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改變員工行為的3大迷思


改變員工行為的3大迷思

開心農場不開心!員工上班大玩facebook,留言抒發自己的倦勤感受,調整新世代的工作文化是身為主管的一大挑戰。愈了解人的行為與心理,就更容易找到正確的方法,30秒重點掃描,搞定3大類部屬!

作者:吳凱琳 編譯  出處:Cheers

為什麼人的行為這麼難改變?為什麼明明是對自己有好處的,我們還是不願意改變?要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認知科學與醫學的新發現提供了答案提出正面願景、訴諸情緒的感受、快速達成顯著的成果,是促使人們改變的3大關鍵。
外在環境在變,企業也必須隨時跟著改變,當然內部的所有員工也得改變。但是,對經理人而言,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說服員工改變。要一個人改變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原因可能是你用錯方法了。事實上,我們對於人類的行為有太多誤解。美國《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了一般人對於改變的3大迷思。
迷思 1:危機與恐懼可促使人們改變?
過去我們認為,危機是促使人們改變的重要動力。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再大的危機,即使威脅到個人的生命,也很難讓人改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院長愛德華‧米勒(Edward Miller)長期追蹤心臟病患的病情後發現,心血管阻塞嚴重必須接受心臟繞道手術的患者,動完手術的兩年後,有高達90%的人沒有任何的改變,依舊維持過去不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再度引發血管阻塞。
此外,許多醫生常常運用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病患改變生活習慣,預防疾病的復發,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做法。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舊金山分校醫學教授迪恩‧歐尼許(Dean Ornish)認為,讓病患體會正面的生活樂趣比起警告死亡的恐懼,更能促使病患改變習慣、遠離疾病。因為,「一般人通常不願相信不幸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1993年,歐尼許曾進行一項研究,挑選了333名動脈嚴重阻塞的病患接受他所設計的治療計劃。除了一般的醫學治療之外,這些病患每星期必須參加兩次的團體治療活動,包括冥想、放鬆、瑜珈、以及有氧運動等。
這項計劃為期1年的時間,根據歐尼許的持續追蹤,3年後有77%的人仍維持新的生活習慣,未再發生心血管阻塞的情形。
對於經理人來說,這樣的結果到底有什麼意義?提出正面的願景、而不是強調當下的危機或是困境,更能促使員工改變。但是願景不是空中畫大餅,知名的管理大師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在《願景的力量》(Full Steam Ahead)新書中提到,成功的願景包含3大關鍵要素:組織的定位、前進的方向、以及行動的方針
迷思 2:事實的分析可有效說服人們改變?
不要太相信理性的力量。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John Kotter)指出,「人之所以改變是因為親眼看見某個事實而影響了內心的感受,不是因為分析事實而改變想法。目睹(see)→感受(feel)→改變(change)換句話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最重要的是影響他的情緒感受,而非想法
為何會如此?因為一個人的想法是受到特定的「框架」(frame)所影響。「框架」指的是個人既有的特定心理結構(mental structure),最後會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concept),影響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是很困難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認知語言學教授喬治‧雷克夫(George Lakoff)的研究發現,再合理、合乎邏輯的事實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除非這個事實符合他既有的認知框架。否則,他根本聽不進去別人所說的,直覺認為這個事實根本是不合理的或是沒有意義的。
「凡事有理也說不清」,試圖用事實說服一個人改變,有時候只會引來更強烈的抵抗。除非他能感受到改變的重要,願意改變。在組織中,由於長久累積的企業文化或是固定的工作模式所影響,要員工改變行為本就不容易。對於經理人而言,要能打動多數人的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行動證明,讓員工實際看到你的決心。「與其分析複雜的數據,灌輸員工降低成本的重要,不如領導人主動拆除自己華麗的辦公室裝潢來得有效,」科特說。
迷思 3:漸進式的溫和改變比較容易成功?
事實是:愈溫和的改變,愈容易失敗。這是歐尼許博士對於心臟病患的長期觀察所得到的另一個事實:快速而大幅度的改變比起緩慢而小規模的改變更容易成功。原因就在於,如果病患採取漸進式方法改變飲食習慣,一方面因為不能隨意吃自己想要吃的東西,心裡覺得不好過另一方面,由於短時間看不到明顯的成效,也會感到相當挫折。雙重的心理壓力,更容易半途而廢。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企業界。知名的貝恩(Bain & Co)管理顧問公司曾針對21家成功轉型的企業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多數企業都在2年內完成企業的轉型,沒有一家超過3年。而且在做法上也相當徹底,幾乎每一家企業的執行長都大幅替換多數的高階經理人。
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讓所有人看到改變所帶來的顯著成果,這些人才有意願持續下去。當人們看得到成果,也比較能夠忍受改變過程中的痛苦。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當然有一定的困難,但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當我們愈了解人的行為與心理,就更容易找到正確的方法,成功讓人改變。
30秒重點掃描,搞定3大類部屬
1. 如何帶領新人?
◎設身處地回想自己還是新人時的需要。
◎擬定時程與學習內容,對新鮮人要加強職場應對、工作態度;對有工作的新同事可以協助了解公司理念。
◎第一週可以安排跟新人聊天的心靈導師時間,了解適應狀況。
2.如何幫助倦勤的部屬 ?
◎主動了解員工倦勤的原因,表達支持。
◎如果是因為工作缺乏新鮮感,可以指派專案或調整工作內容。
◎真誠同理部屬的問題,不要讓部屬有「我是來檢討你」的壓力。
◎走動式管理,貼近員工的狀況。
3. 如何處理不適任員工的問題?
◎主管必須先確定員工是否真的不適任。
◎意願高但能力有限者,主管可提供培訓機會;績效不佳但有潛力者,可採用內部輪調。
◎主管決定勸退前,先設定「留校察看」,給員工另一個機會。
◎若員工仍舊不適任,不建議企業主管「資遣」員工,可在績效評估時勸退員工。

http://www.cw.com.tw/article/print.jsp?id=39249

沒有留言: