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防癌,2大關鍵策略
這一次,我們不再提出10步驟或8絕招,因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的防癌指南,只有兩大關鍵策略。只要能做到,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推薦]
打造防癌新3力!文.林慧淳 攝影.陳怡安
因應全球都市化、工業化造成罹癌愈演愈烈的變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繼1997年出版第一份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後,10年來首度更新防癌指南,提出了比一般專家更震撼確鑿的警告。
綜觀厚達600頁報告,以「拒絕肥胖」和「選對食物」為主軸,提出權威建議。統計顯示,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但可喜的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現在開始都不晚。
策略1 嚴格要求:拒絕肥胖
研究證實,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
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進而增加罹癌機率。
新版報告中,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
拒胖實踐1:盡可能保持纖瘦,BMI維持在18.5~20之間就好
儘管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在18.5~24之間都算正常,但專家認為,不只要「不過胖」,更要儘可能維持纖瘦。從小開始控制最好。
報告中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21歲時的BMI應落在正常體重的低端18.5,並且此後就要避免體重和腰圍增加。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建議台灣人,將BMI控制在18.5~20之間最恰當。
拒胖實踐2:每天中度運動1小時,強度運動半小時
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專家建議,除了每天最少應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之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例如跑步網球,更有益健康,不僅因為活動有助於維持體重,更有證據顯示,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因此專家強調,依照個人的體能適應程度,循序漸進,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是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工作、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均可列入計算。
終身防癌,2大關鍵策略
這一次,我們不再提出10步驟或8絕招,因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的防癌指南,只有兩大關鍵策略。只要能做到,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推薦]
打造防癌新3力!文.林慧淳 攝影.陳怡安
因應全球都市化、工業化造成罹癌愈演愈烈的變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繼1997年出版第一份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後,10年來首度更新防癌指南,提出了比一般專家更震撼確鑿的警告。
綜觀厚達600頁報告,以「拒絕肥胖」和「選對食物」為主軸,提出權威建議。統計顯示,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但可喜的是,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現在開始都不晚。
策略1 嚴格要求:拒絕肥胖
研究證實,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食道癌、胰臟癌、腎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
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進而增加罹癌機率。
新版報告中,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
拒胖實踐1:盡可能保持纖瘦,BMI維持在18.5~20之間就好
儘管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在18.5~24之間都算正常,但專家認為,不只要「不過胖」,更要儘可能維持纖瘦。從小開始控制最好。
報告中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21歲時的BMI應落在正常體重的低端18.5,並且此後就要避免體重和腰圍增加。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建議台灣人,將BMI控制在18.5~20之間最恰當。
拒胖實踐2:每天中度運動1小時,強度運動半小時
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專家建議,除了每天最少應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之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例如跑步網球,更有益健康,不僅因為活動有助於維持體重,更有證據顯示,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因此專家強調,依照個人的體能適應程度,循序漸進,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是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工作、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均可列入計算。
飲食建議2:減少鹽分攝取
研究顯示,鹽和醃漬食物很可能引發胃癌,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是肝癌的原因。因此專家建議,避免鹽醃或鹹的食物、避免用鹽保存食物、限制攝取含鹽的加工食品。
並且整體來說,每人每天鹽分攝取量必須小於6公克,約等於2.4公克的鈉。
此外,發黴的穀類或豆類不可食用。
專家特別警告,廣東鹹魚被認為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食用時應注意。
飲食建議3:不需用健康食品防癌
現有研究證據顯示,高劑量營養補充劑可能有保護作用,卻也可能誘發癌症。報告指出,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族群中的研究,營養補充品才能預防癌症,若廣泛使用於一般人,恐怕會造成副作用,這其中的益處和風險很難衡量。因此專家建議,最好的營養來源是食物和飲料,不必用健康食品防癌。
這份報告也特別叮嚀癌症病友,不必特別採行和一般人不同的飲食或生活習慣。除非合格的專業人員提出不同意見,否則這份報告的建議也適用於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