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腦壓太低,也會頭痛

腦壓太低,也會頭痛


劉秀枝


這個名詞新鮮,我說:「腦水不足?聽起來好像是奶水不足?」朋友說:「是啊,我上Google搜尋,相關名詞就有奶水不足這一項哩!」
我發現車廂內突然變得非常安靜,不知同車乘客是對腦水還是奶水不足有興趣?不能讓大家失望,我靈光一現,問:「他是不是有頭痛?一坐起來就痛,躺下去就好?」朋友說:「對對,聽說他還抱個枕頭去上班,一有機會就躺在沙發上休息呢。」我回答:「你上網打『低腦壓頭痛』這幾個字,資訊就出來了。」
低腦壓頭痛,又名自發性顱內低壓頭痛或腦脊髓液低容量頭痛,所以那位醫師用「腦水不足」也沒錯,指的是腦脊髓液容量不足。
一般人都知道腦壓太高會引發頭痛和各種神經症狀,甚至昏迷。但是腦壓太低也會造成頭痛。最明顯的例子是少數人在接受腰椎穿刺檢查或脊髓半身麻醉後的幾天內發生頭痛,而且是坐起來就痛,躺下去就好,經補充水分後,一、兩星期會好。
為何腦脊髓液容量減少會造成頭痛呢?因為受到頭蓋骨的保護和限制,人類顱內腔的容量是固定的,包含了腦組織、腦脊髓液和顱內血流。當腦脊髓液減少時,腦組織不變,而顱內血流量相對增加,造成硬腦膜靜脈充血,引發頭痛。
這些硬腦膜靜脈的充血在腦部磁振造影檢查時會顯現出特殊的變化,即硬腦膜看起來較厚,打顯影劑時整個大腦表面的腦膜明顯的亮起來。
典型的低腦壓頭痛是坐起來後15分鐘之內開始頭痛,通常是整個頭都痛,也可以是兩側頭痛或後腦痛,而且愈來愈痛,吃止痛藥效果不佳,直到躺下來休息後約15分鐘才不痛。常伴隨有後頸部疼痛、頭暈、噁心、耳鳴、聽力異常等。如作腰椎穿刺,其腦脊髓壓力低於60毫米水柱。其腦部磁振造影除了顯示出被顯影劑顯亮的腦膜外,有時可見到兩側硬腦膜下腔小量積水、出血或顱內的腦幹下移的現象。
一般認為是患者的脊髓硬膜的某處有小裂隙,使腦脊髓液往外滲漏,而造成低腦壓頭痛。這滲漏處可用特殊的磁振脊髓攝影、電腦斷層脊髓攝影或是核醫的動力學檢查,把滲漏處找出來,但不一定找得到。
自發性低腦壓頭痛的患者在發生頭痛之前不但沒有做過腰椎穿刺,也沒有接受腦脊髓手術,更沒有嚴重的腦脊髓外傷,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腦脊髓液的滲漏呢?可能有被忽略的小外傷,或咳嗽太用力、舉重物等,有少數人可能有結締組織異常的疾病,造成先天性的硬腦膜脆弱之故,但大部份的案例都找不到原因,所以才稱為自發性低腦壓頭痛。
大部份的低腦壓頭痛經保守治療在1~3個星期會消失,即臥床休息、多喝水、多喝咖啡、打點滴、服用止痛藥等。我朋友的親戚在住院一星期後,病情明顯改善。
我記得將近20年前,一位低腦壓頭痛的病人住院,整天臥床,她的同事把公事拿來讓她躺在床上做,又買了一箱箱的咖啡來給她喝。當她出院時,頭痛雖沒了,體重卻增加了,因為喝了不少高熱量的三合一咖啡。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那就要找出脊髓的滲漏處(頸、胸、腰椎均有可能),由硬腦膜打入病人自己的血液約10~20毫升,以期把滲漏處補上,稱為「硬膜外血液貼片」。效果不錯,通常頭痛在72小時內消失,如果復發或有必要,還可重複注射。
自發性低腦壓頭痛的好發年齡為30~40歲,但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女性較多,男女比例為1:2。
低腦壓頭痛一向被認為是少見的頭痛,根據國外的估計,每年每10萬人口約有5人罹患此病,但可能低估,因為有些人被當作是緊縮型頭痛、偏頭痛或是其他的每日頭痛。因此,如有新出現的頭痛或頭痛型態改變時,就需要就醫。醫療一直在進步,說不定會有新的治療或觀念呢!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這樣吃,助你遠離癌症

這樣吃,助你遠離癌症


謝曉雲


醫學上的研究告訴我們,三分之一的癌症和飲食密切相關。
就算你小心翼翼、挑三撿四,吃到了完全不受污染、不含致癌物質的食物,但如果飲食的內容和方式不當,還是會將自己放在罹患癌症的危險處。
從1970年代開始迄今,科學家研究飲食與癌症的關係結論,高脂肪而且缺乏蔬果(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飲食組合,容易讓癌症找上門。
吃太多脂肪會得癌?
提起脂肪,總是和壞消息連在一塊──發胖、得心血管疾病。有些癌症研究、文獻及專家眼中,某些脂肪的確不是好東西,有幾種癌症,例如乳癌的罹患率就和脂肪攝取量及種類相關。
女性身體如果堆積太多體脂肪,會製造過多雌激素,進而誘發腫瘤生長。
不過,近幾年的大型研究卻推翻了這種說法,發現高脂肪飲食和乳癌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使得脂肪攝取量和罹患乳癌之間的關係變得撲朔迷離。
其中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執行的研究,測量停經後女性血液中的雌激素濃度時發現,脂肪攝取量增加,雌激素濃度反而下降了。另一個含括4個國家共34萬名女性的研究,得到類似哈佛的結論,也無法從中找到脂肪攝取量和乳癌之間的正向關係。
根據這些最新的大型研究結果,美國癌症學會做出以下結論──女性吃到某種脂肪,遠比脂肪總攝取量更關鍵。
究竟誰才是壞份子?
肉類中的飽和脂肪最危險
後續許多證據直指,肉類、全脂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及玉米油、黃豆油等蔬菜油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才是致癌元兇。
此外,哈佛的研究發現,會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液態植物油經氫化處理,轉為固態或半固態油脂時,形成的一種氫化油脂,存在許多加工食品裡),也會增加停經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提高乳癌風險。
吃大量脂肪,尤其是肉類脂肪對男性同樣不利,危機之一是增加攝護腺癌風險。
哈佛大學曾針對5萬名男性進行一項5年的研究,發現飲食中脂肪吃最多的男性比吃最少的男性,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竟然高出80%,而且吃紅肉比較多的人,也比吃魚及家禽肉比較多的人,更容易罹患攝護腺癌。
另一個和動物性脂肪顯著相關的是大腸直腸癌。
因為,肉類中的脂肪會在腸道內增加形成致癌的化合物。國外曾進行一項實驗,讓健康男性吃無肉飲食或含大量肉類的飲食,結果發現,大量吃肉的那一組男性的糞便中,致癌的化合物顯著增加。
如果你是個食肉族(飲食中含大量動物性脂肪),又鮮少吃蔬果(缺乏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那麼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更高人一等。
控制熱量和正常體重是關鍵
除了脂肪因素之外,控制熱量、維持健康體重更是防癌關鍵;而且,從流行病學的統計來看,肥胖的人的確和某些癌症特別有緣,許多研究及專家都指出。
歐美研究顯示,愈高愈胖的女性在停經後愈容易罹患乳癌。
同樣地,發福的男性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也比較高,當男性體重超過正常體重20%,就比那些體重正常的男性高出4倍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警示,三分之一的結腸癌、乳癌、腎臟癌及消化道癌症和體重超重有關。
高鹽分食物易讓胃癌上身
鹽分攝取太多也是另一個致癌危險因子,最直接相關的便是胃癌。那些鹽漬食物吃得較多的國家,如日本,胃癌發生率就很高,也是主要死因之一。
醫學上發現,鹽分(鈉)會促進胃細胞發炎,使它們不正常地快速增生。而且鹽分也讓胃中的致癌化學物質作用加強,更容易致癌。
不幸的是,現代人的飲食方式其實承擔了很大的得癌風險。其中之一是頻繁外食,而且依賴大量的加工食品果腹,這些多半為高鹽分食物。

另外,醃燻肉製品中添加了亞硝酸鹽,也容易和胺類食物結合,在胃腸道形成已被確定的強力胃致癌物──亞硝胺。
經常吃這一類高鹽分食物的人,三餐如果又缺乏蔬果,尤其缺乏維生素C,那罹患胃癌的危險性,更比經常吃各種蔬果的人增高2~3倍。
你可以這樣吃
預防癌症不必花大錢,也不用吞下一堆有些根本療效不明的營養補充品,只需調整三餐飲食,就能減少20%以上罹癌機率,何不從今天做起?
綜合美國癌症學會、日本國立癌症中心及專家的建議,要預防癌症,你可以這樣吃:
控制熱量及脂肪攝取量、維持正常體重。
可減低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腎癌等多種癌症風險。
■怎麼吃?
1.少吃脂肪,控制攝取量佔熱量比例30%以下。
上班族女性及男性(輕度勞動者)一天需要熱量大約是1600卡及2000卡,換算下來,脂肪攝取量一天最好分別在50克及65克以下。
如果你的午餐是速食店的一份牛肉漢堡加中包薯條的套餐,油脂可能就超過40克。一些高油脂的食物,如炸雞、中包薯條、牛角麵包的油脂量都超過20克,吃一份就佔了一天所需的三分之一左右,宜少吃。
2.慎選油脂來源。比較健康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魚類(含omega-3脂肪酸)及適量的堅果。
3.限制飽和脂肪攝取量,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香腸、熱狗、培根、火腿、貢丸等)、全脂乳製品,限制自己一星期不超過一次。
4.小心「反式脂肪」,少吃人造植物奶油、糕餅、點心等加工食品。
5.少用炸、煎、爆炒等高油、高溫的烹調方法。
攝取充足的纖維,每天25克是你的目標。
纖維可減低大腸直腸癌、乳癌風險。每天五種蔬果可減低20%各種癌症風險。國外研究發現,吃大量蔬果的人得癌機率是很少吃蔬果的人的一半。
■怎麼吃?
1.每天吃全榖類食物。如1碗五榖雜糧飯可提供2克、糙米飯可提供1.8克;2片全麥土司可提供1.6克等。
2.每天攝取3種蔬菜、2種水果。如1盤地瓜葉可提供3克;1盤芥藍菜可提供2克;1顆芭樂可提供7~8克;1顆柳丁可提供3克;1顆蘋果可提供2~3克。此外,蔬果中含有各種抗氧化劑及植物性化學物質,能預防多種癌症。
3.攝取各種豆類。如半杯豌豆可提供2.5克;半杯扁豆可提供3~4克。
吃富含胡蘿蔔素(carotene)的食物。
可減低喉癌、食道癌、肺癌風險。
■怎麼吃?
每天吃一種深橘紅色、黃色的蔬果及其他食物,如胡蘿蔔、甜椒、番薯、南瓜、芒果、木瓜、葡萄柚等。另外,深綠色蔬菜中的胡蘿蔔素也很多,像菠菜、綠花椰菜、綠色萵苣等。
特別提醒,不要擅自服用胡蘿蔔素補充劑。國外大型研究發現,胡蘿蔔素補充劑反而會增加吸菸者的肺癌風險。
吃富含葉酸的食物
可減低大腸癌、乳癌風險。
葉酸缺乏的人身上容易出現DNA損害,進而增加細胞變異的機率,容易發展為癌症,專長在葉酸研究的輔大食品營養學系教授許瑞芬指出。
美國及中國大陸等地的研究指出,葉酸營養狀況好的女性,乳癌罹患率比較低。歐美的大型研究也發現,葉酸有助於抑制大腸癌腫瘤,延緩癌細胞增生。
■怎麼吃?
深綠色葉菜(如菠菜)、菇蕈類、蘆筍、綠花椰菜、豆類、蛋黃、柑橘類水果、全榖類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
吃維生素C高的蔬果。
可減低食道癌及胃癌風險。
■怎麼吃?

芭樂、草莓、柑橘類水果、奇異果、番茄、綠花椰菜及深綠色蔬菜,都是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儘量生食和低溫烹調,以免破壞維生素C。
吃十字花科蔬菜
可減低乳癌、子宮內膜癌、胃腸道及呼吸系統的癌症風險。
■怎麼吃?一週至少吃3次綠花椰菜、白花椰菜、高麗菜、甘藍菜、青江菜、芥菜、蘿蔔、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吃含茄紅素的蔬果
可減低肺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風險。
■怎麼吃?
煮熟的番茄(茄紅素容易釋出,也容易被人體吸收)、西瓜及紅肉葡萄柚都是茄紅素的食物來源。
每天吃一點大蒜、青蔥、洋蔥、薑等辛香料。
可減低胃癌、大腸癌及其他癌症的風險。尤其大蒜,含有數種可抑制癌細胞的化合物,打敗群雄,名列首位抗癌食物。

每天吃黃豆相關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一部份肉類蛋白質。
可減低乳癌、前列腺癌風險。
攝取富含鈣質、維生素D的食物。
可減低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風險。
■怎麼吃?從低脂或脫脂乳製品及魚類(如沙丁魚、鯡魚)中攝取。
攝取富含硒的食物
可減低乳癌、攝護腺癌風險。
■怎麼吃?
從全榖類、綠花椰菜、洋蔥、番茄及魚類中攝取。
不要擅自服用硒補充劑來防癌,過量的硒會產生毒性。
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一星期3次。
可減低乳癌、攝護腺癌風險。
秋刀魚、鯖魚、鯡魚、水煮鮪魚、沙丁魚等。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會再發生?

肉毒桿菌食物中毒會再發生?

國內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事件頻傳,兩個月內發生5起案例,9人發病。其中有兩起案件被懷疑是由真空包裝的豆干引起,但檢驗廠商食品後,卻未檢出肉毒桿菌或其毒素。
文.李佳欣
衛生署下令稽查豆類真空包裝製品與賣場,並準備研擬不同製程的認證標章,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是否就不再發生?
●毒素形成的溫床:真空、低酸度、水分高的製作環境 
食物的製作方式是肉毒桿菌是否引發中毒的關鍵。肉毒桿菌是種厭氧菌,必須同時在低氧、低酸(pH>4.6)、水分含量高(水活性>0.85-5),以及常溫的環境下,才會讓它的孢子大量繁殖而產生引發中毒的毒素。
所以被懷疑導致中毒的多半是微酸、非乾燥,而且是過去被認為不會長菌的真空包裝或罐頭製品。
近3年來豆干、豆腐、素料等豆類製品常成為致病嫌疑,原因在於這類產品酸度低、含水量高,國人購買真空包裝的機會也高,經常接手處理肉毒桿菌中毒事件的台北榮總毒物科醫師楊振昌分析。
不過在製作過程中,若經攝氏120度以上高溫加熱,或鹽分、亞硝酸鹽較高,孢子就無法存活;所以像酸菜等醃漬後酸度高,或香腸、火腿等添加亞硝酸鹽的食物,其實不易產生毒素。魚、肉或貝類、乳酪等蛋白質類的密封製品,買回家後通常會冷藏,也會高溫烹調後食用,中毒機會也較低。
「自行醃的肉類及酸筍等則較危險,而且是在沒煮透的情況下,」楊振昌說,過去經過確認中毒的食物多是民眾自行醃製的肉製品,近年來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傾向少用鹽與防腐劑,若烹煮溫度不夠,就會讓毒素趁機繁殖。
●真空包裝也要冷藏、食用前應烹煮10分鐘 
肉毒桿菌中毒其實是罕見案例,但今年接連爆發的食物中毒事件卻讓食品衛生管理問題浮出檯面。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解釋,其實以往很難查出民眾究竟吃了什麼而中毒,恰好這次兩起案例的患者都吃了同一家廠牌的豆干,所以才讓真空食品的製作與販售過程受到重視。
官員的說法,並非推託之詞。因為肉毒桿菌分布不均,潛伏期為12~36小時(也有案例晚至8天),再加上人們通常只能回憶起36小時前吃過的食物,所以常常是患者想不起來吃了什麼,或者追查原廠的時候,查驗的部份並沒有被感染。「確實很難查到,」楊振昌醫師說。
所以從製作過程、運送、販售到烹煮,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小心防範。
從製作過程開始,最好選擇有120度高溫加熱的「商業滅菌」認證,就可以保證食物中絕不會有孢子的存在。目前只有「得意中華」與「福記冷凍」兩家廠商具有商業殺菌認證,其他真空包裝食品,民眾都得注意是否維持在4度C以下冷藏,買回家也必須立刻放入冰箱。食用之前,以100度高溫煮10分鐘,也可去除毒素。
加了亞硝酸鹽的香腸、臘肉雖能抑菌、防腐,也不要放太久。因為30~45天後亞硝酸鹽會在產品裡逐漸分解,當殘留量低於20ppm時,也會失去抑制肉毒桿菌的作用。
●改變飲食習慣,儘量吃新鮮、多種食物 
如果連像是酸菜、筍絲等真空包裝的即食食品都要再煮10分鐘以上,似乎就失去即食的意義,如何才能買到方便又安心的食品呢?
養成飲食的新思惟可能才是治本之道。衛生單位雖承諾要盡快擬出「商業滅菌」、「全程冷藏」等認證標章,並輔導稽查不合格的廠商與賣場,但在確定落實之前,民眾還是得自求多福,勤加烹煮。
曾著書《細菌的世界》、《病毒的故事》,陽明大學生化系教授徐明達認為,醃漬食品是古代人沒有冰箱而不得已的保存食物方式。現代人尤其住在台灣,物產豐饒,實在應該盡量選擇新鮮、在地、當季的蔬菜水果,並且吃現做的食物。
而像是香腸、火腿等醃製或罐頭食品,防腐劑與鹽分通常也高,吃多了也可能提高致癌風險,「我們常常對嘴巴太好,對身體不好,」徐明達感嘆地說。並且,同一種食物也不要過量,例如別因為豆干好吃,就拚命吃一大堆。因為如果食物有毒,少量吃身體有能力排除掉,但吃太多超出身體負荷能力,中毒風險也提高。吃多元的食物也可以分散風險,營養攝取也均衡。
楊振昌建議,民眾應該改掉一次買很多食物回家囤積的習慣,用多次、少量換來新鮮。食物買回去後也儘量在保存期限之前吃完,就不容易讓細菌有機會繁殖。

6原則,安心吃素顧營養

6原則,安心吃素顧營養


梁嫣純


戴先生一家人因宗教信仰長年茹素,近來他正苦惱是否該調整3歲的兒子和懷著第二胎的太太的飲食,以免正需充足營養素的他們,吃得不夠營養。
營養學界的確常提醒素食者注意飲食的技巧,以免造成鐵質、維生素B12、鈣質及蛋白質的攝取不足,尤其是發育中的孩子、懷孕中的婦女及生病中營養不良的人,更需要注意。
不過別太憂心,只要掌握以下原則,人人都能健康吃素:
1.蛋奶素最好
吃素超過10年的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金美雲建議,發育中的兒童及青少年、懷孕期的婦女、重病患者最好改吃蛋奶素。
奶類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蛋富含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卵磷脂,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素食者每週吃2~3顆雞蛋或每天1~2杯牛奶,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2.添鈣強骨本
鈣質是構成骨骼及牙齒的主要成分,嬰幼兒缺鈣會生長遲緩、骨骼發育不全或變形,而且牙齒容易損壞;成人及老人則會有骨質軟化症及骨質疏鬆症。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主任蔡玲貞在《素美食》書中為文表示,素食者的鈣質攝取量要比一般人增加20%,因為研究發現,奶素者的骨質密度比非素食者減少3?5%,長期純素者比奶素者更低。她提醒除了多吃奶品類、綠葉蔬菜類、豆類、黑芝麻、髮菜、及加鈣穀類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外,還可搭配以下的生活小技巧,以提高鈣質的吸收:
●含鈣食物可搭配維生素C一起吃,例如飯後吃水果、吃飯時配果汁。
●每天日曬15分鐘,增加體內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少吃加工食物、飲料、高鹽食物,且不要吃太大量蔬菜,因為過多的纖維也會降低鈣的吸收。
●必須補充鈣片時,使用低劑量,一日多次補足,且最好在空腹時補充,有利吸收。
3.蛋白質互補法
豐富的蛋白質是成長中孩子、孕育新生命孕婦、修補身體機能病患所亟需。偏偏植物性蛋白質多屬於不完整的蛋白質,無法完整提供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可能缺少其中數種。
劉怡里營養師提醒素食者要善用「蛋白質互補法」,藉由多種植物性蛋白質食材的搭配,以彌補彼此的不足,例如糙米加黃豆、綠豆加薏仁、五穀饅頭。
而且要注意各類食品搭配法的多樣性變化,讓每天都能攝取到不同種類的營養素,除了豆類食品,堅果類及種子類食物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
4.補鐵大作戰
鐵是血紅素與肌紅素的成分,可幫助氧氣在體內的運送;也是細胞色素的成分,幫助能量的產生。
劉怡里指出,懷孕後期的婦女需攝取足夠的鐵來供給胎兒,做為新生兒出生後4個月的生長所需。
雖然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食物都含有鐵質,但植物性來源鐵的吸收率(約5%)比動物性來源(約25%)低很多。
所以蔡玲貞營養師建議,素食者的鐵質攝取量要比非素食者多一倍,女生每天至少20毫克、男生15毫克,否則容易發生貧血的現象。
衛生署建議,含鐵食物可與含維生素C的食物或果汁一起食用,例如柑橘類、番茄、檸檬等,有助鐵質的吸收。咖啡和茶則最好在飯後兩小時才飲用,因為會干擾鐵質的吸收。
5.積極補充B12
維生素B12幾乎都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例如肉類、魚類、海鮮、奶品),所以長期吃全素的人很容易缺乏。
維生素B12不足,會影響造血功能,使胺基酸代謝過程中的同半胱胺酸代謝不良,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劉怡里建議全素食者可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積極補充維生素B12營養品。
6.鋅也少不得
鋅對於細胞的生長、孩童的身高發展有關,但多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而且有些植物性的食物因含有較多的纖維及植酸,會影響鋅的吸收率,所以劉怡里並不贊成孩子從小吃全素。
長期吃素的兒童及青少年要加強補充鋅,可以多吃小麥胚芽、芝麻、南瓜子、楓糖漿等食物。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2道排毒淨化茶飲

2道排毒淨化茶飲


林貞岑


補氣茶飲有助血液循環,可排除身體多餘的廢物毒素。健脾祛濕養肝茶則能修復腸胃功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並達到排便暢通效果。
中醫師吳明珠貢獻做法:
健脾祛濕養肝茶
功用:健脾祛濕,養肝通便解毒。
材料:黃耆2錢、葛根2錢、茯苓3錢、決明子2錢、枸杞子5錢、玫瑰花2錢。菊花2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加水2000cc,煮30分鐘後當茶飲。
補氣生津排毒茶
功用:補氣生津、明目活血排毒。
材料:黨參2錢、西洋參2錢、石斛2錢、馬鞭草1錢、茉莉花6朵。
做法:將黨參、石斛、馬鞭草加水1500cc,煮20分鐘後去除藥渣,再利用藥湯沖泡西洋參跟茉莉花10分鐘即可飲用。
 
本文由康健雜誌提供

立即體檢你的早餐!營養師給的6大建議

立即體檢你的早餐!營養師給的6大建議

早餐是一天開始的活力來源,所以吃什麼很重要!你的早餐讓你活力十足,還是愈吃愈昏沉?歸納現代人常吃的6大類早餐,請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吃才是最佳選擇,立即體檢你的早餐,讓自己吃的更健康!
●[重要]  加入【康健粉絲團】,獲得最新健康生活資訊! 
●[服務]  訂閱每週三《康健電子報》,定期獲得優質資訊!
文.謝曉雲
一、麵包牛奶族
貿易公司會計林佳雯早餐常吃菠蘿麵包、紅豆麵包、奶油麵包,然後喝瓶牛奶,有時候搭配咖啡。因為方便省事,不少家庭的早餐用這個模式。
夾餡的麵包嘗起來美味,但是營養師認為,不論鹹或甜,油脂含量都不少,而且糖分太多,又經過精緻加工,營養價值不高,當早餐並不適合。
「糖分太多的早餐有個壞處,它讓你的血糖很快升上來,又很快掉下去,而且會掉得偏低,」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解釋說。所以早上不到10點,你的精神可能就開始走下坡。
台安醫院營養師趙思姿進一步指出,早餐的組合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要有,而且最好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燕麥片等,血糖比較穩定。
吐司麵包看起來比較「安全」,不包餡又沒灑糖粉,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卻要提醒大家,「麵包要好吃,油一定不會少,尤其吃起來滑嫩順口的鮮奶吐司、雞蛋吐司等,製做時都會多加油。」
至於塗在吐司上的奶油、果醬或花生醬,其中花生醬的熱量及油脂也不低,所以少抹為宜。
奶油則存在另一個問題。
現代人覺得動物性油脂不好,轉而選擇植物奶油,不過市售植物奶油多半經過氫化作用,會形成一種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這種脂肪酸已經被證實和心臟血管疾病有關,經常食用對健康不利。

營養師的建議

1.兩歲以上的小朋友和成人,可以改喝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以減少一天的脂肪總攝取量。

2.夾餡麵包的熱量、油脂量都偏高,不要常吃。如果想吃甜的,不妨選擇吐司抹1小匙果醬。另外,建議經常變換塗抹吐司的醬料,避免每天塗奶油(累積反式脂肪酸)、花生醬(累積黃麴毒素)或果醬(累積糖分),並且塗少一點。

3.兩片吐司抹花生醬、奶油或夾一片低脂乳酪,再喝一瓶低脂牛奶或優酪乳,是比較適當的選擇。如果有時間,準備一些生菜、蕃茄、小黃瓜夾著吃,營養會更均衡。
二、7-11族
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李雅玲,每天早上都在公司隔壁的便利商店打點早餐。
「反正就近買了就帶走,又有很多東西可以換著吃,」李雅玲說。她有時候吃御飯糰配優酪乳,有時候則選茶葉蛋或肉包。
「御飯糰的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是不錯的選擇,我自己也常吃這個搭配優酪乳或牛奶,」營養師趙強說。
營養師楊淑惠也指出,御飯糰裡包的餡料,如火腿、雞肉、鮪魚等,是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品質較好。雖然肉含量不多,不過再搭配完整蛋白質來源的牛奶,這套早餐在熱量(約370~420卡)及蛋白質攝取量上就足夠。如果選擇肉包搭配牛奶,蛋白質攝取量也沒問題。
不過,營養師趙思姿提醒說,御飯糰的鈉含量也不低,尤其患高血壓的人要注意。

營養師的建議

1.因為餡料不同,某些御飯糰的含油量也不算低,為了減少油脂攝取,建議搭配低脂牛奶或低脂優酪乳。

2.部份便利商店有賣生菜沙拉,可以買一盒,滿足早餐的蔬菜攝取量,不過沙拉醬要少放。不習慣早上吃生菜的人不必勉強,但要在中、晚餐裡設法補足。

3.雖然廠商都強調優酪乳是不加糖,但是以目前市售優酪乳的甜度來看,還是必須注意糖分及熱量的問題。
三、早餐店族
辦公大樓林立的街道上,幾步路就能見到一家早餐店,「老闆,一份火腿蛋三明治加中杯奶茶,」在電腦公司擔任行銷企劃的陳益仁,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餐幾乎都吃這一套。和午餐、晚餐比起來,他認為早餐有吃就好,不過是提供上午工作的體力需要,「我懶得動腦去想早餐該有什麼變化,」他坦白道。
營養師一致認為:這類早餐「油脂可能攝取太多。」早餐店或西式速食店用的漢堡肉油脂含量較高,如果自己在家做,選擇油脂較少的瘦肉,肥肉比例才能減少。
再者,不論三明治裡的火腿還是漢堡裡的肉,都是油煎,再加上煎蛋和塗上厚厚一層脂肪含量高的沙拉醬或奶油,「除非一天中的另兩餐都吃得少油、少肉,不然一天下來,油脂攝取量實在過多,」營養師趙強說。
另外,咖啡和奶茶也是另個問題。
「奶茶絕對不能取代牛奶,因為奶含量很少,還添加糖分,」楊淑惠指出,她見過不少媽媽以為讓小朋友喝奶茶就等於喝牛奶,這種做法錯誤,比較理想的選擇是搭配低脂牛奶。
至於早上喝咖啡好不好?多數營養師認為這是個人習慣的問題,不一定非要將它從早餐中去掉,不過要避免空腹喝黑咖啡,容易傷胃。營養師趙思姿則說,早上喝咖啡和茶除了能提神,對於少喝、沒有成癮的人,有刺激排便的作用,能稍微舒緩便秘情況。

營養師的建議
1.要求店家不塗沙拉醬或塗薄一點,以減少油脂攝取。

2.每天須吃3碟蔬菜(約半斤),但這類早餐蔬菜量少,所以要在中、晚餐多補充。

3.咖啡一天控制在兩杯以內,早上可以喝牛奶含量較多的拿鐵。不過,茶和咖啡最好在餐前或餐後兩小時才喝,因為會影響人體吸收鐵質,所以盡可能不要跟著餐喝。

4.這類早餐容易吃進過多油脂,一星期不宜超過三次。

5.吃西式速食店的早餐,建議不要點套餐,例如吃漢堡就不要再吃薯餅。飲料選擇小杯柳橙汁或牛奶,而不要喝糖分多、空熱量的冰紅茶、可樂。另外,這類早餐油脂多、熱量偏高(超過500卡),所以當天的午、晚餐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儘量選擇滷、煮或蒸的烹調方式。
四、燒餅油條族
當愈來愈多人向三明治、漢堡等西式早餐靠攏時,在雜誌社任職編輯的張儀文還是獨鍾傳統的燒餅、油條配豆漿。
小時候她常吃油條,「看小小一條麵團變成長長一根油條,很有趣!」長大後覺得油條用炸的,太油了、不健康,所以選擇燒餅或飯糰當早餐。
不過,燒餅的含油量真的比油條少?營養師可不這麼認為。
「看不見的油脂是最可怕的,」營養師趙強加重語氣說,豆漿店賣的燒餅、油條、蛋餅、蘿蔔糕、煎餃等,都有油脂偏高的問題。不過像油條、蛋餅這些表面上看得見油的,大家吃的時候會有警覺,但是一般人常上了燒餅的當,以為燒餅用烤的,表面不泛油光,熱量及油脂一定比較少,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

「燒餅之所以吃起來香酥可口,全是因為製作時加了很多油,」楊淑惠點出重點。一個燒餅的熱量大是230~250卡,其中約25%的熱量來自於脂肪,再加上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組合的油脂量實在偏高。

楊淑惠認為,燒餅、油條搭配豆漿的吃法,蛋白質品質還算可以,豆漿中有豐富的離胺酸,但缺乏甲硫胺酸,而燒餅、油條正好相反,缺乏離胺酸但有豐富的甲硫胺酸,兩者能互補。不過,油脂過多,讓多數營養師對這類早餐評價低。

至於飯糰的熱量和油脂量更是嚇人,主要問題出在裡面包的油條、肉鬆等,也都含有偏高的油脂。一個中型飯糰熱量高達550卡以上,來自於脂肪的熱量大約佔總熱量的47%左右,如果搭配一杯豆漿或牛奶,總熱量就超過700卡,比較適合重勞力工作者偶爾吃。

營養師的建議
1.這類型早餐的熱量高、油脂高,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超過一次,而且當天的午、晚餐必須儘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

2.這類早餐一樣缺乏蔬菜,所以在另兩餐要多補充。水果則視個人習慣,可以吃一份,或者早上不吃,中午、下午各吃一份。

3.外賣的豆漿大都放太多糖,所以建議買未加糖的清漿,然後自己再酌量放糖。

4.吃燒餅或油條時,建議搭配豆漿而不要搭配米漿,因為米漿仍是米製品,和燒餅、油條一樣缺乏離胺酸,蛋白質品質比較差。

5.燒餅上灑的芝麻通常無法被我們咬細,吞下肚以後,芝麻沾黏在胃壁上,容易造成部份人的胃疼痛,甚至可能造成胃發炎,吃的時候請小心。
五、清粥小菜族
清粥小菜族以老年人居多。
這類早餐比較沒有油脂太高的問題,不過營養師認為,配稀飯的醬菜、豆腐乳營養值低,而且太鹹,鈉含量太高。另外,加工食品可能會添加防腐劑,常吃容易傷害肝、腎。楊淑惠也指出,有些老年人或早素者只吃稀飯配醬菜、豆腐乳,缺乏蛋白質,不是理想的吃法。
營養師的建議
1.一碗略稠的稀飯,大約只是半碗乾飯的量,所以建議一餐吃2~3碗,不然很容易不到中午就感覺餓。

2.吃稀飯時可以搭配一顆荷包蛋或是一份瘦肉,素食者則選擇吃一塊豆腐或豆乾、素雞等豆類製品,攝取蛋白質,至於豆腐乳和醬菜要儘量少吃。另外加盤炒青菜,這套早餐就很均衡,而且蔬菜中的鉀,能幫助身體把鈉排出體外。

3.學生或上班族如果買早餐車的鹹粥,這類粥品的肉類含量不多,而且飯量比較稀,胃排空時間短,容易覺得餓。建議可以加顆茶葉蛋或喝瓶牛奶,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4.每天宜攝取水果2份(1份大約為棒球大小或一平碗),所以早餐可依個人習慣,吃1份水果,但不建議喝果汁,熱量太高。
六、素食早餐
走進董氏基金會的辦公室,便聽見陳淑麗宏亮的笑聲,身材纖細修長,說起話來鏗鏘有力,還不時舉手比劃,展現豐富的肢體語言,完全看不出來已經50歲了。
是什麼原因讓她看起來精神飽滿、活力十足?她想了一下說,和吃素有些關係吧!
「吃素真的讓我體力好、精神好、變得更有耐力了,」陳淑麗神采奕奕地說道。即使有時候為了義工工作必須晚睡早起,四處奔波,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很有精神地完成工作。
「以前我不大吃青菜,是非常可怕的肉食主義者,一定要吃大塊肉,小肉絲是不算肉的,」她瞪大眼睛說。

後來看了一些朋友送的書,開始注意健康方面的知識,又覺得吃素是件環保的事,能讓地球的水土資源不受污染,「既健康又環保,為什麼不做?」念頭一起,陳淑麗便投身吃素食的行列。

吃遍山珍海味,陳淑麗說,現在她覺得最好吃的是五榖雜糧飯和不加料調味的蔬菜。「以前做菜,一會兒炸、一會兒紅燒,然後再弄這弄那,好費事。後來我發現,只是清燙一下,就好吃得不得了!因為吃素,而且把烹調方式簡化,我才真正吃到了菜的香、飯的甜,」她帶著感恩而滿足的語氣說。

早餐量多豐富

早餐對陳淑麗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餐,也是喚她從睡夢中清醒的起床號。

「每天早上睜開眼,一想到等會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就會很高興地下床,而且從小我就有好習慣,起床後一定要吃東西,所以早餐我一定會吃的,」她笑著說出早餐是讓她不會賴床的誘因。

剛開始吃奶蛋素的時候,朋友教她用酵母粉、黑芝麻粉、奶粉、杏仁粉、薏仁粉、糙米粉、葡萄乾等,加在一起沖成一碗稠稠的粥當早餐,後來聽別人說,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是銀,晚上吃是銅,所以又把水果加入早餐的菜單裡。

另外,一瓶優酪乳、加些生菜、煮顆蛋、烤兩片全麥吐司。

「有時候我早餐的份量,像要給十個人吃的,」陳淑麗說自己從小食量就大,早餐自然要量多又豐富。

她覺得要快速準備早餐其實不難,只要懂得利用片段的時間。

起床後,先把蛋放進水裡煮,把麵包送進烤箱,等到梳洗完了,這兩樣東西就可以吃了,一點不費事。她甚至會在睡覺前先大致想一下明天早上家裡有什麼可以吃、可以按什麼順序弄,隔天一早起來就照做。

「閒的時候你當然可以慢慢弄,甚至布置個氣氛好的餐桌,把食物排得美美的,然後優雅地吃著早餐,」陳淑麗邊說邊揮手比劃著。

三餐定時均衡

陳淑麗說,通常早餐吃得多,到了中午其實不太餓。午餐比較有機會外食,如果上素食自助餐店,會以五榖雜糧飯搭配多種青菜,然後記著吃一塊豆腐。當然有時候沒得選擇,中午只吃一碗陽春麵時,晚餐一定會補上一大盤燙青菜。

陳淑麗對營養均衡的飲食搭配很有心得,不過因為不耐餓,食量太大,卻讓她感到困擾。所以新的一年,她為自己訂下的健康計劃就是控制食量。「我要不斷告訴自己,每一餐吃到七分飽就要離開了,」陳淑麗說,要努力讓自己吃得更健康。

營養師的建議
1.整體來看,陳小姐的早餐種類豐富而且均衡。不過建議五榖雜糧粥、水煮蛋、優酪乳三者不要同一餐吃,蛋白質的攝取有些超量。如果是4瓢五榖雜糧粉泡成一碗粥(約2份主食量),再加上兩片全麥吐司,蛋白質及熱量的需求已經足夠。

2.五榖雜糧粉中,包含豆類和穀類,蛋白質可以取得平衡。另外,這些榖粉的來源是取自植物種子,蛋白質的品質是植物蛋白質中最精華的,酵母粉又是維生素B群的良好來源,這種吃法是素食者不錯的選擇。

3.如果是不吃蛋,甚至不喝牛奶的完全素食者,建議增加核果類的攝取量,或以豆類補充蛋白質。例如吃全麥麵包或含杏仁、核桃等核果類的雜糧麵包,蛋白質來源比較豐富,而且豆類和榖類的蛋白質可以互補。

不過核果類屬於高油脂食物,必須注意油脂的總攝取量,其他兩餐避免再吃煎、炸的食物。

4.關於食量太大的問題,如果陳小姐活動量大,每餐吃2~3份主食(1~1.5碗飯),注意不要攝取太多油脂,應該沒有問題。三餐定時定量,最重要的是餐和餐之間避免吃零食,更不要吃宵夜。

(審稿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

不愛吃早餐!小心5大危機

不愛吃早餐!小心5大危機

據調查國人不吃早餐的選項佔比為第三大,其中又以未婚女性為最大宗;不吃早餐會有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又該如何正確吃早餐?
◎延伸閱讀:
[時事]  猛吃辣,舌癌奪命!如何吃辣才健康?
[生活]  好腸胃,比好大腦重要
[生活]  立即體檢你的早餐!營養師給的6大建議
文.網站編輯
不吃早餐有何危險
其實,吃不吃早餐和運不運動一樣,可能是一種習慣,可能是一種觀念,也可能是一種整體生活形態的展現。但是,不吃早餐造成的不良影響,既深且廣,從對胃腸的傷害到罹患慢性病,甚至心神不寧、身材走樣。
1.容易發胖
第一個要戳破的是「不吃早餐有助減肥」的迷思
不相信?帶你去看看日本人如何訓練相撲選手,你就明白了。相撲選手不吃早餐就做劇烈的運動,然後在空腹狀態下攝取大量的食物,旋即午睡,這樣一來,很容易產生超重的肥胖體型。
因為不吃早餐即劇烈練習所引起的空腹狀態,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然後攝取大量的食物,使得生長激素的分泌更旺盛,組織脂肪就會不斷增加。如果持續這種生活方式,脂肪也會持續地蓄積。
2.透支健康
在呼籲「要吃早餐,不但要吃得飽,還有吃得好」方面,中西醫的看法如出一轍。「就短期而言,不吃早餐的影響的確不大,除了十一點的時候比較累一點,生活品質差一點,」但台北市立中醫院主治醫師田安然就提醒不吃早餐的人,特別是青、壯年人:「必須想到對整體身體機能的影響,或是二、三十年後的反應。」不當的飲食習慣,對於健康的侵蝕,不容小覬。

3.易患慢性病

長期不吃早餐就展開一天的工作,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就動用甲狀線、副甲狀腺、腦下垂體等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外,更會使體質變酸,長期容易罹患慢性病。至於目前的症狀也不妙,整天哈欠連連,而且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出現黑眼圈

由於人體各項生理活動要靠多種酵素的作用,才能維持功能正常,而酵素的活動與體內酸鹼度息息相關,因此酸鹼值的平衡,主要是為了提供酵素作用的良好環境。所謂酸鹼值通常以PH值代表,大於7是鹼性,小於7是酸性,而人體正常的PH值是7.4,略偏鹼性,無論過低或過高,都會造成生理失調。

4.胃、腸不適

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也會有胃、腸方面的障礙。

早餐的英文是breakfast,本來就是「解除一夜禁食」的意思
,晚餐以後不進食,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期處於空蕩蕩的狀態,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

排便也會異常。晨起進食時,身體通常會產生「胃結腸反射」的作用;當大腦將胃結腸反射的作用傳到排泄系統後,大腸便開始反應,將先前留在大腸內的廢棄物排出體外。如果經常不吃早餐,胃結腸反射的動作會逐漸減弱,最後引起便秘,長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變。

5.心神不寧

莊淑旂醫師在旅日期間所住的公寓裏,看過與她孫子同年齡的小學生八人,每天早上一起上學。她觀察到,吃過早餐的孩子,情緒非常安定溫和;反過來,不吃早餐的孩子,精神較不穩定,有歇斯底里的現象。至於在車站、學校買來急忙吃喝,她也不以為然:「紛亂的進食方式會造成『心』的不正常,」她認為。
如何正確吃早餐?
不管是西式的三明治、麵包,或是中式的饅頭、稀飯,早餐的內容包羅萬象,你所需要的不是一份份制式的早餐食譜,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則,就可以知道如何正確地吃早餐了。
如何正確吃早餐?首先你必須知道,每天我們應該吃進多少和那些食物才是最健康的。參考行政院衛生署的建議,結合美國大力倡導的「金字塔型膳食組合」(Food Pyramid),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大概需要吃三到六碗的五穀根莖類、三碟蔬菜、兩個水果、四份的蛋豆魚肉、一到兩杯的奶類和二、三匙的油脂,提供人體所需的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
一般而言,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大約是30%、40%、30%,早餐的內容同樣應該有五穀根莖類,主要提供醣類;蛋豆魚肉、奶類提供蛋白質;蔬菜、水果提供維生素;還有就是一杯水。
1.先喝杯水
晨起先喝水,一則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減少的水份;並且有利內臟甦醒。空腹喝下去的水,馬上被小腸吸收,五分鐘就能進入血液,讓血液流通更順暢。也有助於通便。

2.五穀根莖類不能免

米飯、麵包或麵條等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很多人不敢吃,以為會導致肥胖。以早餐而言,國泰醫院營養組長李蕙蓉指出,事實上造成肥胖的是添加物,例如西點麵包中的奶酥、紅豆,塗在土司麵包上的果醬、奶油,而不是麵包本身。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的結果顯示,理想的總熱量來源應該有60%來自五穀雜糧類,但是目前大多數人所吃的五穀雜糧都明顯不足,「這就是很多人為什麼會越吃越肥、排便不順的原因,」台北醫學院藥學系藥物分析科主任鄭慧文在網路上指出。

3.複合性醣類比單醣好

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中的醣類,可以提供大腦能量,做好每一件事,包括思考、記憶、解決問題,以及調節身體的鬆弛。

醣類分為單醣和複合性醣類兩種。砂糖之類的單醣,雖然爆發力很強,能夠迅速提振精神,但是沒有後續力;以複合性醣類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因為夠逐漸釋放能量,使生理、心理的能量來源比較穩定,所以早餐攝取複合性醣類比單醣好。
4.最好選擇糙米、全麥
同樣是澱粉類的碳水化合物,糙米飯、全麥麵包不但營養完整,而且纖維的含量較高,除了有助於排便,也容易產生飽實感,對體重控制有幫助。
5.攝取奶類、蛋豆魚肉類
奶類、蛋豆魚肉類是蛋白質主要的來源,而蛋白質則是啟動大腦的另一個關鍵。台大醫院營養組長鄭金寶指出,因為蛋白質中有兩種胺基酸,一種是「酪胺酸」,大腦以此來合成神經的傳遞物﹣﹣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兩種賀爾蒙都負責思考敏捷、長期記憶,以及察覺外界異常狀況的重要物質。另一種是「色胺酸」,是大腦合成血清張力素的原料,負責縮短激動的時間,產生飽實感,並誘發睡意。
麻省理工學院營養研究員茱蒂絲.沃特曼博士建議,當你想以「酪胺酸」來提昇心智時,應該先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例如奶類、蛋豆魚肉類,再吃碳水化合物。不過要小心,蛋白質不宜攝取太多,以免增加肝臟、腎臟負擔,或是膽固醇過高。
6.醒腦小祕方
如果在考試、演講、開會和從事任何需要保持頭腦清醒的工作之前,最好吃一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的食物。茱蒂絲.沃特曼在《利用食物管理你的精神和情緒》一書中建議,早餐應該吃的食物是脫脂牛奶、脫脂優酪乳、水果、白水煮蛋、咖啡、茶、果汁。不應該吃的食物則是火腿炒蛋、馬鈴薯、抹果醬的烤麵包、鬆餅和薄煎餅

7.水果或蔬菜更是不能少

水果、蔬菜也是早餐很好的選擇,但卻經常被忽略。以水果而言,早上可以攝取富含維他命C和檸檬酸的柳橙、柑橘,因為維生素C的任務在「發動身體的引擎」;檸檬酸的功用則是把碳水化合物轉成肝醣,形成動力,而且防止體內脂肪合成,預防肥胖。由於水果是這麼的美好,所以已有強調新世紀飲食觀念的說法,建議把水果列為早餐的第一道,因為空腹狀況下,身體可以完全盡情吸收水果的百般好處

不過,營養專家鼓勵大家多吃水果甚於果汁。國泰醫院營養組長李蕙蓉說,一杯柳橙汁需要兩、三個柳橙榨汁,不如直接吃一顆新鮮的柳橙,不但不致弄巧成拙吃到太多的果糖,還可以攝取到豐富的纖維,有助於體內清理雜質,還可讓人頭腦清醒、精神好。

(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001期-「早餐怎麼吃,最健康?」一文)

【相關文章:立即體檢你的早餐!營養師給的6大建議】早餐是一天開始的活力來源,所以吃什麼很重要!你的早餐讓你活力十足,還是愈吃愈昏沉?歸納現代人常吃的6大類早餐,請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吃才是最佳選擇,立即體檢你的早餐,讓自己吃的更健康!...閱讀全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2196



氣溫再飆高!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氣溫再飆高!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連日來的高溫,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及補充水份;提供您五招自然養生療法,告別暑熱:
【●拿好禮、抽筆電】夏天的15種生活方式,讓你更有型!
文.網路部編輯
一、飲食清淡多喝水
夏季心煩、脾胃停滯,容易產生腸胃不消化、脹氣、食慾不振等,現在起應避免肥膩的食物,改由新鮮、清淡飲食取代。
乳製食物、過多鹽分和油脂的油炸食物,或是進補的羊肉爐、麻油雞、燒酒雞等,並不適合在夏天食用,郭忠禎醫師表示。對老人及小孩,不易消化的糯米也要適可而止。
一天至少飲用2000㏄的開水,可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
習慣飲用咖啡、茶等飲料的人,需要補充更多的開水來平衡,因為咖啡因利尿、消耗水分,容易造成脫水現象。
食物方面,蓮藕、蓮子安神,百合養肺,都適合入菜。木耳、扁豆及傳統豆腐(含石膏)、芹菜有降火功效,也是夏季菜餚佳品。辛辣食物如蔥、薑、蒜等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二、清晨早起,午後小睡
夏天萬物滋長,是一年中最適合滋養陽氣的時候,加上晝長夜短、氣候悶熱,微涼的清晨五、六點是最好的起床時機。迎著陽光做運動,一方面呼吸新鮮空氣,另外也可加強新陳代謝。
正午天氣炎熱,老人、小孩最好可以午睡1~2小時,補充晨起的體力。

夏天可以晚睡一點,但不要熬夜。中醫認為,晚上11~1點主肝臟經絡,在11點以前入睡,肝臟才會得到保健。如果熬夜,肝臟未獲適當休息,便產生「陰虛」的情形,比如火氣大、口乾舌燥等,白天也會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三、預防暑熱及感冒
夏季濕悶,保持室內通風極為重要。門窗緊閉,濕氣滯留室內,不易排汗,加上辦公室內活動少、產熱多,室內中暑的情形很常見。
「尤其是流汗吹風造成的傷寒型感冒,」郭忠禎醫師提到夏日就診患者的最大問題。從戶外喘噓噓、汗流浹背的進入冷氣房吹風,氣虛加上冷氣侵入,容易引起感冒、高燒。
醫師建議,最好隨時準備一條毛巾,將汗拭乾再進入室內。且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要過大。
另外,可以準備一些自製的抗暑熱飲料。
比如五汁飲:將生蓮藕、水梨、荸薺、西瓜,鮮生地(一般傳統市場或中藥店,可以找到乾燥的生地,泡水即可)打成果汁飲用,三餐飯前喝一些;或是冬瓜連皮、新鮮荷葉、西瓜連皮,紅豆、扁豆及葛根一齊煮湯,也是消暑涼方,郭忠禎醫師建議。
勞動力強,體力透支的人,夏季可飲用黨蔘、麥門冬各3錢,五味子1錢泡熱水的生脈飲,幫忙去暑。
酸梅湯、山渣、烏梅、甘草、洛神花等則有生津止渴作用。
出外旅遊,感覺快要中暑時,可以按壓手掌上的合谷穴、手肘的曲池穴或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的百會穴,「可以幫助疏散熱,」郭忠禎醫師按壓著手肘的穴道示範。

碰到有人昏迷不醒時,可以用手指掐鼻與唇中間的人中穴位,或是用筆等尖物刺刺中指指甲尖端,刺激腦部神經傳導,使患者清醒。

東南亞旅遊時,台灣導遊常會運用「刮痧」幫遊客解決暑熱引起的食慾不振,這種運用牛角或錢幣刮患者胸骨、頸部、肩膀或脊椎,直至皮下出現青紫瘀斑的刮痧法,郭忠禎認為簡易安全,對中暑確有緩解功效。
四、調整運動時間
夏季不適合劇烈及長時間的戶外運動。喜愛運動者應將運動時間調整為清晨和傍晚,氣候較適宜。
「但是清早剛起床,要避免太劇烈的運動,如有氧舞蹈等,造成心肺的負擔,」郭忠禎提醒,清晨運動以緩慢的運動,如太極、慢走、元極舞等為佳。
五、以靜養心,去除煩悶
以中國傳統醫學而言,風暑濕熱環境變化的「外火」,加上情緒變化的「內火」侵襲人體,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產生百病。
按中國神醫華陀的說法,世上唯有一藥能治百病,那就是「靜」。
「安靜,自然能夠熄火氣,」室內悶熱,身著長袖功夫裝的李鳳山,說起話來卻仍一派平穩、悠閒。
靜坐、練氣,觀照自己的內心,是氣功大師的消暑涼方。
工作上的心態也要做調整—─心要穩,腳步要放慢。即便現在失業人口增加,人心惶惶,李鳳山卻有不同觀點:「冷眼旁觀,不要輕舉妄動。」
李鳳山常勸告他的學生,按照天理四時循環來過生活及工作。春耕夏長,春天的耕耘已經足夠,夏季便可以靜觀其變。「很多人總是不停在工作,希望可以多賺一點,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李鳳山嘆道。因為一直往前衝,個人的成就反而不易顯現出來。不妨退一步,看看自己做到哪裡,哪些地方還需要調整改進,這才是夏季的「長」,身心靈的重新定位。

享受美好夏日

研究發現,夏季因濕度、溫度提高,容易引起慢性病的發作。尤其六月正當季節交替,在中醫裡是人體最虛弱的時候,因此特別需要休養調息,為盛夏做準備。

數千年來,老祖宗按照二十四節氣變化,衍生二十四種對應的生活方式。只是現代人生活舒適便利,早已不知所謂「日出而作」的生命週期概念,遠離自然的結果,不但忽略了四季的變化,也無法察覺身體對自然產生的反應。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本身就蘊涵著春夏秋冬,」溫文儒雅的長庚醫院中醫部副院長張恆鴻認為,結合了自然給人的訊息,讓人去感覺四季,這是《黃帝內經》所講的養生要點,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告別潮濕寒冷,夏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享受花園裡、菜園裡瓜果茂盛的豐富生命力;或是放一片馬友友的「繁花似錦巴洛克」CD,讓雀躍炫麗的大提琴,提振午後精神。
中暑不擔心
一般中暑分為乾(體溫過高)、濕(熱衰竭)兩種,救急方法亦不同。
一種為排汗功能失調,造成體溫過高、皮膚乾、通紅、頭痛想吐,脈搏快而強,通常以老年人、小孩、身體較弱或糖尿病人最常見。
●救急法:體溫過高的中暑,通常病人身上是乾燥的,降低體溫最重要。首先,先鬆開患者衣服,將一條吸水力強的毛巾或衣服裹在患者身上(維持散熱功效),讓他躺下。之後,將大量冷水(冰水刺激性太強)澆淋在患者身上,也可利用灑水器沖水,讓患者體溫降到攝氏38度左右,移入涼爽室內,若體溫未降,應儘速送醫。小孩中暑則可先按摩四肢及身體,再以冷水擦拭或沖拭身體,可避免周邊血管過度收縮。
熱衰竭則剛好相反,是水分大量流失所致,比如大量出汗,卻未補充足夠水分。患者會有皮膚濕冷、虛脫、手腳冰冷等情形。
●救急法:熱衰竭患者血壓低,應先將患者移到陰涼地方躺下,抬高腿部,頭低腳高,讓血液回留。
患者若意識清醒,可以多喝含鹽分的飲料,如運動飲料等,或是在1000cc水中加入1茶匙(1克)鹽。此外,含鉀高的水果如香蕉等,也可以幫助補充失去的水分及礦物質。

熱衰竭患者體溫較低,因此不要喝冷水。

另外,如果突然碰到昏迷休克的患者,可以先按壓患者人中部位,使患者清醒。(*資料提供:台北長庚醫院中醫部)

(文章摘錄自康健雜誌第31期-「夏日養生5大招」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