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遠離肥胖的陷阱

遠離肥胖的陷阱


黃惠鈴


身高不到160公分,66歲的洪錦蕙女士,35歲得糖尿病時,體重有六十幾公斤。
發病前,她最愛的娛樂是和左鄰右舍打牌、打麻將,甚至挑燈夜戰,從白天打到午夜還欲罷不能。
當時,她常覺得口渴、愛吃,一次可以吃5支甘蔗,而且還因太常跑廁所,被其他牌友責罵。
她一直沒有懷疑身體出了什麼問題。直到先生提醒,怎麼眼眶都陷下去,且一個月內瘦了5公斤,才查出自己得了糖尿病。
得病後,她不僅戒賭、吃藥按時,也嚴格控制飲食,外丹功也練了約莫十年,現在每天早上在公園裡帶著鄰居運動,體重也維持在42、43公斤。
在台大糖尿病友聯誼會相當活躍的「洪媽媽」洪錦蕙戲稱,她也沒想到自己會活到現在。31年的病史,目前什麼糖尿病的併發症,她都沒有。
馬丁也從來不是健康模範。他不愛運動,也從不管嘴裡吃進多少脂肪。
可是,家族糖尿病史卻逼他不得不關心自己的健康。他的父親因糖尿病,動截肢手術、眼睛也瞎了。他的姑媽也一樣。他父親最後死於糖尿病。而在一次檢查後,馬丁發現自己也得了糖尿病!
拒絕步父親的後塵,馬丁一改過去忽視健康的態度,手邊隨時帶著脂肪計算器、一本列出所有常見食物脂肪含量的書,每個星期快走30分鐘,並減掉將近5公斤的體重。
洪媽媽、馬丁其實並不孤單,事實上有許多人都和他們面臨相同的問題。
兩千兩百多年前的著作《黃帝內經》,將糖尿病記載於〈奇病論〉中。但今天,糖尿病已不在稀奇少見,甚至中外皆然。
每30人就有一個糖尿病患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1985年全球約有三千萬人得糖尿病,目前上升到一億三千萬人,到2025年預估將增加到三億人。
至於台灣,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戴東原以4%的盛行率推測,全台約有80萬人有糖尿病。80萬人散在兩千多萬人口中,平均每30人就有一個。
而糖尿病在大部份的國家,死亡原因都排名在前7名。但台灣自1987年以來,糖尿病在十大死因中,始終高居第五位,而且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從1978年的6.5人,竄升到1996的35.1人,連翻好幾翻,增加速度居十大死因之冠。
這個上升的趨勢如果不變,學界預估,明年糖尿病將可能成為台灣地區65~74歲老年人口中的第二大死因,僅次於癌症!
儘管糖尿病的重要性看來有增無減,不過,令人擔心的是,「每個知道自己得糖尿病的病人背後,可能還有另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得病,」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指出。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去年發表的研究即發現,被調查出有糖尿病的19歲以上成人,有將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19~44歲的年輕族群中,不自知的比例更高達八成多,顯示年輕人更不易察覺身體有異。
到底什麼是糖尿病?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糖尿病已悄然貼近時,仍不自知?
糖尿病就是血糖過高的疾病,」林瑞祥解釋。當身體無法將主要的燃料來源──葡萄糖,從血液送到細胞中,太多無法正常代謝的糖就會留在血液。
過多的葡萄糖在未經使用的狀況下,最後經由尿液排出,細胞因此無法獲得成長和活動需要的燃料。
此外,血糖過高還會慢慢傷害心臟、血管、眼睛、神經和腎臟等,導致患者可能得心臟病、中風、失明、洗腎,甚至截肢。
住桃園的鄭小姐在39歲得糖尿病。她清楚記得,第一次發病住院治療時,隔床事業有成的女病人哭著求醫生,她寧願花100萬元治療糖尿病,換取不鋸掉她的腿。另一床的太太也是因糖尿病併發心肌梗塞,醫生緊急搶救。

「我當時心想糖尿病怎麼會這麼可怕!」事隔兩、三年,鄭小姐現在想來仍心有餘悸。
依據統計,糖尿病是美國20~70歲人口中,失明的最主要原因。同時,在美國不是因外傷截肢的病人中,有一半的對象就是糖尿病人。
此外,雖然美國的心臟病死亡率急遽下降,但糖尿病人的心臟病死亡率,卻仍居高不下。
去年剛從台大醫院退休的林瑞祥也指出,一、二十年前,在台大復健科裝義肢的病人,最主要是像飆車族等青少年,但最近幾年,則由糖尿病人取代。
糖尿病有兩種
而糖尿病分兩種。第一型糖尿病是指病人的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一種由胰臟細胞分泌的荷爾蒙)或製造的量很少。這種病大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生
第二型糖尿病則是病人的體內初期雖能分泌多量的胰島素,無奈身體卻無法對胰島素充份反應。這種無法有效運用胰島素的情況,稱做「胰島素抗性」。
台灣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是第二型,第一型約只有1~2%。
第二型糖尿病即使佔多數,卻像個善於偽裝、躲藏的神祕女郎,始終緣慳一面,等到有緣相見,往往才令人恍然大悟。
學護理出身的李奶奶,五十幾歲時,有一陣子常覺得腳痛。去看醫生,醫生說是蜂窩組織炎,開了一大堆抗生素給她。可是吃了藥,情況卻沒改善。
之後到美國住女兒家,有一次因腳痛得無法下床,孩子抱著她求醫,醫生證實她得了糖尿病後,李奶奶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糖尿病惹的禍,難怪蜂窩組織炎一直難治癒!
一般而言,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
■感覺口乾
■頻尿,有時每小時須解尿一次
■多吃
■體重無緣無故減輕
■視線模糊
■持續性疲勞
■(婦女)經常陰道感染和膀胱發炎,偶爾也會經期不來。
善於偽裝,難以發現
但是,「第二型糖尿病絕大部份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在相對比較嚴重時,才會出現症狀,」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蔡世澤點出癥結所在。相較下,第一型患者會急遽發病,得病約3個月就有明顯症狀。
因為難察覺,即使現代科技日新月異,仍有不少人「土法煉鋼」──以尿液裡有無聞甜而至的螞蟻,來判斷得病與否。但是,有更多人是根本沒有察覺到「神祕女郎」已隨侍在側。
尤其因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在全無症狀的情況下,漸進發病,許多人常誤以為是自己老了,身體零件難免效能減退,也就不以為意,未能及早發現糖尿病。
幾年前才從台南師範學院退休的畫家王家誠,身材高壯,喜愛爬山、游泳、旅行,健康狀況一向良好。
二十多年前,40歲左右,他開始常常覺得口渴,須大量喝水,且常覺得熱。喝冰水,還得加冰塊。浴缸裡常放滿冷水,不論從外面回家或在冷氣房中工作一陣後,都迫不及待地泡進冷水。另外,他也開始嗜吃甜食。
因南部天氣燠熱,王老師對自己大量喝水的情況,並不多疑。即使漸漸會感到疲倦、衰弱,體重也慢慢減輕,但他也只是感慨:「大概是老了!」
於是,在沒有任何「病痛」的感覺下,治療良機一拖再拖,等到最後被檢查出來有糖尿病時,竟然已經拖了十幾年。原有一等射手證明,現在他的眼睛卻因得糖尿病的關係,視力嚴重退化,且有點白內障。
一般病人可能經過5~9年的delay(延宕),已有症狀出現了,才知道自己得病,」蔡世澤說。
台大醫院眼科醫師陳慕師的調查曾發現,剛被診斷出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約24%的人有視網膜病變,顯示病程已好幾年。
年輕化的趨勢
而以往的印象是,糖尿病是屬於爺爺奶奶級的人,才會生的病,但值得關切的是,糖尿病人的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

26歲的孫春輝得糖尿病已8年左右。他在功課壓力沈重的高三上學期末,因疲倦、想睡覺,老覺得睡不飽,到檢驗所作檢查,發現血糖偏高。再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證實得了第二型糖尿病。
當醫生宣佈時,他還來不及反應,「我媽媽就當著醫生的面哭出來,哭得比我還傷心,」孫春輝回憶。他的母親也是糖尿病人,且有嚴重的併發症。聽到兒子那麼年輕就罹病,相當難過。
臨床經驗豐富的台大內科部教授戴東原也注意到:「現在可以看到愈來愈多的年輕病人。現在遇到十幾歲發病的病人,不能斬釘截鐵,認為他是第一型患者。」
病人年輕化,甚至可能是全世界的趨勢。
剛在六月底舉行的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年會中,有幾份報告都指出,原只見於成人的第二型糖尿病,近年來此類的小孩與青少年病人,「戲劇性地增加」。
戴東原記得,在去年的亞太糖尿病學會理事會中,日本學者也曾發現,過去日本20歲以前發病的糖尿病人,約90%是第一型患者。現在20歲以前發病的患者,則是一型與二型,各佔一半。
肥胖與年輕化有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一個可能的原因指向肥胖。
「現在因為肥胖的關係,促使第二型糖尿病提早顯現,」戴東原分析。
例如,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年會中發表的幾份報告,都懷疑小孩、青少年的肥胖問題,對糖尿病年輕化的趨勢,扮演重要的角色。
無獨有偶地,美國農業部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兒童肥胖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1982年時,美國4%的過胖兒有糖尿病,到了1994年,已有16%的過胖兒得糖尿病,比例快速躍升。
反觀國內,肥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
根據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在民國78年和83年所做的台灣地區居民體位及肥胖狀況的變遷調查,發現83年每個年齡層的平均體重,幾乎比78年同年齡層的平均體重,至少多2公斤以上,多4~5公斤的年齡層也不在少數。
「我相信糖尿病在2000年以後,會非常重要,因為肥胖的人愈來愈多,」潘文涵說。
且依她現有的研究資料看來,即使某個東方人與白種人有相同的身高、體重,東方人得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卻會比白種人高。她懷疑,這可能與東方人的身體組成中,脂肪比較多有關。
中華民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張仙平更提醒,腹部的肥胖與糖尿病有關。
腹部的脂肪多,胰島素的抗性會較高,」張仙平指出。當腰圍與臀圍相比的比例,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時,就表示腹部已堆積過多的脂肪。
另一方面,糖尿病雖然不少見,但為什麼有些人會得糖尿病,有些人卻不會?
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指出,第一型患者可能因體質的關係,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病毒感染、化學物品,甚至是食物(如牛奶),引起自體免疫反應(身體裡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的胰島β細胞,使胰臟的功能日漸喪失)。
至於患者佔大多數的第二型,目前則懷疑與遺傳有關。「老天爺註定他們體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要提前衰老,」林瑞祥說。
英國一項針對兩百多對同卵雙胞胎所作的研究即顯示,雙胞胎中如有一人在40歲後得糖尿病,另一人得病的機率高達97%。
雖然遺傳決定誰得向糖尿病報到,不過幸運地是,遺傳並非唯一的因素。
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曼森即指出:「至少有75%新增的第二型糖尿病例,都是可以預防的。」
改善生活習慣,降低罹病機率
糖尿病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無論你現在幾歲,高纖低脂的飲食、經常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都能降低罹病的機率。
「有糖尿病的家族病史,就好像槍雖上了膛,卻不一定會帶來傷害,生活習慣才是扳機扣下的關鍵,」美國生活方式中心健康教育專家高立妙喻
例如,如前所述,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的危險因子。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研究157名肥胖又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發現只要體重減輕將近5公斤,得糖尿病的機率就可降低31%。
張仙平的父親及已過世的母親都是糖尿病病人,她有很強的家族病史,加上她生老二時,老二體重超過4公斤,更使她極可能會得糖尿病。
學營養的她,除了注意均衡適量的飲食外,更保有運動的習慣。雖已年屆50,但她仍體態輕盈,保持理想體重,很多比她年輕十幾歲的學生還比她胖。
無法根治,但可控制
「我將來可能還是會得糖尿病,但我這麼做至少可以延緩它發生,」張仙平強調,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其必要。
雖然,不論第一或第二型糖尿病都無法根治,但卻是可以控制,而且也必須獲得控制。病人必須學習和糖尿病和平共處。
「糖尿病其實不是多嚴重的病,不會對人的生活品質造成太大打擊,」蔡世澤以饒富哲理的口吻鼓勵,面對糖尿病,其實只是「生命與生活的選擇」。
生命只有一條路──從生到死,但生命的過程──生活──卻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式,」他說:「糖尿病只是其中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82歲的張木得糖尿病已三十多年。得病後,有一度他心想自己的人生大概要走到盡頭了,便為自己的後事作好安排。現在,他不僅沒有任何併發症,外表看來也頂多60出頭。
住在陽明山上,有一陣子他進台北市區的方式是騎腳踏車。不過,後來因醫師擔心他的安全才作罷。
一、二十年來,他力行晚上6點吃飯,8點睡覺,4點或4點半起床、運動,生活規律正常。
雖然得了糖尿病,但他卻比許多老朋友活得還久。他將健康的祕訣歸因於,凡事要樂觀、淡然處之。
看事情的角度可正可反,糖尿病人面對疾病,也不應例外。
糖尿病其實是個長壽的病,因為你更懂得飲食要均衡、健康,懂得保健,」張仙平提醒。
用心對待,認真與病共處,糖尿病也可以是生命旅途中的轉機。
審稿專家:耕莘醫院醫務部及社區健康中心顧問醫師林瑞祥
http://lifestyle.msn.com.tw/ViewA6033.aspx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