究提醒,吃太鹹,不只造成高血壓、中風,還會影響更年期女性髖骨密度的流失,更且高血壓的婦女8年後出現腦部損傷(失智)的機率較高。
還有一項最切身的問題,「鹽」也會使腰圍增加,因為通常高鹽食品也是高熱量食品
有鑑於此,美國最近修正了新的飲食指南,特別點名要減鹽,尤其是51歲以上、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病史,最好能將一天攝鈉量降至1500毫克,約2/3茶匙的鹽而已。
如果你不是這個族群,一天攝鈉量也不應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一茶匙的鹽。
但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吃進4580毫克,超過規定量的1.9倍,女性也超過1.5倍,約3568毫克。
吃太鹹,損傷兒童智力
最要注意的是兒童吃進的鈉。台灣目前仍沒有針對兒童做出規範,不過國健局曾統計,台灣國小學童平均一天竟能吃掉4000毫克以上的鈉,相當於超過10克的鹽。
歐美普遍以每日5克鹽為標準,澳洲甚至規定4~8歲兒童不能超過3.5克的鹽,英國則是要到11歲以上才能吃到6克。因此,台灣學童攝鹽量可說是將近上限的2倍,相當驚人。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鈉攝取過量會妨礙對鋅的吸收,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還容易使抵抗力變差。最擔心的是會造成骨鈣流失,影響骨骼發育,「這是因為我們腎臟代謝鈉的時候,也會連帶損失體內的鈣」。
那麼,少放點鹽巴就夠了嗎?根據董氏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國人食物中最常見的鹽類來源,其實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依序是湯、油鹽拌主食和加工食品。「一天只要少吃400毫克的鈉,例如不喝湯,對健康就能有很重大的改善,」台大醫院營養部陳珮蓉組長苦口婆心。
還有哪些食物隱藏了高鈉?
1.白吐司
白吐司吃起來似乎沒有味道,但光兩片半也有超過600毫克的鈉含量。早餐如果兩片吐司塗花生醬,要不超量都難。「麵包的奶油愈多,鹽分愈高,」陳珮蓉解釋。因此像便利商店的巧克力麵包、波羅麵包、奶酥麵包等,也都有約200~240毫克的鈉含量。

▼解決方法:
如果想吃麵包,許惠玉建議不妨選雜糧類的麵包,雖然鈉含量高,但鉀含量也不低,又有纖維、植化素等優質營養素,相較之下是比較好的選擇。
2.低鈉鹽
低鈉鹽是以取代,但即便如此,5克重(約半湯匙)的低鈉鹽仍含有高達917毫克的鈉,不可不小心。
▼解決方法:營養師提醒,不管什麼鹽,還是少用為妙,降低用量是首要原則。
可以使用白醋、果醋或檸檬、番茄等天然的酸味,或人參、當歸、枸杞等中藥材來取代鹽;也可運用香菜、海帶、香草等味道強烈的食材,帶出食物的原味。或是改變烹調方式,多利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來保持食物的天然鮮味,以減少鹽、味精的用量。
3.麥片
早餐穀類脆片多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健康早餐選擇。董氏基金會抽查早餐榖片14個品項,就有一半達到英國高鹽標準(每100克食品含500毫克以上),有些廠牌竟高達1030毫克。
▼解決方法:買麥片時看一下標示,有些廠牌含鈉量較低,差距達10倍以上。
4.檸檬夾心餅乾
別以為不鹹的食物,鈉含量就比較低。像檸檬夾心餅乾這類甜的點心,竟也名列高鈉零嘴行列,因為製作過程中加入添加物,造成每100克就有700多毫克的鈉。巧克力夾心餅乾,也有500多毫克。

▼解決方法:
陳珮蓉建議,水果、煮玉米或優格是比較健康的零嘴選擇,葡萄乾或蔓越莓乾也可以考慮。
5.零卡果凍
許多標榜低熱量的零嘴如果凍、蒟蒻乾,一看標示,竟含有約2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特殊訴求或許吸引人,但還是要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例如標示低鹽堅果、低鹽高纖餅乾,還是需先看清楚再決定。
6.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也很危險。從含鈉量來看,它與番茄汁差不多,都屬於高鈉飲料。以1罐600毫升容量來說,喝1瓶運動飲料就可能攝取了25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陳珮蓉提醒,許多人以為運動完後就得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事實上是不必要的。有研究指出,運動所多排出的鈉量,正常飲食已經足夠,除非大量長時間運動與出汗的運動員才可能需要額外補充。
7.蔬果汁
有些蔬果汁為了增加風味,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喝完1瓶,可能就攝取了162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其實水就是最好的飲料。更且,食用過多的鈉時,也應多喝水幫助排出體外。不然就是選擇有標示低鈉的飲品。
8.關東煮湯汁
半碗300克的關東煮湯汁,有可能就含高達615毫克的鈉。但事實上,自家熬的湯,鈉含量也不少。根據陳珮蓉的觀察,以國人用鹽習慣,一般家裡煮的湯品大概也會用去1克的鹽,約400毫克的鈉。
▼解決方法:儘量使用新鮮食材自己熬湯,比較能掌控用鹽量,並使用食材的原味如牛蒡、柴魚、大蒜、番茄等提鮮。
或是你可以學學國宴名廚阿基師的小撇步。準備一個有刻度的小容器,將6克的鹽倒入,加五倍的水溶解,烹調時,一整天最多只能用完這些鹽水調味,總量管制鹽的攝取。
對於外食族,陳珮蓉呼籲,能不喝湯就儘量不要喝,尤其是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火鍋湯底可用白開水取代。
9.主食拌醬
沙茶醬、肉燥、蘑菇醬等調味料,雖然一湯匙鈉含量不會超過100毫克,但許惠玉提醒,如果是用來拌主食,例如義大利麵、炒飯、焗麵等,通常會加好幾匙,很容易就吃進過多的鈉。
▼解決方法:外食族吃飯前可先撥去多餘的醬汁,或是主動要求店家,像是燙青菜時少放肉燥、醬油膏。最好少吃油鹽拌主食,以免養成重口味的習慣。

10.涼麵

涼麵看似清淡,一盒的鈉含量也高達1200~1265毫克。根據衛生署調查,市面上不少涼麵所用的油麵,幾乎都添加小蘇打來增加Q度,小蘇打就含很多鈉,加上麻醬本身鈉含量也很高,導致每吃一碗涼麵的鈉含量就跟一碗泡麵差不多,相當1天鈉攝取量標準2400毫克的一半。吃碗涼麵就吃掉一天鈉量的半數,實在很超過。

▼解決方法:
專家建議,碰到油麵、麵線等,可以加長水煮時間,讓鈉溶出。麻醬則要減量只用一半。

◎註:鹽的代換方程式∣1茶匙食鹽=6克食鹽(2400毫克鈉)=2.4湯匙醬油=6茶匙味精=6茶匙烏醋=15茶匙番茄醬
http://download.cw.com.tw/pop/tks_chvip148.asp
台灣女中醫:別再錯喝四物湯!女中醫養顏絕活大公開!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book.jsp?productID=4444





不累減肥法!激動你的新陳代謝


不累減肥法!激動你的新陳代謝

有人喝水也會胖,有人躺著也會瘦,差別關鍵就在新陳代謝。你的代謝力如何?3個測驗就知道。
好消息是,只要增加一點點肌肉,就能恢復新陳代謝。《康健》設計每天10分鐘就可完成的簡單動作,加上飲食與生活小習慣,打破肥胖循環,一點都不累。
[最熱門]  15招,不知不覺少吃100卡
[PPT下載]  9大招瞬間提升新陳代謝,衣服小1號!
文.黃惠如、楊心怡
是不是常抱怨,食量沒變,卻愈來愈胖?關鍵在於新陳代謝。因為從30歲開始,新陳代謝每10年降低5%。也就是說,假設每天吃1800卡,而且10年來都沒變,在35歲還可以穿下10號衣服,45歲就要穿12號了。
肥胖是國人最嚴重的健康議題。最新的《台灣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國人身材差很大,12年前(1993~1996年)調查男性肥胖加過重的比例佔33.4%,今年調查已經突破半數(50.8%)。女性肥胖趨勢雖然比較節制,但也從31.7%成長到36.9%。
基礎代謝率是胖瘦真正的密碼,」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說。基礎代謝率是一個人整天靜止不動,身體仍須消耗熱量維持心跳、體溫、呼吸等基本身體運作,有些人很瘦,怎麼吃都吃不胖,就和基礎代謝率高有關。基礎代謝能燃燒身體熱量的六~七成,而運動佔兩成、消化食物僅佔一成,可見基礎代謝的重要性。
唯一能改變基礎代謝只有肌肉的多寡。每磅(約半公斤)肌肉可幫你每天燃燒30卡,「是全時間在消耗,即使在睡覺時,也能消耗熱量,」師大體育系教授卓俊辰解釋。

但肌肉流失的速度令人心驚。在前更年期(premenopauce),每年開始流失半磅的肌肉,進入更年期後,肌肉每年流失1磅,如果不特別注意,65歲時將流失全身近半肌肉,基礎代謝變慢200~300卡。
●重量訓練增加肌肉,「吃掉」卡路里
好消息是,增加小小的肌肉就可以恢復新陳代謝。美國杜夫大學發現,平均每個女性只要進行重量訓練12週,就能增加肌肉3磅,就可以幫忙「吃掉」每天15%的卡路里,約300卡(一碗飯),不僅不增加體重,更可能因此而減重。
而且當運動結束後,熱量仍會持續燃燒,就是所謂的「事後燒(afterburn)」,根據運動的強度,通常在運動後四、五小時還會燃燒,最多還可以燃燒48小時。
重量訓練增加的瘦肉,更會增加身體瘦肉質量(lean body mass),體重中大部份是肌肉,「形成不易胖的身體組成,」劉燦宏主任說。
●重量訓練建立骨骼力
重量訓練的福利還有建立骨骼力。《台灣營養健康調查》發現,台灣50歲以上的女性有四成骨質疏鬆,超越港、日。強壯的骨骼可以使用更多的營養素,也比虛弱的骨骼能燃燒更多熱量。
劉燦宏醫師建議,若以減重為目標,建議一週5天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包括慢跑、健走、游泳、騎自行車等。若要增加基礎代謝,則要加上重量訓練。包括仰臥起坐、伏地起身等,劉醫師自己常舉小孩的書包練手臂,但背重物不算重量訓練,因為沒刺激肌肉。卓俊辰教授則建議,重量訓練有輕微疲勞感即可,每週2~3次。

》什麼是重量訓練?

重量訓練是指給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適當的刺激,以增加肌力、肌耐力。師大體育系教授卓俊辰建議,重量訓練可以針對胸大肌、腹肌、背肌等各大肌群進行訓練,一個動作約做8~15次,每週2~3次。
●飲食有妙方,多喝水、多吃海帶和紫菜
除了增加肌肉外,提升基礎代謝率可以透過飲食和生活小習慣來達成。試著想像身體是一台機器,足夠的燃料才能確保最高的表現。
科學家發現,最重要的飲食習慣是吃早餐。因為身體已經一個晚上沒有進食,新陳代謝變慢,如果這時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身體功能將會自動變慢來適應,以致身體儲存脂肪,彷彿身體還在睡覺。
當然,多攝取幫助新陳代謝的食物也有效。如多喝水、多吃如海帶、紫菜等含碘的食物、多喝綠茶等。
●會瘦的生活方式:好睡、多動、多笑、泡熱水澡
充足的睡眠也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因為,睡眠時是蛋白質合成製造肌肉的重要時刻,有良好睡眠,就能製造良好的肌肉,自然增加基礎代謝率。
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連續6天睡眠不足的人,瘦素(leptin,一種和肥胖有關的荷爾蒙,會釋放訊息告訴大腦飢餓與否)降低19~26%。
其他的妙方包括泡熱水澡提高體溫、站著講電話增加活動量、開懷大笑都可以幫助你建立不易胖的體質。
打破肥胖輪迴,就趁現在。
》檢測你的代謝力
測驗1:呼吸太淺嗎?
橫隔膜彷彿是血流的幫浦,透過呼吸運動橫隔膜,血液循環會變好。
測驗2:腹肌夠強嗎?
這個動作在測驗腹肌強壯與否,因為腹肌也是大肌群之一,如果腹肌虛弱,其他肌群也可能相對虛弱,全身肌肉比例將偏低。
▼仰躺,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微微抬起上半身,用手指確認腰部的位置。
▼確認腰部貼緊墊子,兩腿直線往上抬,貼地的腰背與上抬的腿呈90度。
自己計算一下:
吸氣到頂的胸圍-呼氣到底的胸圍=
■5公分以上→及格
■4公分→普通
■3公分以下→不及格
■兩腿上抬時,兩腿打開→不及格。
■兩腿可以一起上抬,但無法抬高→不及格。
■即使無法抬高到90度,能到60度左右→「也算及格」。
測驗3 :血液循環好嗎?
泡澡後,觀察自己全身的皮膚。如果皮膚因為血液循環加速而變紅,表示代謝良好,反之沒有變紅,代表代謝不良。



100度C低溫烹調!減少吃到致癌物


100度C低溫烹調!減少吃到致癌物

想吃得健康,需用對烹調方式。《康健》教你幾道料理,讓營養素保存將近百分百。
文.楊心怡
想要把食物中的營養都吃下肚,不是只有吃對食物,還得煮對方法。
烹調時間、溫度是影響營養素去留的重要關鍵。國外有不少研究認為,像蒸、燉、煮這些相對低溫的烹調方式,較能保留營養素,對人體也比較健康。
研究人員發現,像大麥、麵粉等用蒸的方式,營養成分可以保存95%以上,但如果是用油炸的方式,維生素B2和葉酸會損失50%以上,維生素B1幾乎無法保存。
雞蛋用蒸的,不僅營養保存多,就連消化率也較好。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徐近平解釋,蒸的方式是透過汽化熱加熱,熱含量高,可縮短烹調時間,且不直接接觸水,不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因此比水煮更易保留營養素,也可以保留食物的鮮甜原味。
而燉的溫度通常在98~100℃,建議燉的時候不要放太多水,連湯汁一起吃,把流到湯汁裡的營養素也吃進去。
100℃低溫烹調,少吃到致癌物質
一般煎、炸、烤等烹調方式都會達到180~300℃,高溫不僅破壞營養素,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產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
但最令人害怕的就是高溫烹煮所產生的梅納反應,也就是食物的褐變。它是食物色香味的來源,但它會使蛋白質或脂質與醣類結合,造成糖化反應,釋放自由基,甚而使人體功能受到影響。
而這些糖化反應的最終產物就是最終糖化蛋白(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 AGEs),研究已發現,它可能與身體的發炎反應,或是像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阿茲海默症等有關。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老人醫學教授、同時也是糖尿病與老化實驗部門的負責人娃拉莎拉博士(Helen Vlassara)表示,在高濕度情況下進行的短時間低溫烹調,比如說蒸或煮,也許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最終糖化蛋白的含量。
他們在實驗中將24名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讓他們食用經過不同方法處理的雞、魚和肉,結果發現,蒸、煮的烹調方式能夠將人體內與飲食相關的最終糖化蛋白含量降低33~40%。
一星期中,不妨多幾餐嘗試蒸、滷、燉、煮等相對低溫的烹調方式。不過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提醒,草酸、植酸較多的食物,如蘆筍、菠菜、冬筍、豆類等,不建議用蒸的,恐怕影響鈣、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